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2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元年,肅宗詔舉賢良方正,大司農劉寬舉丕。時對策 者百有餘人,唯丕在高第,除為議郎,遷新野令。視事」 期年,州課第一,擢拜青州刺史。務在表賢明,慎刑罰。 七年,坐事下獄,司寇論。元和元年徵,再遷拜趙相。門 生就學者常百餘人,關東號之曰「《五經》復興。」魯叔陵、 趙王商嘗欲避疾便時移住學宮,丕止不聽。王上疏 自言。詔書下丕,丕奏曰:「臣聞《禮》,諸侯薨于路寢,大夫 卒于嫡室,死生有命,未有逃避之典也。學宮傳五帝 之道,修先王禮樂教化之屬,王欲廢塞㠯廣游讌,事 不可聽。」詔從不言,王㠯此憚之。其後帝巡狩之趙,特 被引見,難問經傳,厚加賞賜。永元十一年,遷中散大 夫。時侍中賈逵薦丕道藝深明,宜見任用。和帝因朝 會召見諸儒,丕與侍中賈逵、尚書令黃香等相難數 事,帝善丕說,罷朝,特賜冠幘履韤衣一襲。丕因上疏 曰:「臣㠯愚頑,顯備大位,犬馬氣衰,猥得進見,論難于 前,無所甄明,衣服之賜,誠為優過。臣聞說經者傳先 師之言,非從己出,不得相讓。相讓則道不明,若規矩 權衡之不可枉也。難者必明其據,說者務立其義,浮 華無用之言不陳于前,故精思不勞而道術愈彰。法 異者各令自說師法,博觀其義,覽詩人之旨意,察《雅》 《頌》之終始,明舜、禹、皋陶之相戒,顯周公、箕子之所陳, 觀乎人文,化成天下。陛下既廣納謇謇㠯開四聰,無 令芻蕘以言得罪,既顯巖穴㠯求仁賢,無使幽遠獨 有遺失。」十三年,遷為侍中,免。永初二年,詔公卿舉儒 術篤學者,大將軍鄧騭舉丕,再遷,復為侍中左中郎 將,再為「三老。」五年,年七十五,卒于官。

伏湛

按《後漢書伏湛傳》,「湛字惠公,瑯琊東武人。九世祖勝, 字子賤,所謂濟南伏生者也。父理,為當世名儒,㠯詩 授成帝,為高密太傅,別自名學。湛性孝友,少傳父業, 教授數百人。成帝時,㠯父任為博士弟子。時倉卒兵 起,天下驚擾,而湛獨晏然,教授不廢。光武即位,知湛 名儒舊臣,徵拜尚書,使典定舊制。建武三年,代鄧禹」 為大司徒,封陽都侯。時彭寵反,帝欲親征,湛上疏諫。 帝覽其奏,竟不親征。時賊徐異卿等據富平不下,唯 云「願降司徒伏公。」帝知湛為青、徐所信向,遣到平原, 即日歸降。湛雖在倉卒,造次必於文德,以為禮樂政 化之首,顛沛猶不可違。是歲,奏行《鄉飲酒禮》,遂施行 之。其冬,坐免,封不其侯,遣就國。後南陽太守杜詩上 疏薦湛曰:「臣聞唐、虞以股肱康,文王以多士寧,是故 《詩》稱濟濟,《書》曰良哉。臣詩竊見故大司徒伏湛,自行 束脩,訖無毀玷,篤信好學,守死善道,經為人師,行為 儀表,公廉愛下,好惡分明,累世儒學,素持名信,經明 行修,通達國政,尤宜近侍,納言左右。」十三年夏,徵敕 尚書。中暑病卒,帝親弔祠,遣使送喪。二子:隆、翕。翕嗣 爵。卒,子光嗣。光卒,子晨嗣。晨謙敬博愛,好學尤篤。㠯 女孫為順帝貴人,奉朝請,位特進。卒,子無忌嗣。

伏無忌

按《後漢書伏湛傳》,「無忌亦傳家學,博物多識,順帝時, 為侍中屯騎校尉。永和元年,詔無忌與議郎黃景校 定中書五經、諸子百家藝術。元嘉中,桓帝復詔無忌 與黃景、崔寔等共撰《漢記》,又自采集古今,刪著事要, 號曰《伏侯注》。無忌卒,子質嗣,官至大司農。質卒,子完 嗣,尚桓帝女陽安長公主。女為孝獻皇后,曹操殺后」, 誅伏氏,國除。初自伏生已後,世傳《經》學,清靜無競,故 東州號為「伏不鬥」云。

牟融

按《後漢書牟融傳》:「融字子優,北海安丘人也。少博學, 以《大夏侯尚書》教授,門徒數百人,名稱州里。以司徒 茂才為豐令。永平五年,代鮑昱為司隸校尉,八年,代 包咸為大鴻臚,十一年,代鮭陽鴻為大司農。是時顯 宗方勤萬機,公卿數朝會,每輒延謀政事,判折獄訟。 融經明才高,善論議,朝廷皆服其能。帝數嗟歎,以為 『才堪宰相』。」明年,代伏恭為司空,舉動方正,甚得大臣 節。肅宗即位,代趙憙為太尉,與憙參錄尚書事。建初 四年,薨,車駕親臨其喪。

王良

按《後漢書王良傳》:「良字仲子,東海蘭陵人也。少好學, 習《小夏侯尚書》,教授諸生千餘人。建武三年,徵拜諫 議大夫,數有忠言,以禮進止,朝廷敬之。遷沛郡太守, 稱病不之官,徵拜太中大夫。六年,代宣秉為大司徒 司直。後以病歸,卒于家。」

杜林

按《後漢書杜林傳》:「林字伯山,扶風茂陵人也。父鄴,成、 哀間為涼州刺史。林少好學,家既多書,又外氏張竦 父子喜文采,林從竦學,博洽多聞,時稱通儒。光武徵 拜侍御史,引見,問以經書故舊及西州事,甚悅之,賜 車馬衣被。群寮知林以名德用,甚尊憚之。京師士大 夫咸推其博洽。河南鄭興、東海衛宏等,皆長於古學。」 興嘗師事劉歆,林既遇之,欣然言曰:「林得興等固諧 矣,使宏得林,且有以益之。」及宏見林,闇然而服。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