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5 (1700-1725).djvu/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靈曜,帝命,驗運期授也。《詩緯》推度災紀,歷樞含神霧也;《禮緯》含文嘉,稽命、徵、斗,威儀也,《樂緯》動聲儀,稽耀、嘉葉圖徵也。《孝經緯》《援神契》《鉤命決》也。《春秋緯演孔圖》,《元命包文耀鉤》《運斗樞》《感精符》《合誠圖》《考異郵》《保乾圖》《漢含孳》《佐助期》《握誠圖》《潛潭巴》《說題辭》也。讖緯之說,起於哀、平、王莽之際,莽以此濟其篡逆,公孫述效之,而光武紹復舊物,乃亦以赤伏自累,篤好而推崇之,甘心與莽、述同志,於是佞臣陋士從風而靡。賈逵以此論《左氏》學,曹褒以此定漢禮,作《大予樂》。大儒如鄭元,專以讖言經,何休又不足責矣。二百年間,惟桓譚、張衡力非之而不回也。魏、晉以革命受終,莫不傅會符命,其源寔出於此。隋唐以來,其學寖微矣。考《唐志》猶存九部八十四卷。今其書皆亡,惟《易緯》僅存者如此。及孔氏《正義》或時援引先儒,蓋嘗欲刪去之,以絕偽妄矣。使所謂七緯者皆存,猶學者所不道,況其殘闕不完,於偽之中又有偽者乎?姑存之以備凡目云爾。《唐志》數內有《論語緯》十卷,七緯無之。《太平御覽》有《論語摘》輔象撰考讖者,意其是也。帝覽又有「《書,帝驗期》,《禮稽命曜》」 ,《春秋命曆序》,《孝經左右契》《威嬉拒》等,皆七緯所無,要皆不足深考。

致堂胡氏曰:「讖書原於《易》之推往以知來。周家卜世得三十,卜年得八百,此知來之的也。《易》道既隱,卜筮者溺于考測,必欲奇中,故分流別派,其說寖廣,要之各有以也。《易》道所明,時有所用,知道者以義處命,理行則行,理止則止,術數之學,蓋不取也。光武早歲從師長安,受《尚書》大義,夷考其行事,蓋儒流之英傑也」 ,何乃蔽於讖文,牢不可破耶?又曰:「緯書原本于五經而失之者也,而尤紊於鬼神之理幽明之故。」 夫鬼神之理幽明之故,非知道者不能識,自孟子而後知道者鮮矣,所以易惑而難解也。斷國論者,誠能一決於聖人之經,經所不載,雖有緯書讖記,屏而不用,則庶乎其不謬於理也。

《易乾鑿度》二卷。

晁氏曰:右舊題「蒼頡修古籀文鄭氏註。」 按《唐四庫書目》有鄭元註《詩、書緯》,及有宋均註《易緯》,而無此書。其中多有不可曉者,獨九宮之法頗明。昔通儒謂緯書偽起哀、平,光武既以讖立,故篤信之陋儒阿世學者甚眾。鄭元、何休以之通經,曹褒以之定禮,歷代革命之際,莫不引讖為符瑞,故桓譚、張衡之徒,皆深嫉之。自苻堅之後。其學殆絕。使其尚存。猶不足信,況此又非其真也。

《坤鑿度》二卷。

晁氏曰:題曰「包犧氏先文、軒轅氏演古籀文蒼頡修。」 按《隋》《唐志》及《崇文總目》皆無之,至元祐《田氏書目》始載焉,當是國朝人依託為之。

《周易緯稽覽圖》二卷,「《是類謀》一卷,《辨終備》」一卷,「《乾元 序制記》一卷,《坤靈圖》一卷,《通卦驗》」二卷

晁氏曰:漢鄭元註。按《隋志》有鄭氏註《易緯》八卷,《唐志》有宋均註《易緯》九卷,李氏本註與《隋志》同,卷數與《唐志》同。宋本蓋出李氏,獨不載《乾鑿度》二卷,而有《乾元序制》一卷。按後漢註七緯名,亦無《乾元序制》。

陳氏曰:其間推陰陽卦,直至唐元和中,蓋後世術士所附益也。按七緯之名,無《乾元序制》。

《易稽覽圖》三卷。

陳氏曰:與上《易緯》前三卷相出入,而詳備不同。

《乾坤鑿》二卷。

陳氏曰:一作巛鑿度。題「包犧氏先文,軒轅氏演籀,蒼頡修。」 晁氏《讀書志》云:「《崇文總目》無之」 ,至元祐《田氏書目》始載,當是國朝人依託為之。

《禮含文嘉》 卷。

宋兩朝藝文志舊有讖緯七經雜解今緯書存者

獨《易》而《含文嘉》乃後人著為占候兵家之說,與諸家所引禮緯乖異不合,故以《易緯》附經,移含文嘉等於五行。

明焦竑經籍志

《讖緯》

《乾坤鑿度》二卷。鄭元注。

《易緯稽覽圖》二卷。鄭元注。

《易緯是類謀》一卷。

《易緯辨終備》一卷。

《易緯乾元敘制記》一卷。

《易緯坤靈圖》一卷。

《易卦通變》二卷。

《京房易鈔》一卷。

右易

《尚書緯》三卷。鄭元注。

《尚書中候》五卷。鄭元注。

右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