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5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於越敗吳於檇李」;書哀十年,「於越入吳。」此《春秋》所以 絕而棄之也。苟遷舉而措之諸侯之末,則西戎、玁狁 亦或庶幾乎其間,是以絕而棄之。將使後之人君觀 之,曰:「不知中國禮樂」,雖勾踐之賢,不免乎絕與棄,則 其賤「之也」,不亦簡而明乎?

蘇轍曰:「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 間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豈嘗執筆學為 如此之文哉?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 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葉盛曰:「六經而下,左丘明傳《春秋》,而千萬世文章實 祖於此。繼丘明者司馬子長,子長為《史記》而力量過 之,在漢為文中之雄。」

李清臣曰:「《史記》:其意深遠,則其言愈緩;其事愈碎,則 其言愈簡。此《詩、春秋》之意也。」

又曰:「司馬遷作《史記》,大抵譏漢武帝所短為多,故其 用意遠。」

呂祖謙曰:「太史公之書法,豈拘儒曲士所能通其說 乎?其指意之深遠,寄興之悠長,微而顯、絕而續、正而 變,文見於此而起意在彼,有若魚龍之變化,不可得 而蹤跡者矣。讀是書者,可不參考互觀,以究其大指 之所歸乎?」

李塗曰:「莊子文章善用虛,以其虛而虛天下之實;太 史公文字善用實,以其實而實天下之虛。」 又曰:「《莊 子》者《易》之變,《離騷》者《詩》之變,《史記》者《春秋》之變。」 又 曰:「帝紀世家從二雅、十五國風來,八書從《禹貢》《周官》 來。」 又曰:「西漢文字尚質,司馬子長變得如此,文終 不失其為質也。」 又曰:「司馬子長文字,一二百字作 一句下,更」點不斷,惟長句中轉得意去,所以為好文 字。若只說得一句事,則冗矣。

秦觀曰:遷為人多愛不忍,雖刺客、滑稽、佞幸之類,猶 屑屑焉稱其所長,況於黃、老游俠貨殖之事,有見而 發,有激而言者,其所稱道,不能無溢美之言也。若以 《春秋》之法明善惡,定邪正責之,則非矣。揚子曰:「太史 公聖人,將有取焉。」又曰:「仲尼多愛,愛義也;子長多愛, 愛奇也。」夫惟所愛,不主於義,而主於奇,則遷不為無 過。若以是非頗繆於聖人,曷為乎有取也?

林駉曰:「嘗考遷史之表矣,《三代世表》所以觀百世之 本支;攷黃帝之初,先列譜系,以祖宗為經,以子孫為 緯,則五帝、三王皆出於黃帝,此帝王授受之正統可 見也。《六國年表》所以示天下之名分,故齊康公之十 九年,為田和遷居海上,而書曰『齊太公卒』,且繫之康 公;二十年,康公既卒,始書曰『齊』,此尊卑逆順之正理」 可見矣。《十二諸侯年表》以下,以地為主,故年經而國 緯,所以觀天下之大勢也。《高祖功臣年表》以下,以時 為主,故國經而年緯,所以觀一時之得失也。《秦楚月 表》,上尊義帝而漢居其中,明大義也。《將相年表》,上繫 大事之記,明職分也。 又曰:「嘗考遷史之書矣,《封禪》 一書,固述帝舜以下也,正以著當時求仙之詐。《平準》 一書,固述歷代也,正以譏當時征利之非。於禮書則 載孫卿《禮論》,而不載叔孫通《綿蕞》者,以見野儀之失 而古禮之得也;於歷書則載古歷九百四十分之法, 而不載《太初》八一一分之法者,以見太初之疏而古 歷之密也。」 又曰:「嘗攷遷史之紀傳世家矣,子長以 事之繫於天下,則謂之紀。」秦始皇已并六國,事異於 前,則始皇可紀也;項羽政由己出,且封漢王,則項羽 可紀也。孝惠、高后之時,政出房闥,君道不立,雖紀呂 后亦可也。子長以事之有大於列傳,則繫之《世家》。夫 子在周則臣道,在後則師道,故以《世家》別之。陳涉在 夏、商則為湯、武,在秦則為陳涉,故以《世家》繫之。蕭、曹、 良、平雖曰「通侯」,而勳烈冠於群后,皆社稷之臣,則亦 列於世家也。《列傳》褒貶,尢有深意。以伯夷居於列傳 之首,重清節也;以孟、荀冠於淳于之徒,尊吾道也;以 莊周附於老子,以申不害附於韓非,別異端也。他如 佞幸、酷吏、日者、龜策、滑稽、貨殖、游俠,皆為當世而發。 吁!有旨哉!

黃履翁曰:「子長負邁世之氣,登龍門,探禹穴,採摭異 聞,羅網往史,合三千年事而斷之於五十萬言之下, 措辭深寄,興遠,抑揚去取,自成一家,如天馬駿足,步 驟不凡,不肯少就於籠絡。彼孟堅摹規倣矩,甘寄籬 下,安敢望子長之風邪?」

范祖禹曰:「司馬遷以良史之才,博學善敘事,不虛美, 不隱惡,故傳之簡牘,千餘年而不磨滅。」

王應麟曰:「班固謂司馬遷《史記》十篇,有錄亡書。」顏師 古以為此十篇者,其篇具在,或草具而未成,非皆無 書也。其一曰《景紀》,此其篇具在者也,所載間有班書 所無者。其二曰《武紀》十篇,唯此篇亡。衛宏《漢舊儀注》 曰:「司馬遷作《本紀》,極言景帝之短及武帝之過,武帝 怒而削去之。衛宏與班固同時,是時兩紀俱亡。」今《景 紀》所以復出者,武帝特能毀其副在京師者耳,藏之 名山,固自有他本也,《武紀》終不能見者,豈非指切尤 甚,雖民間亦畏禍而不敢藏乎?其三曰:「漢興以來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