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5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者,亹亹不厭,因以窺作者之心。若曰善詩者不說,善 《易》者不占,無假研窮,而得古人之心於數千載之上, 評何贅也?是管窺蠡測,不達其意而師誖者,古今又 何限也?不佞少有《史記》癖,先按察公命其兼讀《漢書》, 所言班馬異同頗詳,童而習之,白首茫然,愧不能筆 之以附諸家之末。乃知班氏采《經》摭《傳》,多識漢事,雖 其天才使然,大都祗庭訓而纘家學者也。以棟遠稽 近述,聞古人之風而興起,寧獨班《史》忠臣也夫!寧獨 班《史》忠臣也夫!明萬曆癸未春日,五嶽山人沔陽陳 文燭撰。

按何洛文序史而評猶經之訓詁然或謂經之亡訓詁為之夫非訓詁之足以亡經恃訓詁而不復肆力於經其致足以亡經耳史漢廣大浩渺而難讀評明

白,宛委而易入,何病於史?獨慮夫恃焉者之不復肆 力也。蓋讀史之道三:吾妍而妍,吾媸而媸;絀異同之 眾說,執筆削之眇義,而硜然獨信。是以心讀者或失 則僭;人妍而妍,人媸而媸;附世儒之唇吻,而不抉往 哲之心腎;柅已試之袞鉞,而不設創有之權衡。是以 口讀者或失則散。人妍之不必非,而吾妍以為真;人 媸之不必非,而吾媸以為真,直將揖作者於几席,與 之上下其論,而折衷其旨。若此者,非僭非散,為最得 焉。先是吳興凌子稚隆鏤《史記》,評林海內,學士讀而 賞者半。凌子意不自持,間以問余。余為之說曰:「使讀 者將吾妍而妍,吾媸而媸而為僭乎?則此評不必有。 人妍而妍、人媸而媸而為散乎?則此」評不可。有如將 折衷人已之妍媸,廢黜心口之僭散,而肆力以必得 乎?則此評者不啻乎燭而佐日月之不及也,而可無 哉?凌子爽然釋,堅然信,歸復鏤《漢書評林》,而以余言 弁其端。萬曆辛巳孟秋初吉,汝南何洛文書。

按王宗沐敘自古帝王經綸一代之跡其制作更革謨議必有所托以傳於後世則史是也洪荒遠矣自唐虞三代其君臣號為聖賢尚以世遠磨滅而無所

寄以傳,獨典、謨訓誥存十一於大都。孔子敘《書》,即秦 穆之微,得以附見其末,而謨訓之不及者,雖周宣王 征伐克敵之大,以及夫《周官》廟學郊禘之節,別見於 《詩》與《周禮》,而未嘗撰次以雜之於《書》,蓋慎之也。三代 既遠,春秋、戰國,數百年上下馳騁於兵爭詭詐,以魚 肉其民。周之政令不行於世,先王經綸天下之意,澌 盡無遺。至漢高祖始混一區宇,開太平,而其君臣處 於風氣俗習未漓之間,故其區畫制割,與夫陳說,規 模材美,誠有庶幾不背於三代者。蓋天下治亂常相 因,而清明之氣流行於天地間未嘗絕。前漢二百年 間,雖其中不能無少變易叛亂,而三代制治之意犁 然有可睹也。其立國可不謂雄乎!班固父子相繼纘 續,作為《漢書》,自天文、輿圖、物產、兵食、刑法、科制,煩夥 具備,治亂端末,宛在指掌。彼以其累世之勤,且得藉 《金匱》及親覽記之術,而又以其古雅奇麗之作,發其 幽而誅其違。孔子於夏、殷,以「文獻不足徵」為嘆,則西 漢之典章號為完備,足以師示後代者,謂非固之書, 是賴歟?後之英君謀臣,不得見三代之詳,而得見西 漢之所以為經綸者,不有所因以酌其宜。歟固之書, 自高祖以迄武帝,七十餘年間,猶因司馬遷之成,遷 之《史記》,誠千古絕調。顧其初以英倔之氣,未能自伏, 薄遊海內,欲以發其奇。而其晚又以宮、幽不得志而 舒其憤,好奇則不純,懷憤則不平。故其為《書》,於豪傑 貨財兵爭以及感慨悲喜之間,有溢於人情者,雖其 文足以發人意,而使其篤嗜,然以概於孔子敘書之 旨,與夫垂載帝王經綸之全,則以視固書不得並也。 吳興凌以棟以固書無善本,乃井敘古今之竊有題 評者,節附於柬末,刻之題曰《評林》。因友人蔡生大節, 而以問敘於余。余謂文武之道未墜,必賢者乃識其 大。較妍媸於句字之間。非固作書之初。故余述其大 者,以復凌君使刻焉。覽者其或有取乎。時萬曆辛巳。 長至臨海攖寧居士王宗沐書。

漢書部彙考四

《隋書經籍志》

正史

《漢書》一百一十五卷。漢護軍班固撰。太山太守應 劭集解。

《漢書集解音義》二十四卷。應劭撰。

《漢書音訓》一卷。服虔撰。

《漢書音義》七卷。韋昭撰。

《漢書音》二卷。梁潯陽太守劉顯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