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5 (1700-1725).djvu/8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而於漢大較疏。凌君博蒐諸家之說,及先大夫藻泉 公所手授者,並鑴引之諸家。間有醇疵相參於班、掾 之旨,或合或不合者,君並櫛而釐之,故君之所自疏 者為獨多。予讀之,其所擘摩指畫處,如入大都之市, 爛然百物,輝映眉睫間,翩翩乎與諸家相雄長也。噫! 凌君可不謂博物洽聞之士哉!雖然,愚猶有一說焉。 先輩嘗有考《史》《漢》異同者,予竊謂古之善相馬者,於 牝牡驪黃之外,而善讀古傳記者,亦不當於其區區 句字幅尺之間求之。苟能於其同也,而特察其所以 異;於其異也,而又善悟其所以同,而於兩家之所為 風神、為矩矱,兩相抵掌處合併而觀之,斯則謂之今 之「伯樂氏」可也。予特系之以請於世之搢紳先生之 有識者云。時萬曆辛巳秋「九月朔日,歸安茅坤序。」

按王世貞序凌以棟於世無所嗜獨嗜書而所嗜書其最為司馬子長次則班孟堅二史蓋不獨嗜之而又能精治之以棟之治子長史記悉取古今諸丹鉛

之所訓故揚搉以至進退其事者,凡數十百家,薈而 成書,目之曰《評林》。自《史記評林》成,而學士大夫好其 書者,麋集於以棟之門,以棟益自憙,以《史記》之例例 班史益。又二年所,而班史之《評林》亦成,凡百十九卷。 謂世貞之亦習之也,齋而以書,請得一言標其旨。余 既卒讀,嘆曰:「孟堅亡後,世其無史哉!非無史也,夫人」 而無能為史也。所以無能為史者何?夫孟堅之為史 也,非盡孟堅史也。後元而前太史公共之矣;始元而 後叔皮共之矣,志有十大家共之矣。夫志固無論其 它,若《紀傳》或繁而損,或略而益,或因而裁,或樸而潤, 微孟堅疇所折衷哉?《帝紀》之雍容有度,《列傳》之整潔 贍顯,彬彬乎太史公鴈行矣。才不必太史公,則或讓 驅而有爭先;識不必太史公,則或岐趣而生詆訶,勢 也。凡為《班史》者,後先若而人,而其始則服虔、應劭、陸 德明、韋昭、蘇林、如淳、晉灼、蔡謨之流,至唐顏師古而 後精且備。凡治《班史》者有三端,其書僻而不易識,若 古文奇字轉借通用之類,其字遠而不易證,或非出 一家一人是二者,則必旁搜載籍以攻之;其義奧而 不易通,則必精思以訓之。是故服、應以至師古,厥功 首矣。敘事有客主,有本末,有節族,或伏或應,或開或 合,有至法焉。如杜當陽之於《左氏》,則以棟、專之為能 窺見微隱,其次矣。又次而上者探其旨,中者衡其篇, 下者攻其辭,或出所疑信,或出所非是,揄揚之未已, 從而雌黃之,此宋士之所創,而明士之所長也。取事 屬辭,以發其意,而求備一家言,此宋士之所長,而明 士之所傳也。識者謂以棟必力芟之,乃以棟弗之芟 也,將毋過而去之,寧過而存之意也。夫以棟,其猶有 厚道也。談者謂西京之業,獨班氏以東京嗣焉。自是 而還,六季之搤掔舌、操觚翰者,其於史不「能籍。」班氏 之史,史其文。夫是故華而靡,膚而不立,蓋七百餘年 而蒙蔚如也。昌黎、河東為若心儀之於傳,毛穎敘段 太尉,見一二焉。然以律《順宗紀》《龍城錄》,抑何薾沓不 振哉?宋士徒能托之言,不能托之筆,迨我明而彬彬 有聞矣。迺又有以棟者,為左提右挈,超東京乘,而頡 頏於司馬、班氏間,可屈指覬也。假令跡司馬氏而志 古《史記》,則建武以後存者,猶班班可考,化臭腐為神 奇,夫孰能難之?不然,而感慨一代,我高皇帝功德,隃 勝漢祖,萬萬文獻,即小未稱,亦不下武、宣、叔季。昔孟 堅之所草創,私史耳,縣官弗忍寘於理而更褒借之, 給筆札蘭臺,進而為公史。今世號稱「右文極治」,而金 匱石室之副,寧無一二流人間者?有能整齊其業,以 上接班氏,亦奚不可?余髮種種矣,亡能為以棟。其竢 之,勿令後世以明無人哉。萬曆辛巳年吳郡王世貞 撰。

按陳文燭序古今著作如孟堅者何幸哉叔皮綴之於前大家續之於後陳宗尹敏孟異之徒交相左右受詔於永平中為郎典祕書優游蘭臺盡發其石渠

「天祿之藏」,太初以後,建初以前,上下二百餘年,積思 二十餘載,創藏山之祕寶,肇刊石之遐貫,文贍而事 詳,可謂比董狐、史馬之良,而兼長卿、子雲之麗矣。乃 古今評者,多於子長,如張衡條其不合者十餘事,劉 之遴錄其異狀者數十事,服虔、應劭等為《集注》,姚察、 項岱等為《訓纂》,顏游秦為《決疑》,師古為《注解》,陸澄為 《新注》,王勃為《指瑕》,房元齡為《掇要》,余靖為《刊誤》,楊侃 為《標注》。至劉知幾、歐陽修所辯論,有出於諸家之外, 今去諸家千有餘年,安所置喙哉?吳興凌以棟,博學 善藏書,承其先大夫季默與其兄工部稚哲之訓,作 《史記評林》,復取評《漢書》者而彙次之,探逸典於酉陽, 訪遺編於汲郡。外史所掌,廣內,所司罔不讎校,無論 往代,即有明且數十家,稱馬班全書問序於不佞,不 佞謂推班氏有高名者莫如范曄,所作《後漢》,頗負一 家,自言班氏雄博不可及整理,未必無愧也。唐人劉 允濟作《魯後春秋》,亦言史官之權甚重,而班生受金 等如淫雲矣。二子者,曼辭自解耳,烏能盡知班氏哉? 茲評贍而文著,詳而事彰,洗眾說之穢,備一代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