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8 (1700-1725).djvu/1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一首又別為《宋頌》四章:

《紹運圖》一卷。

陳氏曰:諸葛深通甫撰。元祐中人,亦未詳爵里。其書頗行於世俗。

《歷代帝王年運詮要》十卷。

陳氏曰:「左朝請大夫朱繪撰。紹興五年序。」 未詳何所人。

《歷代紀年》十卷。

陳氏曰:濟北晁公邁伯皋撰。詠之之子也,嘗為提舉常平使者。其自為序,當紹興七年。

《皇王大紀》八十卷。

陳氏曰:胡宏仁仲撰。述三皇、五代至周赧王,前二卷自盤古至帝嚳年,不可攷信,姑載其事而已。自堯以後,用《皇極經世歷》,起甲辰,始著年紀。博采經傳,時有論說,自成一家之言。然或取莊周寓言以為實,及敘邃古之初,終於「無徵,不信」 云爾。

《經世紀年》二卷。

陳氏曰:侍講廣漢張栻欽夫撰。用《皇極經世譜》編,有所發明則著之。其言邵氏以數推知去外丙、仲壬之年,乃於《尚書》「成湯既沒太甲元年」 之說。今按孔氏《正義》謂劉向、班固不見古文,謬從《史記》,而張衡《通載》乃云:「以紀年推之,外丙、仲壬,合於歲次。」 《尚書》殘闕,而《正義》之說誤。蓋三代而上,帝王年歷遠而難考,類如此。劉道原所謂「疑年」 者也。

南軒張氏自序曰:太史遷作《十二國世表》,始紀甲子,起於成周共和庚申之歲,庚申而上則莫紀焉。歷代浸遠,其事雜見於諸書,靡適折衷,則亦傳疑而已。本朝嘉祐中,康節邵先生雍出於河南,窮往知來,精極於數,作《皇極經世書》。上稽唐堯受命甲辰之元,為編年譜。如云外丙、仲壬之紀,康節以數知之,乃合於《尚書》「成湯既沒太甲元年」 之說。成湯之後,蓋實傳孫。孟子所說,特以太丁未立而卒,方是時,外丙生二年,仲壬生四年耳,又正武王伐商之年,蓋武王嗣位十一年矣,故《書序》稱十有一年,而復稱十有三年者,字之誤也。是類皆自史遷以來傳習之謬,一旦使學者曉然得其真,萬世不可改者也。某不自揆,輒因先生之曆,攷自堯甲辰至皇上乾道改元之歲,凡三千五百二十有二年,列為六圖,命之曰《經世紀年》,以便觀覽。間有鄙見,則因而明之。其大節目有六:如《孟子》謂堯、舜三年之喪畢,舜、禹避堯、舜之子,而天下歸之,然後踐天子位。此乃見帝王奉天命之大旨,其可闇而弗彰?故於甲申書「服堯」 之喪,乙酉書踐位之實,丙戌書「元載格於文祖」 ,自乙酉至丁巳,是踐位三十有三載也,則書「薦禹於天」 ,與《尚書》命禹之辭合;自丁巳至癸酉,是薦禹十有七年也,與《孟子》之說合。於禹受命之際,書法亦然。然而《書》稱「舜在位五十載,陟方乃死」 ,則是史官自堯崩之明年通數之耳。夏后相二十有八載,寒浞弒相,明年,少康始生於有仍氏,凡四十年而後祀夏配天,不失舊物,寒浞豈可使間有夏之統,故缺此四十載不書,獨書少康出處,而《紀元》載於復國之歲,以見少康四十年經營宗祀,絕而復續,足以為萬代中興之冠冕。於新莽之篡,缺其年,亦足以表光武之中興也。漢呂太后稱制,既不得係年,而所立他人子名為少帝者,又安得承統?故復缺此數年,獨書曰「呂太后臨朝稱制」 ,亦范太史祖禹《係嗣聖紀年》之意也。漢獻之末,曹丕雖稱帝,而昭烈以正義立於蜀,不改漢號,則漢統烏得為絕?故獻帝之後,即係昭烈年號,書曰「蜀漢。」 逮後主亡國,而始係魏。凡此皆節目之大者,妄意明微扶正,不自知其愚也。其他如夏以上稱「載」 ,商稱「祀」 ,周始稱「年」 ,皆攷之書可見。而《周書洪範》獨稱「祀」 者,是武王不欲臣箕子,尚存商立箕子之志也。由魏以降,南北分裂,如元魏、北齊、後周,皆夷狄也,故統獨係於江南。五代迭揉,則都中原者不得不係之。

先公曰:「愚按,張氏本《皇極經世書》,作《經世紀年圖》。愚之所述,蓋亦本此。然嘗疑堯之前標甲子者六,而不載世代與事跡。意者黃帝命大撓作甲子,則甲子紀年自黃帝始,以前無有甲子,則亦不可得而書也。」

《國紀》五十八卷。

陳氏曰:吏部侍郎睢陽徐度敦立撰。丞相處仁,擇之之子也。其書詳略頗得中,而不大行於世。鄞學有《魏邸舊書》,傳,得之。

《九朝通略》一百六十八卷。

陳氏曰:起居郎建安熊克子復撰。

《中興小曆》四十一卷。

陳氏曰:熊克撰。克之為書,往往疏略,多牴牾,不稱「良史。」

《中興遺史》六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