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8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三相惶怖,乞存家族。悰曰:「勿為他慮。」既而寂然。及延 英開,上色甚悅。此《資治通鑑》所載也。《新唐史》云:宣宗 世,夔王處大明宮,而鄆王居十六宅。帝大漸,遺詔立 夔王,而中尉王宗貫迎鄆王立之,是為懿宗。久之,遣 樞密使楊慶詣中書,獨揖悰。他宰相畢諴、杜審權、蔣 伸不敢進,乃授悰中人,請帝監國奏,因諭悰劾大臣 名不在者,悰語之,如前所云。慶色沮去,帝怒亦釋。予 以史考之,懿宗即位之日,宰相四人,曰令狐綯,曰蕭 鄴,曰夏侯孜、曰蔣伸,至是時惟有伸在。三人者罷去 矣,諴及審權,乃懿宗自用者,無由有斯事。蓋野史之 妄,而二書誤采之。溫公以唐事屬之范祖禹,其審取 可謂詳盡尚如此,信乎修史之難哉!

魏鄭公諫止唐太宗封禪,中間數語,引喻剴切曰:「今 有人十年長患,療治且愈,此人應皮骨僅存,便欲使 負米一石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亂,非止十年,陛 下為良醫,疾苦雖已乂安,未甚充實,告成天地,臣切 有疑。」太宗不能奪。此語見于公《諫錄》及《舊唐書》,而《新 史》不載。《資治通鑑》記其諫事,亦刪此一節,可惜也。 《容齋續筆》:司馬公修《資治通鑑》,辟范夢得為官屬,嘗 以手帖論纘述之要,大扺欲如《左傳》敘事之體。又云: 「凡年號皆以後來者為定,如武德元年則從正月便 為唐高祖,更不稱隋義寧二年。」梁開平元年正月便 不稱唐天祐四年,故此書用以為法。然究其所窮,頗 有窒而不通之處。公意正以《春秋》定公為例,于未即 位即書「正月」,為其元年。然昭公以去年十二月薨,則 次年之事不得復係於昭,故定雖未立,自當追書,兼 經文至簡,不過一二十字,一覽可以了解。若《通鑑》則 不侔隋煬帝大業十三年,便以為恭皇帝上,直至於 下卷之末,恭帝立,始改義寧,後一卷則為唐高祖。蓋 凡涉歷三卷,而煬帝固存,方書其在江都時事。《明皇 後》卷之首,標為肅宗至德元載,至卷之半,方書太子 即位代宗,下卷云上方勵精求治,不次用人,乃是德 宗也。莊宗同光四年,便係於天成,以為明宗,而卷內 書命李嗣源討鄴,至次卷首莊宗方殂潞王清泰三 年,便標為晉高祖,而卷內書石敬塘,及至卷末,始為 晉天福。凡此之類,殊費分說。此外如晉、宋諸胡僭國, 所封建王公,及除拜卿相,纖悉必書,有至二百字者。 又如西秦丞相南川宣公出連乞都卒,魏都坐大官 章安侯封懿、天部大人白馬文正公崔宏、宜都文成 王穆觀、鎮遠將軍平舒侯燕鳳、平昌宣王和其奴卒, 皆無關於社稷治亂。而周勃薨,乃不書,及書「漢章帝 行幸長安,進幸槐里岐山,又幸長平,御池陽宮,東至 高陵,十二月丁亥還宮,又乙未幸東阿,北登太行山, 至天井關,夏四月乙卯還宮。」又書「魏主七月戊子如 魚池,登青岡原,甲午還宮,八月己亥如瀰澤,甲寅登 牛頭山,甲子還宮。」如此行役,無歲無之,皆可省也。 《容齋三筆》:唐僖宗幸蜀,政事悉出內侍田令孜之手。 左拾遺孟昭圖、右補闕常濬上疏論事,昭圖坐貶,令 孜遣人沉之於蟆頤津,賜濬死。《資治通鑑》記其事。予 讀《昭宗實錄》,即位之初,贈昭圖起居郎,濬禮部員外 郎,以其直諫被戮,故褒之。方時艱危,救亡不暇,而初 政及此,《通鑑》失書之,亦可惜也。

《井觀瑣言》:「史中凡改姓名者,如劉更生、劉歆、姚元之 之類,當其未改,只當著舊名。元魏初,諸臣姓皆奇複, 孝文太和中,始改拓跋氏為元氏,拔拔氏為長孫氏, 達奚氏為奚氏,乙旃氏為叔孫氏,此類甚多。至西魏 恭帝初元,宇文泰廢立,乃復國姓,拓跋氏九十九姓 改為『單』」者,復其舊。中原故家,多易賜番姓,《宋書·索虜 傳》《南齊書。魏虜傳》,孝文未改姓之先,皆著其舊姓名, 乃得事實。魏收《魏書》率書新姓,溫公《通鑑》從之,以就 簡易,失其實矣。金斡離不、兀朮等,其初亦只當書其 舊名,今《金史》盡書,後所更者宗望、宗弼之類,亦非是。 陳子桱續編《通鑑》,悉書舊名,亦為有見。

史炤釋《通鑑》多謬,天台、胡三省《辨誤》多所考正,遠勝 諸家之法,然頗有引證欠明備者。如晉太和四年,郗 超言頓兵河、濟,史氏云:「河、濟皆出王屋山」,固疏。胡氏 乃謂河出積石,濟出王屋,此河、濟之發源。夫積石河 之見處,非其發源也。唐貞元元年,盧杞遇赦量移,長 史陳京、趙需等爭之,德宗大怒,左右辟易,京顧曰:「趙 需等勿退!」史以京、顧為人姓名,胡譏其不識文理,是 矣。予按,柳子厚撰《祕書少監陳京行狀》云:「上將復前 為相者,公率其黨爭之。上變于色,在列者咸恟而退。 公大呼曰:『趙需等勿退』!遂進而盡其辭焉。」《唐史》蓋因 此文炤之謬蓋彰矣。大中二年,王皞曰:「憲宗厭代之 夕,事出曖昧。」史以厭為厭魅。胡云:「厭代謂升遐,言厭 薄人世是也。然厭世字本出《莊子》『千歲厭世,去而上 仙』」之文,唐避太宗諱,改世為代,而胡不明言其故。又 漢黃瓊上疏曰:「陛下不加清徵,審別真偽。」清徵本出 《楚辭》「君含怒以待臣兮」,不清徵其然否,胡亦失於引 證。孫權上書稱臣於曹操,稱說天命,操曰:「是兒欲踞 吾著爐火上邪?」此蓋操知權尊己,非出於誠,特欲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