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8 (1700-1725).djvu/5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客座新聞》:四明陳子桱元季僑居長洲,博學善屬文,

嘗著《通鑑續編》,大書「宋太祖云匡引」,自立而還。未輟 筆,忽迅霆擊其案,先生端坐不懾,曰:「霆雖擊吾手,終 不為之改易也。」書成行於世。

《金史楊雲翼傳》:「雲翼進《龜鑑萬年錄》、聖學、聖孝之類, 凡二十篇,著《續通鑑》若干卷。」

《元史裕宗傳》:「每與諸王近臣習射之暇,輒講論經典, 若《資治通鑑》等書。從容片言之間,苟有允愜,未嘗不 為之洒然改容。」

《顯宗傳》:「至元中,奉旨鎮北邊,撫循部曲之暇,則命也。」 滅堅以國語講《通鑑》。

傳,一日進讀司馬光《資治通鑑》,因言國家當及 斯時,脩遼、金、宋三史,歲久恐闕逸,後置局纂脩,實由 巎巎發其端。 《郝經傳》:經字伯常,為學務有用,撰《原古錄》《通鑑書法》 等書,凡數百卷。

《王思廉傳》:嘗進讀《通鑑》,至唐太宗有殺魏徵語,及長 孫皇后進諫事,帝命內官引至皇后閣,講衍其說。后 曰:「是誠有益於宸衷,爾宜擇善言進講,慎勿以瀆辭 煩上聽也。」每侍讀,命御史大夫玉速帖木兒、太師月 赤察兒、御史中丞撒里蠻、翰林學士承旨掇立察等, 咸聽受焉。

《儒學傳》:「金履祥字吉父,嘗謂司馬文正公光作《資治 通鑑》,祕書丞劉恕為《外紀》,以記前事,不本於經,而信 百家之說,是非謬於聖人,不足以傳信。自帝堯以前, 不經夫子所定,固野而難質。夫子因魯史以作《春秋》, 王朝列國之事,非有玉帛之使,則魯史不得而書,非 聖人筆削之所加也。況《左氏》所記,或闕或誣,凡此類 皆不得以辟經為辭。」乃用邵氏《皇極經世曆》、胡氏《皇 王大紀》之例,損益折衷,一以《尚書》為主,下及詩、禮、《春 秋》,旁採舊史諸子,表年繫事,斷自唐堯以下,接於《通 鑑》之前,勒為一書,二十卷,名曰《通鑑前編》。凡所引書, 輒加訓釋以裁正其義,多儒先所未發。既成,以授門 人許謙曰:「二帝、三王之盛,其微言懿」行,宜後王所當 法。戰國申、商之術,其苛法亂政,亦後王所當戒,則是 編不可以不著也。天曆初,廉訪使鄭允中表上其書 於朝。

許謙受業金履祥之門,盡得其所傳之奧。其觀史有 「治忽幾微」,倣史家年經國緯之法,起太皞氏,迄宋元 祐元年秋九月尚書左僕射司馬光卒。備其世數,總 其年歲,原其興亡,著其善惡,蓋以為光卒則中國之 治不可復興,誠理亂之幾也。故附於《續經》,而書孔子 卒之義,以致其意焉。

《明外史寧獻王權傳》:「權太祖第十七子,構精廬一區, 鼓琴讀書其間,日與文士相往還。嘗奉敕輯《通鑑博 論》二卷。」

《李東陽傳》:「武宗立,屢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時焦芳疾 東陽位己上,日夕搆之劉瑾。瑾乃令人摘《通鑑纂要》 小疵為東陽等罪,而除謄錄官數人名,欲因以及東 陽。東陽大窘,度勢不能爭,屬芳與張綵為解,乃已。」

通鑑部雜錄

《聞見後錄》:司馬文正公修《通鑑》時,謂其屬范淳父曰: 「諸史中有詩賦等,若止為文章,便可刪去。」蓋公之意, 欲士立於天下後世者,不在空言耳。如屈原以忠廢, 至沉汨羅以死,所著《離騷》,漢淮南王、太史公皆謂其 可與日月爭光,豈空言哉?《通鑑》并屈原事盡削去之, 《春秋》褒毫髮之善,《通鑑》掩日月之光,何邪?公當有深 識,求于《考異》中無之。

司馬文正初作《歷代論》,至論曹操,則曰:「是奪之於盜 手,非取之於漢室也。」富文忠疑之,問於康節,以為非 是。予家尚藏康節《答文忠書》副本,當時或以告文正。 今《通鑑魏語》下無此語。

唐太宗以讖欲盡殺宮中姓武者,李淳風以為不可, 竟殺李君羨。讖有一女子,身長姓武,其明白如此。後 高宗欲立太宗才人武氏為皇后,長孫無忌、郝處信、 褚遂良力諫,初無一語及武氏之讖。何也?武氏之變 至不可言。司馬文正《通鑑》不書怪,獨書此讖云。 《容齋隨筆》:唐懿宗咸通二年二月,以杜悰為相,一日, 兩樞密使詣中書,宣徽使楊公慶繼至,獨揖悰受宣, 三相起避,公慶出書授悰,發之,乃宣宗大漸時宦官 請鄆王監國奏也。且曰:「當時宰相無名者,當以反法 處之。」悰反復讀,復封以授公慶曰:「主上欲罪宰相,當 於延英面示聖旨。」公慶去,悰謂兩樞密曰:「內外之臣, 事猶一體。今主上新踐祚,固當以仁愛為先,豈得遽 贊成殺宰相事?若習以性成,則中尉、樞密豈得不自 憂乎?」兩樞密相顧默然,徐曰:「當具以公言白至尊,非 公重德,無人及此。」三相復來見悰,微請宣意,悰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