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8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私困竭,盜賊可乘。自古聖賢之君,非無水旱,惟有以 待之,不為甚害。願及今秋熟,令州縣廣糴民食,所餘 悉歸於官。今冬、來春,令流民就食,候鄉里豐穰,乃還 本土。凡為國者,一絲一毫,皆當愛惜,惟於濟民,則不 宜吝。誠能捐數十萬金帛以為天下大本,則天下幸 甚。」拜右正言,以親嫌未就職,為哲宗言前世治少亂 多,祖宗創業之艱難,積累之勤勞,勸帝及時嚮學,守 天下大器。且勸太皇太后每於禁中訓迪,其言切至。 邇英進講,又言《孟子》於書最醇正,陳王道尢明白,所 宜觀覽。帝曰:「方讀其書。」尋詔講官節以進。康自居父 喪,居廬蔬食,寢於地,遂得腹疾,至是不能朝謁,賜優 告。疾且殆,猶具疏所當言者以待,曰:「得一見天子,極 言而死,無恨。」使召醫李積于兗。積老矣,鄉民聞之,往 告曰:「百姓受司馬公恩深,今其子病,願速往也。」來者 日夜不絕,積遂行。至則不可為矣。年四十一而卒。公 卿嗟痛於朝,士大夫相弔於家,市井之人無不哀之 者。詔贈右諫議大夫。康為人廉潔,口不言財。初,光立 《神道碑》,帝遣使賜白金二千兩,康以費皆官給,辭不 受,不聽,遣家吏如京師納之,乃止。

《劉恕傳》:「恕字道源,筠州人。講經第一,賜第調鉅鹿主 簿,和川令。恕篤好史學,自太史公所記,下至周顯德 末,紀傳之外至私記雜說,無所不覽。上下數千載間, 鉅微之事,如指諸掌。司馬光編次《資治通鑑》,英宗命 自擇館閣英才共修之。光對曰:『館閣文學之士誠多, 至於專精史學,臣得而知者,唯劉恕耳』。即召為局僚」, 遇史事紛錯難治者,輒以委恕。恕於魏晉以後事,考 證差謬,最為精詳。

《陳瓘傳》:瓘為太學博士,薛昂林自官學省,議毀《資治 通鑑》,瓘因策士題引神宗所製序文以問昂,自意沮。 《袁樞傳》:樞字機仲,建安人,為嚴州教授,喜誦司馬光 《資治通鑑》,苦其浩博,乃區別其事而貫通之,號《通鑑 紀事本末》。參知政事龔茂良得其書,奏於上,孝宗讀 而嘉嘆,以賜東宮及分賜江上諸帥,且令熟讀,曰:「治 道盡在是矣。」他日,上問袁樞今何官?茂良以實對。上 曰:「可與寺監簿。」於是以太宗正簿召登對,即因史書 以言曰:「臣竊聞陛下嘗讀《通鑑》,屢有訓詞,見諸葛亮 論兩漢所以興衰,有小人不可不去之戒。大哉王言, 垂法萬世。」遂歷陳往事,自漢武而下至唐文宗,偏聽 姦佞,致於禍亂。且曰:「固有詐偽而似誠實,險佞而似 忠鯁者。苟陛下日與圖事于帷幄中,進退天下士,臣 恐必為朝廷累。」上顧謂曰:「朕不至與此曹圖事帷幄 中。」樞謝曰:「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之福也。」

《王曙傳》:「曙子益柔,字勝之,少力學,通群書,歷龍圖閣 學士。司馬光嘗語人曰:『自吾為《資治通鑑》,人多欲求 觀讀,未終一紙,已欠伸思睡。能閱之終篇者,惟王勝 之耳』。」

《趙汝談傳》。「汝談所著有《通鑑注》。」

《道學傳》:「張洽少從朱熹學,六經、諸史百家之說,無所 不讀,所著有《續通鑑長編事略》。」

《儒林傳》:「胡安國有《資治通鑑舉要補遺》一百卷, 王應麟所著有《通鑑地理攷》一百卷,《通鑑地理通釋》 十六卷,《通鑑答問》四卷。」

葉味道授太學博士,兼崇政殿說書。故事,說書之職, 止於《通鑑》而不及經,味道請先說《論語》,詔從之。 《清波雜志》:了齋陳瑩中為太學博士,薛昂、林自之徒 為正錄,皆蔡卞之黨也。競尊王荊公而擠排元祐,禁 戒士人不得習元祐學術。卞方議毀《資治通鑑》板,陳 聞之,因策士題特引序文,以明神宗有訓。於是林自 駭異,而謂陳曰:「此豈神宗親製耶?」陳曰:「誰言其非也?」 自又曰:「亦神宗少年之文耳。」陳曰:「聖人之學,得於天 性,有始有卒,豈有少長之異乎?」自辭屈愧嘆,遽以告 卞。卞乃密令學中敞高閣,不復敢議,毀矣。毀《通鑑》非 細事也,諸公未有紀之者,止著於《了齋遺事》中。國子 監舊有安定胡翼之祠,紹聖初,自為博士,聞於朝,徹 去。

卻掃編:司馬溫公編修《資治通鑑》,辟劉貢甫、范純夫、 劉道原為屬,兩漢事則屬之貢甫,唐事則屬之純夫, 五代事則屬之道原,餘則公自為之,且潤色其大綱。 書成,道原復類上古至周威烈二十二年以前事為 《通鑑前紀》,又將取國朝事為《後紀》。《前紀》既成而病自 度《後紀》之不復可成也,更《前紀》為《外紀》。

《聞見後錄》:元豐末,司馬文正《資治通鑑》成,進御。丞相 王珪、蔡確見上問何如?上曰:「當略降出,不可久留。」又 咨歎曰:「賢於荀悅《漢紀》遠矣。」罷朝中使,以其書至政 事堂,每葉縫合以睿思殿寶章。睿思殿,上禁中觀書 之地也。舍人王震等在省中從丞相來觀,丞相笑曰: 「君無近禁臠。」以言上所愛重者。

《癸辛雜識》:余嘗問李雙溪獻可云:「昔李仁甫為《通鑑 長編》,作木廚十枚,每廚作抽替匣二十枚,每替以甲 子誌之。凡本年之事,有所聞必歸此匣,分月日先後 次第之,井然有條,真可為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