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8 (1700-1725).djvu/5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私,一毫無得參焉。則是繼《春秋》而作,未有若此書之 盛者也。況於兼策牘之制,會文質之中,不「使孤行,以 啟後世異同之說,其亦毫髮無遺恨矣。」或曰:然則此 書之作,曷為不繼?《春秋》麗澤先生呂公之為《大事記》 也,固接於獲麟,且託始而迷,先幾《齋居感興》亦即言 之矣,今而不易,何也?曰:事記之書,用馬遷之法者也, 故續獲麟而無嫌;《綱目》之書,本《春秋》之旨者也,故續 獲麟而不可。夫固各有當也。自有「史冊」而有《春秋》,自 有《春秋》而有《通鑑》,有《通鑑》而有《綱目》,其間蓋欲晚歲 稍加更定,以趨詳密,而力有未暇焉者。 然其大經大 法之所存,是豈秦漢以後操觚執簡之士所能歷其 庭而涉其級哉?歲在庚午,方子始獲傳此於嗣子寺 正君而服膺焉。試吏南來,負以與俱。會建安真侯德 秀惠臨此邦,暇日取而讀之,喟然歎曰:「大哉深乎!信 《春秋》以來未有此也。為人君而通此書,足以明德威 之柄,燭治亂之原;為人臣而通此書,足以守經事之 正,達變事之權。蓋窮理致用之總會,而萬世史筆之 準繩規矩也。」慨郡計堇堇無乏,乃相與隱覈滲漏之 財,復求寺正君新校之本,參定而鋟諸木,蓋將上裨 乙夜之觀覽,而下淑學者之講明。閱歲書成,而侯易 帥江右元戎將啟行矣。於是亟以告諸朝廷,請上其 板於成均,以給四方之求,且庶幾乎轉以上聞。又俾 方子書其所為刻之,故方子固不得而辭也。昔者竊 聞之,二程子倡明斯道,以續絕學之傳,其於史事,若 未數數然也。然伯子讀《漢書》未嘗輒遺一字。叔子每 觀史至半,必掩卷思其成敗,其有不合,又復深思研 精若此,豈有他哉?學之全體大用,固當無所不用其 極也。至於此書之成,義正而法嚴,辭覈而旨深,陶鎔 歷代之偏駁,會歸一理之純粹,振《麟經》之墜緒,垂懿 範於將來,蓋斯文之能事備矣。使司馬公見之,必將 心滿意愜,有起予之歎。而王氏高談性命,絕滅史學, 卒稔夷狄之禍,君子所以深誅而不聽者也。雖然,《五 經》備而後《春秋》作,《五經》言其理,《春秋》言其用,理未極 於精微,《春秋》未易學也。朱子首釋《四書》,以示入道之 要,次及諸經,而後可以讀此書焉。學者必循序而學 之,然後本末兼該,內外融貫,其於學之全體大用,儻 庶幾乎?苟不揣其本而齊其末,不養其內而急其外, 遽以此書為先,夫豈不足措之事業,終不若「體用兩 全」之為純且懿也。故具論之,而著書之凡例,立言之 異同,又附列於其後,使覽者得考焉。嘉定己卯冬十 月庚午,門人文林郎、泉州觀察推官李方子謹書。

朱子資治通鑑綱目凡例一卷

按王柏序通鑑綱目之惠後學久矣李果齋後語曰著書之凡例立言之異同附列於其後然有是言也而未見是書也五十有餘年莫有知其詳者未嘗不

撫卷太息,遐想於斯焉。噫麟筆絕而史法壞,司馬公 「鑑古」,託始三侯之僭命,自是權謀變詐之習益深,坑 師滅國,干統夷族,相跡而奔。興廢離合,轇轕於一千 三百六十二年之間,其端如毛。朱子推絜矩之道,寓 權衡之筆,大書分註,自相錯錝,以備經傳之體,史遷 以來未始有也。苟非發凡釋例,一以貫之,則述作之 意,孰得而明?勸懲之意,孰得而辨?而大經大法,所以 扶天倫,遏人欲,脩百王之軌度,為萬世之準繩者,何 以見直書不隱之實?是豈尋行數墨強探力索者所 可得其彷彿哉?宜後學之所大恨也。一日,觀訥齋趙 公文集,間有考亭往來書問,乃知綱下之目,蓋屬筆 於訥齋,而昔未之聞。訥齋曰:「凡例一」冊,已抄在此。信 乎果有是書也。塵編將發,影響自露。及因上蔡書堂 奉祠謝君作章為趙之婣。力囑其訪問曰:「嘗毀於水。」


而未必存。越一年始報曰:「凡例幸得於趙君與巒,錄 以見授,如獲天球弘璧。復得傃軒趙公本,參校互正, 遂成全書。」今諸本所刊《序例》,即此《凡例》之序也。其後 列十有九門,總一百三十有七條,凡下有目,目下有 類,正統、無統之分甚嚴,有罪、無罪之別亦著。或君其 王,或主其帝,或以盛書,或以僭書,或以得失書,或以 更革建立書,有以自為自稱書者,有以賢否用舍書 者,有以可戒可法書者,有以示疑著偽書者,或著刑 臣有功之始,或著刑臣與政之始,或著外家與政之 始,征寇誅殺之不同,薨殂卒死之有異,條分縷析,該 覈謹嚴,治亂躍如也。昔夫子之作《春秋》,因魯史之舊 文,不見其筆削之跡,正以無凡例之可證。朱子曰:「《春 秋傳》例多不可信,非夫子之為也。」今《綱目》之凡例乃 朱子之所自定,其大義之炳如者,固一本於夫子。至 若曲筆亂紀,隱慝匿情,有先儒之所未盡者,悉舉而 大正之。蓋深以邪說橫流,誠有甚於洚水猛獸之害, 有不可辭。其責。朱子亦謂《綱目》義例益精密,亂臣賊 子真無所匿其形矣。開歷古之群蒙,極經世之大用, 謂之「續《春秋》」,亦何愧焉。吁!朱子之書流行天下,無有 遺者。獨此一卷,晦跡既久,殆將堙淪,不廣其傳,則讀 是書者終無以釋疑而辨惑。遂鋟梓於稽古堂,與同 志共之。有宋咸淳乙丑正月望金華王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