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3 (1700-1725).djvu/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不遇天下陵遲,播遷江表,故作此書。時人莫知,謂為劉勰。或曰「劉歆、劉孝標作,袁政之言云爾」 ,終不知晝為何代人。其書近出,傳記無稱,莫詳其始末,不知何以知其名晝字孔昭也。

晁氏曰:唐袁政注。言「修心治身」 之道,而辭頗俗薄。

《金樓子》十卷。

晁氏曰:梁元帝撰。《釋書》十篇,論歷古興亡之跡,箴戒立言,志怪雜說,自敘著書《聚書通》曰:「金樓子者,在藩時自號。」

陳氏曰:雜記《古今聞見》。末一卷為《自序》。

《瑞應圖》十卷。

陳氏曰:不著名氏。按《唐志》有孫柔之《瑞應圖記》、熊理《瑞應圖譜》各三卷,顧野王《符瑞圖》十卷,又《祥瑞圖》十卷。今此書名與孫、熊同,而卷數與顧合,意其野王書也。其間亦多援孫氏以為注。《中興書目》有《符瑞圖》二卷,定著為野王。又有《瑞應圖》十卷,稱不知作者。載天地瑞應諸物,以類分門。今書正爾,未知果野王否?又云。「或題王伯齡。」 至李淑書目。又直以為孫柔之撰。又恐李氏書別一家也。

《子鈔》三十卷。

陳氏曰:梁尚書左丞潁川庾仲容子仲撰。所取「諸子之書百有五家」 ,其間頗有與今世見行書不同者,而亡者多矣。

《意林》三卷。

晁氏曰:唐馬總會元撰。初,梁庾仲容取諸家書術數雜記凡一百七家,抄其要語為三十卷。總以其繁略失中,增損成三軸。前有戴叔倫、楊伯存兩序。高氏子略曰:「《子鈔》百十有七家,仲容所取,或數句,或一二百言,是有以契其意,入其用,而他人不可共享者也。馬總《意林》,一遵庾目,多者十餘句,少者一二言,比《子鈔》」更為取之嚴,錄之精且約也。戴叔倫序其書曰:「上以防守教之失,中以補比事之缺,下以佐屬文之緒。有疏通廣博、潔淨符信之要,無僻放拘刻。」蔽邪蕩之患,亦足以發其機,寫其志矣。孔子曰:「雖小道,亦有可觀。」是於諸子未嘗廢也。聖人既遠承,學《易》殊義向之少純,言義之多詭,則百氏之為家,不能盡葉乎一,亦理之所必然也。當篇籍散缺,人所未見之時,而乃先識其名,又得其語,斯足以廣聞見,助發揮,何止嘗鼎臠、啖雞蹠也。陸機氏曰:「傾群言之瀝液,漱」六藝之芳潤。唐常展日月如合璧賦云獵英華於百氏漱芳潤於六籍語自此來「是庶幾焉。」容齋洪氏《隨筆》曰:「唐世未知尊《孟子》,故《意林》亦列其書,而有差不同者,如伊尹不以一介與人,亦不取一介於人」之類。其它所引書,如《胡非子》《隨巢子》《𦆑子》《王孫子》《公孫尼子》《阮子生部》、姚信《士緯》、殷興《通語》《牟子》《周生烈子》《秦菁子》《梅子》《任奕子》《魏朗子》《唐滂子》《鄒子》《孫氏成敗志》《蔣子》《譙子》《鍾子》、張儼《默記》《裴氏新書》,袁淮《正書》,袁子《正論》,《蘇子》《陸子》、張顯《析言》《于子》《顧子》《諸葛子》、陳子《要言》《符子》諸書,今皆不傳於世,亦有不知其名者。

陳氏曰:總後仕至大理評事,嘗副裴晉公平淮者也。

《長短經》十卷。

晁氏曰:唐趙蕤撰。《北夢瑣言》云:「蕤,梓州鹽亭人。博學韜鈐,長於經世,夫婦俱有隱操,不應辟召,論王霸機權正變之術。第十卷載陰謀家本缺,今存者六十四篇。」

《炙轂子雜錄注解》五卷。

晁氏曰:唐王叡撰。《二儀實錄》《古今注》載事物之始,《樂府題解》,樂府所由起。叡輯纂數家之言,正誤補遺,劉允併歸一篇。

《事始》三卷。

晁氏曰:唐劉孝孫等撰。太宗命諸王府官以事名類,推原初始,凡二十六門,以教始學諸生。《易大傳》自「始作八卦」 ,至「罔罟」 、「耒耨」 、「臼杵」 之微,皆記其本起;《檀弓》所述,亦皆物之始也。然則事始之書,當係之儒。今以其所取不一,故附於雜家。

陳氏曰:「唐吳王諮議、弘文館學士南陽劉存撰。」

《理道要訣》十卷。

陳氏曰:唐宰相杜佑君卿撰。凡三十三篇,皆設問答之辭。末二卷,記古今異制,蓋於《通典》中撮要,以便人主觀覽。

《造化權輿》六卷。

陳氏曰:唐豐王府法曹趙自勔撰。天寶七年表上。陸農師著《埤雅》,頗采用之,其孫務觀嘗兩為跋。余求之久不獲,己亥歲吳門天慶觀《道藏》中借錄。

《刊語》二卷。

陳氏曰:唐國子祭酒李諳撰。

《資暇集》三卷。

陳氏曰:唐李匡文濟翁撰。

《兼明書》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