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3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四百六十七卷目錄

 諸子部彙考二十一

  明陳氏續書目諸子

經籍典第四百六十七卷

諸子部彙考二十一

明陳氏續書目

諸子

《周鬻子》二十二篇。

逢行珪《序》曰:「鬻子名熊,楚人,周文王之師也。年九十,見文王,王曰:『老矣』。鬻子曰:『使臣捕獸逐麋,已老矣;使臣坐策國事,尚少也』。文王師之。著書二十二篇,名曰《鬻子》。子者,男子之美稱。賢不逮聖,不以為經,用題紀標,子,因㨿劉氏。」 九流,即道流也。遭秦暴亂,書記略盡。鬻子雖不預焚燒,編帙由此殘缺。依《漢書藝文志》雖有六篇,今此本乃有十四篇,未詳孰是。篇或錯亂,文多遺闕。至敷演大道,銓撰明史,闡域中之教化,論刑德之是非,雖卷軸不全,而其門可見。然鄧林之枝,荊山之玉,君子餘文,可得觀矣。鬻子博懷道德,善謀政事,故使周文屈節,大聖諮詢,情存帝王之道,辭多斥救之要,理致通遠,旨趣恢弘,實先達之奧言,為諸子之首唱。織組仁義,經緯家邦,垂勸誡之風,陳弘濟之術。王者覽之,可以理國;吏者遵之,可以從政。足使賢者勵志,不肖者滌心。語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言而不朽,可為龜鏡。鬻?子論道,無邪之謂歟?幸以休務之隙,披閱子史,而書籍實繁,不能精備。至於此子,頗復留心。尋其「立跡之端,探其闡教之旨,豈如寓言迂恢,馳術飛辯者乎?若乃字重千金,辭高萬歲,聊為注解,略起指歸,馳心於萬古之上,寄懷於千載之下。庶垂道見志,懸諸日月,將來君子,幸無忽焉。」 永徽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華州鄭縣尉臣逢行珪上。

《關尹子》七篇。

劉向上《關尹子序》曰:「右新書著定《關尹子》九篇,護左都水使者光祿大夫臣劉向言所校。中祕書《關尹子》九篇,臣向校讎太常存七篇,臣向本九篇,臣向輒除錯不可考,增闕斷續者,九篇成,皆殺青,可繕寫。」 關尹子名喜,號關尹子,或曰:關令子隱德行,人易之。嘗請老子著《道德經》上下篇,列禦寇、莊周,皆稱道家書,篇皆寓名有章,章首皆有「關尹子曰」 四字。篇篇敘異,章章義異,其旨同,辭與《老》《列》《莊》異,其歸同,渾質崖戾,汪洋大肆,然有式,則使人泠泠輕輕,不使人狂。蓋公授曹相國參,曹相國薨,書葬。至孝武皇帝時,有方士來,以七篇上,上以仙處之。淮南王安,好道聚書,有此不出。臣向父德,因治淮南王事得之,臣「向幼好焉。寂士清人,能重愛黃、老,清靜不可闕。臣向昧死上。」 永始二年八月庚子,護左都水使者光祿大夫臣向謹進上。

《子華子》十篇。

劉向上《子華子序》曰:「護左都水使者光祿大夫臣向言所校讎中《子華子》書凡二十有四篇,以相校復重十有四篇,定著十篇,皆以殺青書可繕寫。」 子華子,程氏名本,字子華,晉人也。晉自頃公失政,政在六卿,趙簡子始得志,招徠賢儁之士,為其家臣。子華子生於是時,博學能通墳、典、丘索及故府傳記之書。性闓爽,善持論,不肯苟容於諸侯。聚徒著書,自號程子,名稱籍甚,聞於諸侯。孔子遇諸郯,歎曰:「天下之賢士也。」 簡子欲仕諸朝而不能致,乃遣使者奉纁幣,聘以為爵執圭。是時簡子殺竇犢及舜華,孔子為作《臨河之操》,子華子亦逡巡不肯起。簡子大怒,將脅之以兵。子華子去而之齊,齊景公不能用也。子華子館於晏氏,更題其書曰「子華子。」 簡子卒,襄子立。子華子反於晉,時已老矣,遂不復仕以卒。今其書編離簡斷,以是門人弟子共相綴隨,記其所聞而無次敘,非子故所著之書也。大抵《子華子》以道德為指歸,而綱紀以仁義,存誠養操,不苟於售,唯孔子然後知其賢。齊大夫晏平仲與之為久要之交,當時諸侯,以勢相軋,爭結怨連禍,日以權譎為事。子華子之言,如持水納石,不相醻答,卒以不遇,可為酸鼻。謹《目錄》。臣向昧死上。

《鄧析子》四篇。

漢劉歆《上鄧析子序》曰:「中鄧析書四篇,臣敘書一篇,凡中外書五篇,以相校除,復重為一篇,皆定殺青書,可繕寫也。」 鄧析者,鄭人也,好刑名,操兩可之說,設無窮之辭,當子產之世,數難子產之法記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