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8 (1700-1725).djvu/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吹,噴、噓,呵,風、雨、雲、霧、「雷」,言相類也。

萬物各有太極、兩儀、四象、八卦之次,亦有古今之象。

有此太極,便有此兩儀;有此兩儀,便有此四象;有此四象,便有此八卦。本無先後之次,但其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自簡至繁,則有古今之象耳。

雲「有水火土石之異,他類亦然。」

張氏《發微》曰:「水雨霖,火雨露,土雨濛,石雨雹,水風涼,火風熱,土風和,石風烈,水雲黑,火雲赤,土雲黃,石雲白,水雷元,火雷𧈅,土雷連,石雷霹,故一物必通曰象。」

二至相去東西之度凡一百八十,南北之度凡六十。

日冬至在斗,出赤道南二十四度;夏至在井,出赤道北二十四度。秋分交於角,春分交於奎。蓋天圓如雨蓋相合,南北極猶雨蓋扛轂。赤道橫絡天腹,如雨蓋相交處,赤道以北,為北極內宮,如上覆蓋。赤道以南,為南極外宮,如下仰蓋。日所行者為黃道。按《淮南子》曰:「日冬至子午,夏至卯酉,冬至加三日」 ,則夏至之日也。歲近六日,終而復始。註云:「冬至後三日,則明年夏至之日。」 假如今年甲午冬至,則明年丁酉夏至;今年甲午冬至,至次年冬至,三百六十六日,得己亥,應用天數。若前後有餘分積,方得庚子。凡算曆不過此二日,故概言。

「冬至之月,所行如夏至之日;夏至之月,所行如冬至 之日。」四正者乾坤坎離也。觀其象無反覆之變,所以 為正也。

此以八卦言之,巽反為兌,艮反為震,惟乾坤坎離無反,所以為四正也。

「陽在陰中陽逆行。陰在陽中陰逆行。陽在陽中,陰在 陰中。則皆順行。」此真至之理,按圖可見之矣。

「自然而然,不得而更」者,《內象》內數也,他皆外象外數 也;

鮑氏《發微》曰:先天陰陽二圖,內象內數,先後有倫,變之則亂,蓋自然而然,不得而更也。後天卦氣圖及他象數,皆錯雜無定。又曰:「內象內數,立體之經,外象外數,應用之變也。」

草類之細入於《坤》,

「乾』以君之,坤以藏之,故草類之細,無不入於《坤》也。

五行之木,萬物之類也。五行之金,出乎石也。故「水火 土石不及金木,金木生其閒也。」

「得天氣者動,得地氣」者靜。

張氏《衍義》曰:「動物得天氣,植物得地氣,在人則血脈為天,形骸為地,性有好動好靜者亦然。」

陽之類圓,成形則方;陰之類方,成形則圓。

張氏衍義曰:「陽之類圓」 ,天類也,「成形則方」 ,交於地而成也。「陰之類方」 ,地類也,成形則圓,交於天而成也。故胎卵圓而形體方,根荄方而枝葉圓也。

「《天道》之變」,王道之權也。

天道之變,無一定之氣;猶王道之權,無一定之法也。或曰:「皇帝王霸,即天道之變也;道德功力,即王道之權也。」

夫卦各有性有體,然皆不離乾坤之門;如萬物受性 於天,而各為其性也。在人則為人之性,在禽獸則為 禽獸之性,在草木則為草木之性。

陽為性,陰為體。《六十四卦》,陰陽而已。陽者乾也;陰者,坤也。愚謂: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此所謂性也。性即陰陽五行之理,惟人得其氣之全,故其性亦全;禽獸得其氣之偏,故其性亦偏;草木得其氣之愈偏,故其性亦愈偏。

「天以氣為主,體為次;地以體為主,氣為次。」在天在地 者,亦如之。

「天以氣為主,體為次,陽中有陰也;地以體為主,氣為次,陰中有陽也。」 至於天地所生之物,莫不皆然。

「氣則養性,性則乘氣,故氣存則性存,性動則氣動」也。 堯之前,先天也;堯之後,後天也。後天乃效法耳。

鮑氏《發微》曰:「堯之前,每事皆先天而造之,三代以後,制作云為,無非效法之事。」

天之象數,則可得而推;如其神用,則不可得而測也。

張氏衍義曰:神用不可測者,太虛之變化也,是故象數推天,有時不驗,聖人不貴乎術,獨重乎理者,蓋以此也,故《邵子》謂天可以理盡,不可以形盡。

木之枝幹,土石之所成,所以不易。葉花水火之所成, 故「變」而《易》也。

枝者土之所成,幹者石之所成,土石靜而隨陰,故不《易》。葉者水之所成,花者火之所成,水火動而隨陽,故《易》。

自然而然者,天也,唯聖人能索之。「效法」者,人也。若「時 行時止」,雖人也,亦天。

「渾然自成,不知所以然而然者,天造也。」 唯聖人能索之者,謂「窮神知化」 ,德之盛,時行時止者,委身於理,私意無與焉。故行止雖人所為,而實同乎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