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是上勇也。禮恭而意儉,《大齊》信焉而輕貨財,賢者 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廢之,是中勇也。輕身而 重貨,恬禍而廣解,苟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勝 人為意,是下勇也。繁弱《鉅黍》,古之良弓也,然而不得 排擏,則不能自正。桓公之蔥,太公之闕,文王之錄,莊 君之「闔閭之干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劍 也,然而不加砥礪,則不能利,不得人力,則不能斷。驊 騮、騏驥,纖離、綠耳,此皆古之良馬也。然而前必有銜 轡之制,後有鞭策之威,加之以造父之馭,然後一日 而致千里也。」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辯知,必將求賢 師而事之,擇賢友而友之,得賢師而事之,則所聞者 堯舜、禹、湯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則所見者忠信敬 讓之行也,身日進於仁義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 今與不善人處,則所聞者欺誣詐偽也,所見者汙漫 淫邪貪利之行也,身且加於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 然也。《傳》曰:「不知其子,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左右。」靡 而已矣。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篇:「今世闇於性言之者不同,胡 不試反性之名?性之名,非生與?如其生之,自然之資 謂之性,性者,質也。詰性之質,於善之名能中之與?既 不能中矣,而尚謂之質善,何哉?性之名不得離質,離 質如毛,則非性已,不可不察也。《春秋》辨物理以正名, 名物如其真,不失秋毫之末。故名霣石,則後其五;言」 退,「鷁」則先其六。聖人之謹於正名如此,君子於其言 無所苟而已,《五石》《六鷁》之辭是也栣!〈疑衽如甚切〉「眾惡於 內,弗使得發於外者,心也。」故心之為名,栣也。人之受 氣,苟無惡者,心何栣哉?吾以心之名得人之誠。人之 誠有貪有仁。仁貪之氣,兩在於身。身之名取諸天,天 兩有陰陽之施,身亦兩有貪仁之性。天有陰陽禁,身 有情欲栣?與天道一也。是以陰之行不得干春夏,而 月之魄常厭於日光,乍全乍傷。天之禁陰如此,安得 不損其欲而輟其情以應天?天所禁而身禁之,故曰: 「身猶天也。」禁天所禁,非天也。必知天性不乘於教,終 不能栣察,實以為名,無教之時,性禁,天所禁非天也。 何據若是?故性比於禾,善比於米。米出禾中,而禾未 可全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為善也。善與米, 人之所繼天而成於外,非天在所為之內也。天之所 為,有所至而止,止之內謂之天性,止之外謂之人事。 事在性外,而性不得不成。《德民》之號,取之瞑也。使性 而已善,則何故以瞑為號?以霣言者弗扶,將顛陷猖 狂,安能善性?有似目,目臥幽而瞑,待覺而後見。當其 未覺,可謂有見,質而不可謂見。今萬民之言,無驗之 說,君子之所外,何以為哉?或曰:「性有善端,心有善質, 尚安非善?」應之曰:「非也。繭有絲,而繭非絲也,卵有雛, 而卵非雛也。比類率然,有何疑焉。」天生民,有《六經》,言 性者不當異。然其或曰性也善,或曰性未善,則所謂 善者,各異意也。性有善端,動之愛父母善於禽獸,則 謂之善。此孟子之言。循三綱五紀,通八端之理,忠信 而博愛,敦厚而好禮,乃可謂善,此聖人之善也。是故 孔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得見《有恆》者斯可矣。」由 是觀之,聖人之所謂善,亦未易當也。非善於禽獸則 謂之善也,使動其端,善於禽獸則可謂之善,善奚為 弗見也?夫善於禽獸之未得為善也,猶之有草木而 不得名知萬民之性;善於禽獸而「不得名。」善之知名, 乃取之聖。聖人之所命,天下以為正。正朝夕者視北 辰;正嫌疑者視聖人。聖人以為無王之世,不教之名, 民莫能當善。善之難當如此,而謂萬民之性皆能當 之,過矣。質於禽獸之性,則萬民之性善矣。質於人道 之善,則民性弗及也。萬民之性善於禽獸者,許之聖 人之所謂善者,勿許吾質之命性者,異《孟子》。孟子下 質於禽獸之所為,故曰「性以善。」吾上質於聖人之所 善,故謂「性未善,善過性。」聖人過善,《春秋大元》。故謹於 正名。名非性,有其質而未能覺,譬如瞑者,待覺教之 然後善。當其未覺,可謂有質,而不可謂善,與目之瞑 而覺,一概之比也。靜心徐察之,其言可見矣。性而瞑 之未覺天所為也。效天所為,為之起號,故謂之「民。」民 之為言,固有瞑也。隨其名號以入其理,則得之也。是 正名號者於天地,天地之所生,謂之性情,情性相與 為一瞑情亦性也,謂性已善,奈其情何?故聖人莫謂 性善累其名也。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陰陽也。言 人之質而無其情,猶言天之陽而無其「陰也,《窮論》者 無時受也。」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性如繭 如卵,卵待復而為雛,繭待繅而為絲,性待教而為善, 此之謂真天。天生民性,有善質而未能善,於是為之 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民受未能善之性於天,而退 受成性之教於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善性為任也。 今案其真質,而謂民性已善者,是失天意而去王任 也。萬民之性,苟性已善,則王者受命,尚可任也。其設 民不正,故棄重任而違大命,非吾言也。《春秋》之辭,內 事之待外者,從外言之。今萬民之性,待外教然後能 善。善當與教,不當與性。與性則多累而不精,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