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3 (1700-1725).djvu/1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類林元》:明善嘗副一蒙古大臣出使交趾。瀕還,國王 贐以兼金,蒙古受之,明善獨不受。國王曰:「彼使臣已 受矣,公何獨固辭?」明善曰:「彼所以受者,安小國之心; 我所以不受者,全大國之體。」國王歎服。

《見聞錄》:辛巳,武宗晏駕,肅廟入繼大統,方在沖年。登 極之日,御龍袍頗長,上俛視不已。大學士楊廷和奏 云:「陛下垂衣裳而天下治。」聖情甚悅。

言語部雜錄

《禮記曲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

《關尹子三極篇》:「蝍蛆食蛇,蛇食蛙,蛙食蝍蛆,互相食 也。」聖人之言亦然,言有無之弊,又言非有非無之弊, 又言去非有非無之弊,言之如引鋸然,惟善聖者不 留一言。

《九藥篇》:「事有在事言有理,道無在道言無理。知言無 理,則言言皆道,不知言無理,雖執至言,為梗為翳。 聖人言蒙蒙,所以使人聾;聖人言冥冥,所以使人盲。 聖人言沈沈,所以使人瘖。惟聾則不聞聲,惟盲則不 見色,惟瘖則不音言。不聞聲者不聞道,不聞事,不聞 我,不見色者不見道,不見事,不見我。不音言者不言 道」,不言事,不言我。

《莊子齊物論》:「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 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嘗有言邪?」

《則陽》篇:「言而足,則終日言而盡道;言而不足,則終日 言而盡物。道物之極,言默不足以載。非言非默,議有 所極。」

《寓言篇》:「不言則齊,齊與言不齊,言與齊不齊也。故曰 無言。言無言,終身言未嘗言,終身不言未嘗不言。」 《國策》:「燕王謂蘇代曰:『寡人甚不喜訑者言也』。蘇代對 曰:『周地賤媒,為其兩譽也。之男家曰女美,之女家曰 男美,然而周之俗不自為娶妻。且夫處女無媒,老且 不嫁,舍媒而自衒,敝而不售,順而無敗。售而不敝者, 唯媒而已矣。且事非權不立,非勢不成。夫使人坐受 成事者,唯訑者耳』。」王曰:「善矣。」

衛人迎新婦,婦上車,問:「驂馬誰馬也?」御曰:「借之。」新婦 謂僕曰:「拊驂無笞服。」車至門,扶教送母,曰:「滅竈,將失 火。」入室見臼,曰:「徙之牖下,妨往來者。」主人笑之。此三 言者皆至言也。然而不免為笑者,蚤晚之失時也。 《荀子修身》篇:「《易言》曰誕。」

《不苟》篇:「君子言辯而不辭。」

君子辯而不爭。

《韓非子難》二篇:言語辯聽之說,不度於義者,謂之窕。 言辯在言者,說在聽者。言非聽者也,則辯非說者也。 所謂不度於義,非謂聽者,必謂所聽也。聽者非小人, 則君子也。小人無義,必不能度之義也;君子度之義, 必不肯說也。

《韓詩外傳》誠未著而好言,雖言不信矣。

《法言君子》篇:「或問:『聖人之言,炳若丹青,有諸』?」曰:「吁!是 何言歟!丹青初則炳,久則渝,渝乎哉!」

《抱朴子嘉遁》篇:「切論則秋霜春肅,溫辭則冰條吐葩, 並默則子貢與喑者同口。」

《廣譬》篇:「奔驥不能及既往之失,千金不能救斯言之 玷。故博其施者,未若防其微;勤其求者,不如寡其辭。」 《中說》《問易》篇:「子曰:多言,德之賊也。」

《魏相篇》:魏徵問君子之辯。子曰:「君子奚辯而有時乎? 為辯不得已也,其猶兵乎?」董常聞之曰:「君子有不言 之辯,不殺之兵,亦時乎?」子曰:「誠哉!不知時,無以為君 子。」

《關朗篇》:子曰:「禍莫大於多言。」

無能子《聖過》篇:「夫自鳥獸迨乎蠢蠕者,號鳴啅噪皆 有其音,安知其族類之中非語言耶?人以不喻其音 而謂其不能言,又安知乎鳥獸不喻人言,亦謂人不 能語言耶?則其號鳴啅噪之音,必語言耳,又何可謂 之不能語言耶?智慮語言,人與蟲一也,所以異者,形 質爾。」

《墐戶錄》。晉世不惟士人語清標元致,而釋子輩語亦 復可聽。薛道衡稱則公之文曰:「屢發新彩,英英獨照。」 惠帝聞梵唄曰:「亹亹溜滴,似㐲流之吐波。」又曰:「卻轉 弄響飛揚,長引聲發喉中,脣口不動。」又曰:「以哀婉為 入神,用騰擲為清舉。文句則如『端夏多隙,無事忽景』。」 又云:「依義莫依語。」又曰:「籠餐詎貴,釣餌難嘗。」又云:「沙 漠織寒,長風負雪。」又云:「莊衿老帶,彈沐斜埃。」又:「早帳 風首,春席雲阿。」又云:「雖淚至之有端,固憂來之無兆。」 使入世說,固不能辨也。

《讀書鏡》:韓持國知潁州時,彥以狀元及第判州事,每 稱狀元。持國怒曰:「狀元無官耶?」自是改呼僉判,彥終 身銜之。馬涓亦以狀元及第判秦州,亦呼狀元。秦帥 目晉伯曰:「狀元者,及第未除也。既為判官,則勿稱之 矣。」涓愧謝之。予嘗舉此以問客曰:「二事絕類,而一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