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3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不為亂。宋華父則危身以竊色,周公遺《酒誥》之旨,殷 紂沈湎而致亂;婕妤辭同輦之嫌,姜氏遜淫而無恥。 豈非貞濫有異,厚薄不同者與?

西疇常言:「士有寬餘,義當軫念窮乏,然孰能遍愛之 哉?骨肉則論服屬戚疏,交朋則計情義厚薄,以次及 之,如力所不逮,亦勿彊也。」

《無能子》孔子曰:「是非邪正由乎人,厚薄懸乎分,通塞 存乎時。日月之照,不能免薄蝕之患;聖賢之智,不能 移厚薄通塞之數。」

所見人子之於親,苟虧生事之禮,雖葬與祭,致其力 何足以言孝?故曰:「祭之厚不如養之薄。」

《讀書鏡》:「臺諫論事,雖許風聞,要須審實。如排擊人才, 豈無好惡?若果務大體,不指摘纖瑕細務,強置人於 過,豈惟陰德不淺,亦可以銷刻薄之風,成忠厚之俗。」 趙鼎曰:「聖訓廣大如此,言事官宜奉以周旋也。」 長者言「清苦是佳事。雖然,天下豈有薄於自待,而能 厚於待人者乎?」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則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寬厚」,寬 厚則福益厚矣。

道德部總論一

易經

《乾卦》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

程傳「《德》之成,其事可見」者,行也,德成而後可施於用。大全朱子曰:「德者行之本,君子以成德為行,言德則行在其中矣。德者得之於心,行出來方見。」

《蒙卦》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大全西山真氏曰:「泉之始出也,涓涓之微,壅於沙石,豈能遽達哉?唯其果決必行,遇險不避,故終能流而成川。然使其源之不深,則其行雖果而易以竭。《艮》之象山也,其德止也。山唯其靜止,故泉源之出者無窮,有止而後有行也。君子觀《蒙》之象,果其行如水之必行,育其德如水之有本,則其體盛大而其用周流矣。夫德」者行之自出,行者德之所形。體用之謂也。有體而後有用,所養者厚,則其應不窮。

《大畜卦》

《彖》曰:「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

程傳「《乾》體剛健,《艮》體篤實。」人之才剛健篤實,則所畜能大,充實而有輝光。畜之不已,則其德日新也。

《晉卦》

《象》曰: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

程傳昭,明之也。《傳》曰:「昭德塞違」,昭其度也。君子觀明出地上而益明盛之象,而以自昭其明德,去蔽致知,昭明德於己也。明明德於天下,昭明德於外也。明明德在己,故云自昭。大全進齋徐氏曰:「日初出地,進而上行,為《晉》之象。然日出地則明,入地則晦,日之明本無增損也,蔽與不蔽之隔耳。亦猶人之德性得於天者,其體本明,特為物所蔽,不能無少昏昧,而本然之明,則未嘗息也。君子觀明出地之象,悟性分之本明,故以之自昭其明德也。」

《繫辭上》

一陰一陽之謂道,

本義陰陽迭運者,氣也,其理則所謂「道。」大全朱子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則陰陽是氣不是道,所以為陰陽者乃道也。若只言陰陽之謂道,則陰陽是道。今曰一陰一陽,則是所以循環者乃道也。「一闔一闢謂之變」,亦然。又曰:「理則一而已,其形者則謂之器,其不形者則謂之道。」然而道非器不形,器非道不立。蓋陰陽亦器也,而所以陰陽者道也。是以一陰一陽往來不息,而聖人指是以明道之全體也。此「一陰一陽之謂道」之說也。

「日新」之謂「盛德。」

本義《日新》者,久而無窮。大全《朱子》曰:《日新》,是只管運用流行,生生不已。

書經

《虞書堯典》

克明俊德。

蔡傳明,明之也。俊,大也。堯之大德,上文所稱是也。大全問:俊德或以為己之明德,或以為俊德之士。若以《大學》之《序》觀之,則俊德為己之明德,似無可疑者。朱子曰:「俊德當依《大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