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4 (1700-1725).djvu/4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所奪,只可責志。」又舉云:「立志以定其本,居敬以持其 志。」此是五峰議論好處。又舉「士尚志」,「何謂尚志?」曰:「仁 義而已矣。」又舉「『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猶未 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又 舉『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如孔門亦有不 能立志者,如冉求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是也。所 以其後志於聚斂,無足怪。」問:「下學與上達固相對, 是兩事。然下學卻當大段多著工夫?」曰:「聖賢教人,多 說下學事,少說上達事。說下學工夫要多」也好。但只 理會下,又局促了。須事事理會過,將來也要知箇貫 通。學不去理會下學,只理會上達,即都無事可做,恐 孤單枯燥。程先生云:「但是自然,更無玩索。」既是自然, 便都無可理會了。譬如耕田,須是種下種子,便去耘 鋤灌溉,然後到那熟處。而今只想像那熟處去,卻不 曾下得種子,如何會熟?如「『一以貫之』,是聖人論到極 處了。而今只去想像那一,不去理會那貫。譬如討一 條錢索在此,都無錢可穿。」又問:「為學工夫,大概在身 則有箇心。心之體為性,心之用為情;外則目視耳聽, 手持足履;在事則自事親事長,以至於待人接物,灑 掃應對,飲食寢處,件件都是合做工夫處。聖賢千言 萬語,便只是其中細碎條目。」曰:「講論時是如此。講論 做工夫時,須是著實去做道理,聖人都說盡了。《論語》 中有許多,詩書中有許多,須是一一與理會過,方得。 程先生謂:『或讀書,講明道義,或論古今人物而別其 是非,或應接事物而處其當否,如何而為孝,如何而 為忠,以至『天地之所以高厚,一物之所以然,都逐一 理會,不只是箇一,便多了』』。」又問:「下學莫只是就切近 處求否?」曰:「也不須恁地揀事到面前,便與他理會。且 如讀《書》,讀第一章,便與他理會第一章;讀第二章,便 與他理會第二章;今日撞著這事,便與他理會這事; 明日撞著那事,便與他理會那事。萬事只是一理,不 成又揀大底要底理會,其他都不管。譬如海水一灣 一曲,一洲一渚,無非海水,不成道大底是海水,小底 不是。」程先生云:「窮理者,非謂心盡窮天下之理,又非 謂止窮得一理便到,但積累多後,自當脫然有悟處。」 又曰:「自一身之中以至萬物之理,理會得多,自當豁 然有箇覺處。今人務博者,卻要盡窮天下之理;務約 者,又謂『反身而誠,則天下之物無不在我』,此皆不是。 且如一百件事,理會得五六十件了,這三四十件雖 未理會,也大概可曉了。」問:「為學道理,日用閒做工 夫,所以要步步縝密者,蓋緣天理流行乎日用之閒, 千條萬緒,無所不在,故不容有所欠缺。若工夫有所 欠缺,便於天理不湊得著。」曰:「也是如此。理只在事物 之中做工夫須是密。然亦須是那疏處斂向密,又就 那密處展放開。若只拘要那縝密處,又卻局促了。」問: 「放開底樣子如何?」曰:「亦只是見得天理是如此,人欲 是如此,便做將去。」或云:「『無時不戒謹恐懼,則天理無 時而不流行;有時而不戒謹恐懼,則天理有時而不 流行』。此語如何?」曰:「不如此也不得,然也」不須得將戒 謹恐懼說得太重,也不是恁地驚恐,只是常常提撕, 認得這物事常常存得不失。今人只見他說得此四 箇字重,便作臨事驚恐看了。「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曾 子也只是順這道理,常常恁地把捉去。若不用戒謹 恐懼,而此理常流通者,惟天地與聖人耳。聖人「不勉 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亦只是此心常存,理常明, 故能如此。賢人所以異於聖人,眾人所以異於賢人, 亦只爭這些子境界存與不存而已。嘗謂「人無有極 到處,便是堯舜周孔。不成說我是從容中道」,不要去 戒謹恐懼那工夫,亦自未嘗得息。子思說「尊德性」,又 卻說道問學;「致廣大,又卻說盡精微;極高明,又卻說 道《中庸》;『溫故』」,又卻說「知新、敦厚」,又卻說「崇禮。」這五句 是為學用功精粗,全體說盡了。如今所說,卻只偏在 尊德性上去,揀那便宜多底,占了無道問學底許多 工夫,只恐是占便宜自了之學,出門動步便有礙,做 一事不得。今人之患,在於徒務末而不究其本然只 去理會那本,而不理會那末,亦不得。時變日新而無 窮,安知他日之事非吾輩之責乎?若是少閒,事勢之 來當應,也只得應。若只是自了,便待工夫做得二十 分到,終不足以應變。到那時,卻怕人說道不能應變, 也牽強去應。應得便只成杜撰,便只是人欲,又有誤 認人欲作天理處。若應變不合義理,則平日許多工 夫,依舊都是錯了。一日之閒,「事變無窮,小而一身,有 許多事;一家又有許多事;大而一國,又大而天下。事 業恁地多,都要人與他做;不是人做,卻教誰做不成, 我只管得自家。」若將此樣學問去應變,如何通得許 多事情,做出許多事業?學者須是立定此心,汎觀天 下之事,精粗巨細,無不周遍,下梢打成一塊,亦是一 箇物事,方可見於用,不是揀那精底放在一邊,粗底 放在一邊。所謂「天理人欲」,只是一箇大綱如此,下面 煞有條目。須是就事物上辯別那箇是天理,那箇是 人欲。不可恁地空說將大綱來罩卻,籠統無界分,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