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4 (1700-1725).djvu/6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專盛,至於《三都》《兩京》極矣。然對偶屬韻,不出乎詩之 律,所謂「源遠而末益分」者也。魏晉而降,詩學日盛,曹、 劉、陶、謝其至者也。隋唐而降,詩學日變,變而得正,李、 杜、韓其至者也。周宋而降,詩學日弱,弱而後強,歐、蘇、 黃其至者也。故作詩者不能三百篇,則曹、劉、陶、謝;不 能曹、劉、陶、謝,則李、杜、韓;不能李、杜、韓,則歐、蘇、黃;而乃 效晚唐之萎薾,學溫、李之尖新,擬盧仝之怪誕,非所 以為詩也。至於作文,《六經》之文尚矣,不可企及也。先 秦古文可學矣,《左氏》《國語》之頓挫典麗,《戰國策》之清 刻華峭,莊周之雄辯,《穀梁》之簡婉,《楚詞》之幽博,《太史 公》之疏峻,漢而下其文可學矣。賈誼「之壯麗,董仲舒 之沖暢,劉向之規格,司馬相如之富麗,揚子雲之邃 險,班孟堅之宏雅,魏而下陵夷至於李唐,其文可學 矣。」「韓文公之渾厚,柳宗元之光潔,張燕公之高壯,杜 牧之之豪縟,元次山之精約,陳子昂之古雅,李翱、皇 甫湜之溫粹,元微之、白樂天之平易,陸贄、李德裕之 經濟,李唐而下陵夷」至於宋,其文可學矣。歐陽子之 正大,蘇明允之老健,王臨川之清新,蘇子瞻之宏肆, 曾子固之開闔,司馬溫公之篤實,下此而無學矣。學 者苟能博取諸家之長,貫而一之,以足乎己,而不蹈 襲捆束,時出而時晦,以為有用之文,則可以經緯天 地,輝光日月也。字畫之工拙,先秦不以為事;科斗篆 隸、正行、草。漢氏而下,隨俗而變,去古遠而古意日衰。 魏晉以來,其學始盛,自天下大臣至處士,往往以能 書名家,變態百出,法度備具,遂為專門之學。故宋高 祖病不能書,不足厭人望。劉穆之使放筆大書,亦自 過人,一紙可三四字,其風俗所尚如此。至於李唐,學 書愈眾,字畫於士夫固為末技,而眾人所尚,不得不 專力學者。苟欲學之篆、隸,則先秦《款識》至於金石刻, 自魏、晉迄於唐,李陽冰等所當學也。正書當以篆、隸 意為本,有篆、隸意,則自高古鍾太傅、王右軍、顏平原、 蘇東坡,其規矩準繩之大匠也。「歐率更、張長史、李北 海、徐浩、柳誠懸、楊凝式、蔡君謨、米芾、黃魯直,萃之以 厲吾氣,參之以肆吾博可」也;雖或不工,亦不俗矣。技 至於不俗,則亦已矣。如是而治經治史,如是而讀諸 子及宋興諸公書,如是而為詩文,如是而為字畫,大 小長短,淺深遲速,各底於成,則可以為君相,可以為 將帥,可以致君為堯舜,可以措天下如泰山之安。時 與志乖,用與材拂,則可以立德,可以立言;著書垂世, 可以為大儒,不與草木共朽,碌碌以偷生,孑孑以自 存,失天之至善,壞己之全材也。勗哉諸生,毋替茲命!

《學齋記》
黃溍

伯溫甫以「學齋」扁其居室,而來諗于某曰:「予幸以國 子獲執經於館下,忝釋褐而備官使於西陲者二十 載。異時同舍生,類能以文學論議自見,己獨無稱焉, 大懼去師友日遠,不得附於英傑之列,爰以學名吾 齋,庶幾退息於斯,有所自儆,以為進修之地。匪但求 無媿乎今人,苟未至乎古人,不敢不勉也。子其為我」 記之。某聞《魯論》所記子夏氏有「仕優則學、學優則仕」 之言,說者謂斯言非為學而弗仕者勸,乃為仕而弗 學者戒也。然則學之優或不必於仕,仕之優曷可以 無學乎?蓋古者由家而鄉以達於國,固無地而無學。 其賢能之興於鄉者,必還以長而治之。歲時屬民射 飲讀法,使之習容閑禮,考德問業,莫不有教學相長 之道焉,則亦無事而非學,無時而不學也。今之為學, 既不皆與古合,其仕者又率以鉤摭趨辨為大務,而 無暇從容出入、升降酬酢於儒服俎豆之閒。若夫隨 牒遠方,邈焉海隅,徼塞萬里之外,則弦誦之聲益以 希闊,年未至而不親學者皆是也。有能不為事物之 所奪、風氣之所移,而卓然以古人自任如伯溫甫者, 不亦有志之士歟?歷觀《書》傳所載,能終始於學者,無 如衛之武公。年九十有五,猶作詩以自儆曰:「相在爾 室,尚不愧於屋漏。」先儒以為此誠意正心之極功,則 其所學可知也。伯溫甫揚歷之久,譽望甚著。年踰強 仕,以選擢外宰相之元僚,而居是室也,忘其齒之長, 身之貴,不怠於自儆如此,其亦武公之徒矣。由是而 登於武公之年,所造詎易量哉!且《老》之為言「考」也,庸 謹記之,以俟它日考其成焉。

《學訓》
王洪

學之道何如哉?所以學為人之理也。「人之生也,有眼 耳口鼻手足焉,有君臣焉,有父子焉,有夫婦長幼朋 友焉,有衣服飲食、居處、出入、動靜之節焉,有萬事萬 物古今之變焉。是故必學而後盡。學乎仁,所以為父 子;學乎義,所以為君臣;學乎信,所以為朋友;學乎禮, 所以為長幼之序,夫婦之別;衣服、飲食、居處、出入、動 靜之節,學乎智,所以為事物古今之變,始而士,終而 聖,始而人,終而天,始而成一身,終而濟天下,而為後 世法。此人之至,學之至也。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大聖 人亦必由學。是故黃帝學於大填,堯學於君疇,舜學 於務成昭,禹學於西王國,湯學於成子伯,文王學於 時子思,武王學於郭叔至。孔子尢賢」於堯舜者,亦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