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一百一卷目錄
講學部總論五
朱子大全集五〈答石子重 答吳公濟 答連嵩卿 答馮作肅 答黃子厚
與張欽夫別紙 與張欽夫 別紙 答陳明仲 答汪尚書〉
學行典第一百一卷
講學部總論五
朱子大全集五
《答石子重》
「熹自去秋之中走長沙,閱月而後至,留兩月而後歸。 在道繚繞,又五十餘日還家。幸老人康健,諸況粗適, 他無足言。」欽夫見處卓然不可及,從游之久,反復開 益為多,但其天姿明敏,初從不歷階級而得之,故今 日語人,亦多失之太高。湘中學子從之游者,遂一例 學為虛談,其流弊亦將有害。比來頗覺此病矣,別後 「當有以救之。然從游之士,亦自絕難得朴實頭理會 者,可見此道之難明也。」胡氏子弟及它門人亦有語 此者,然皆無實得,拈槌豎拂,幾如說禪矣。與文定合 下門庭大段相反,更無商量處。惟欽夫見得表裡通 徹,舊來習見微有所偏,今此相見,盡覺釋去,儘好商 量也。伯崇精進之意,反不逮前,而擇「之見趣操持,愈 見精密。『敬』」字之說,深契鄙懷。只如《大學》次序,亦須如 此看始得。非格物致知,全不用誠意、正心。及其誠意、 正心,卻都不用致知、格物。但下學處須是密察,見得 後便泰然行將去,此有始終之異耳。其實始終是箇 「敬」字,但敬中須有體察工夫,方能行著習察。不然,兀 然持敬,又無進步處也。觀夫子答門人為仁之問不 同,然大要以敬為入門處。正要就日用純熟處識得, 便無走作,非如今之學者前後自為兩段行解,各不 相資也。近方見此意思,亦患未得打成一片耳。「大化 之中,自有安宅」,此立語固有病,然當時之意,卻是要 見自家主宰處。所謂大化,須就此識得,然後鳶飛魚 躍,觸「處洞然。若但泛然指天指地,說箇大化便是安 宅,安宅便是大化,卻恐顢頇儱侗,非聖人求仁之學 也。不審高明以為如何?」克齋恐非熹所敢記者,必欲 得之,少假歲年,使得更少加功,或所見稍復有進,始 敢承命耳。欽夫為人作一《克齋銘》,錄呈他文數篇并 往,有可評處,幸與聞之。欽夫聞老兄之風,亦甚傾企, 令熹致願交之意也。順之此來,不及一見,所養想更 純熟,留書見儆甚至,但終有桑門伊蒲塞氣味。到家 後,又寄書來,與此閒親戚問湘中議論,而曰:「謗釋氏 者不須寄來。」觀此意見,恐於吾儒門中全未有見。又 云:「不如且棲心淡泊,於世少求時,玩聖賢之言可以 資吾神,養吾真」者,一一勘過。似此說話,皆是大病,不 知向來相聚,亦嘗儆之否?此道寥寥,近來又為邪說 汨亂,使人駭懼。聞洪适在會稽,盡取《張子韶經解》板 行。此禍甚酷,不在洪水猛獸之下,令人寒心。人微學 淺,又未有以遏之。惟益思自勉,更求朋友之助,庶有 以追蹤聖徒,稍為後人指出邪徑,俾不至全然陷溺, 亦一事耳。順之聞之,必反以為謗子韶也。和篇拜賜 甚寵,足見比來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氣象。但見屬 之意甚過,而稱謂屢請,不蒙改更,「深不自安。自此萬 望垂聽,乃荷厚愛,不然,恐與來教再拜而辭之,則不 得復資勝己之益矣。千萬誠告,伏惟裁之。」熹忽有編 摩之命,出於意外,即不敢當。復聞闕期尚遠,足以逡 巡引避,暫且拜受;然亦不敢久冒空名,旦夕便為計 矣。但順之又未必以為是耳。
又
「所諭,縣庠事,前書已具稟矣。若如今者所諭,則事體 尢重,須有傳道授業解惑之實,乃能當之。不然,則以 縣職力微,遽為此事,憲典譏訶,恐有所不能免。耕老 雖故舊食貧,心極念之,然不敢贊兄為此也。必欲相 見,招其一來,為旬日之款,則不妨一書納上。書中之 說,只云老兄欲相見」,它不敢及也。大抵講學難得的 「當,而應事接物尢難中節。向來見理自不分明,不得 入德門戶,而汲汲為人妄有談說,其失己誤人非一 事矣。今每思之,不覺心悸。故近日議論,率多畏怯,無 復向來之勇銳。惟欲修治此身,庶幾寡過。自非深信 得及,下得朴實工夫者,未嘗輒敢告語。」以此取怒於 人蓋多。然與其以妄言妄作得罪於聖人,不若以此 得罪於流俗之為愈。私心甚欲一見長者面論而未 可得。不知尊兄近日觀《書》立論,比向日如何?因書得 示一二,便是平日受用處矣。
又
「從事於斯」 ,是著力否?若是著力,卻是知自已能,自已多,須要去問不能與寡者。自知已有已實,須要若無若虛,不幾於詐乎!若說不著力,卻是聖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