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虛無寂滅之教,其高過於《大學》而無實。其他權謀 術數,一切以就功名之說,與夫百家眾技之流,所以 惑世誣民、充塞仁義者,又紛然雜出乎其閒。使其君 子不幸而不得聞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 至治之澤,晦盲否塞,反覆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壞 亂極矣。天運循環,無往不復,宋德隆盛,治教休明。於 是河南程氏兩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傳,實始 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為之次其簡篇,發其歸趣, 然後古者《大學》教人之法,聖經賢傳之指,燦然復明 於世。雖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與有聞焉。顧其為 書猶頗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輯之。閒亦竊附己 意,補其闕略,以俟後之君子極知僭踰,無所逃罪。然 於國家化民成俗之意,學者修己治人之方,則未必 無小補云。
《送饒安道序》元·黃溍
「天子之學,以教國之貴游子弟,而田里之秀民,亦得 用舉者受業。其閒餐錢固不以煩縣官,而滿百人輒 止後至。而久次者,必員有闕,乃得補其處,此今之定 制也。」予以菲才,忝預教事。饒君安道自臨川攜其子 而來,既俾奉贄堂上以禮見,顧以限於常員,未及執 經就列,與諸生齒。安道告予,將與俱歸家,食以需次, 願得一言為別。嗟夫,古之秀士升於司徒、升於學者, 皆近在王畿六鄉六遂之中,今也乃使之挈挈亟往 亟返,五千里不啻,何以能無銷沮其志氣乎?《大學》之 法,「當其可」之謂時。是故人生十三而學樂,誦《詩》、舞《勺》; 十五而舞《象》,學《射》《御》;二十而學《禮》,舞《大夏》。今也乃使 之曠日以俟,遠者或十五,近者猶三四年,何以開發 其聰明,而能蚤有知乎?國家施教導民之初意,宜不 若是。予所為太息,而末如之何也?予聞安道通古醫 經而精其術,其在京師,未始少出以自售,徒為其子 來耳。計其復來,予必已代去,而不得與其子卒成師 弟子之禮,安可無以識其別乎?魯人之詩曰:「無小無 大,從公于邁。」鄭人之詩曰:「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蓋未 有拒人於五千里外,而待以十年之久者。雖然,此諸 侯之學也,況天子之學乎?幸而有能陳詩以諷於上, 用古之道,變今之法,則安道父子之來,予猶及旦夕 待也。庸識其所望者於群公贈言之篇端以俟焉。
教學部紀事
《漢書疏廣傳》:「廣字仲翁,東海蘭陵人。少好學,明《春秋》, 家居教授,學者自遠方至,徵為博士,大中大夫。」 《薛廣德傳》:「廣德字長卿,以《魯詩》教授楚國,龔勝舍師 事焉。蕭望之薦為博士。」
《韋賢傳》:「賢字長儒,魯國鄒人。篤志於學,兼通《禮》《尚書》。 以《詩》教授,號稱鄒魯大儒。」
《後漢書劉昆傳》:「昆少習容禮。平帝時,受施氏《易》於沛 人戴賓,能彈雅琴,知清角之操。王莽世,教授弟子恆 五百餘人。每春秋饗射,常備列典儀,以素木瓠葉為 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每有行禮,縣宰輒率吏屬 而觀之。王莽以昆多聚徒眾,私行大禮,有僭上心,乃 繫昆及家屬於外黃獄。尋莽敗,得免。既而天下大亂」, 昆避難河南負犢山中。建武五年,舉孝廉,不行,遂逃, 教授於江陵。
《伏湛傳》:「湛字惠公,瑯邪東武人也。九世祖勝,字子賤, 所謂濟南㐲生者也。湛高祖父孺,武帝時客授東武, 因家焉。父理,為當世名儒,以《詩》授成帝,為高密太傅, 別自名學。湛性孝友,少傳父業,教授數百人。成帝時, 以父任為博士弟子,五遷至王莽時為繡衣執法,使 督大姦,遷後隊屬正。更始立,以為平原太守。時倉卒」 兵起,天下驚擾,而湛獨晏然,教授不廢。
《杜撫傳》:「撫字叔和,少有高才,受業於薛漢。後歸鄉里, 教授沈靜樂道,舉動必以禮,弟子千餘人。」
《丁恭傳》:「恭字子然,習《公羊嚴氏春秋》,學義精明,教授 常數百人,州郡請召不應。建武初,為少府,諸生自遠 方至者,著錄數千人,當世稱為大儒。」
《周澤傳》:「澤字稚都。少習《公羊嚴氏春秋》。隱居教授,門 徒常數百人。」
《樓望傳》。望字次子。少習《嚴氏春秋》。為左中郎將,教授 不倦,世稱儒宗。諸生著錄九千餘人,年八十。
《李育傳》:「育字元春,少習《公羊春秋》,沈思專精,博覽書 傳,知名太學。州郡請召育到輒辭病去,常避地教授, 門徒數百。」
《穎容傳》:「容字子嚴,博學多通,善《春秋左氏》。初平中,避 亂荊州,聚徒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