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1 (1700-1725).djvu/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聲名不在龍澤下。然不肯表襮苟進,隱處州里間,生」 徒受學者常百數十人。取朱子《小學》書,提其要領以 示之,學者家傳其書幾遍天下。豫章為江西會府,行 中書省提刑按察司皆在焉。凡居是官者,多朝廷名 公卿,皆以賓禮延見。廉希憲之子惇為參知政事,以 師禮事朋來,終身稱門人。劉宣為提刑按察使,尤加 禮敬。朋來和而不肆,介而不狷,與群賢講論經義無 虛日,儒者咸倚以為重焉。會朝廷遣治書侍御史王 構銓外選于江西,于是參政徐琰、李世安列薦朋來 為閩海提舉儒學官,使者報聞,而朝廷以東南儒學 之士,唯福建廬陵最盛,特起朋來連為兩郡教授。所 至「考古篆籀文字,調律呂,協歌詩,以興雅樂,制器定 辭,必則古式,學者化焉。」既滿考,以常格調建安縣主 簿,不赴。晚以福清州判官致仕,朋來視之,漠如也。四 方學者因其所自號稱為天慵先生。每燕居,鼓瑟而 歌以自樂。嘗著《瑟賦》二篇,學者爭傳誦之,門人歸之 者日盛,旁近舍皆滿,至不能容。朋來懇懇為說經旨 文義,老益不倦,得其所指授者,多為聞人。延祐初,詔 以進士科取士。時科舉廢已久,有司咸不知其典故, 以不稱明詔為懼。行省官主其事者,諮問于朋來,動 中軌度,因以申請,四方得遵用之。及請為考試官,則 曰:「應試者十九及吾門,不可。」其後江浙、湖廣皆卑詞 致禮,請為主文,朋來屢往應之。及對大廷,其所選士 居天下三之一焉。初,朋來以《周禮》首薦鄉郡。而元制 《周官》不與設科,治《戴記》者又鮮,朋來屢以為言。蓋朋 來之學,諸經中《三禮》尤深,是以當世言禮樂者咸推 宗之。至治中,英宗始采用古禮,親御袞冕祠太廟,銳 意于制禮作樂之事。翰林學士元明善颺言于朝,以 朋來為薦,未及召而卒,年七十八。朋來動止有常,喜 怒不形于色。接賓客,人人各自以得其意。有《家集》三 十卷,其大者明乎禮樂之事,關于世教。其餘若天文、 地理、方技、名物、度數,靡不精究。

董朴

按《元史董朴傳》:「朴字太初,順德人。自幼強記。比冠,師 事樂舜咨、劉道濟,幡然有求道之志。至元十六年,用 提刑按察使薦,起家為陝西知法官。未幾,以親老歸 養。尋召為太史院主事,復辭不赴。皇慶初,朴年已踰 八十,詔以翰林修撰致仕。延祐三年,無疾而終,年八 十有五。朴所為學,自六經及孔、孟微言,與凡先儒所」 以開端闡幽者,莫不研極其旨而會通之,故其心所 自得,往往有融貫之妙。其事親孝,與人交,智愚貴賤, 一待以誠。或有犯之者,夷然不與之校。中山王結曰: 「朴之學,造詣既深,充養交至,其為人,清而通,和而介, 君子人也。」朴家近龍岡,學者因稱之曰龍岡先生云。

韓性

按《元史韓性傳》:「性字明善,紹興人。其先家安陽,宋司 徒兼侍中魏忠獻王琦其八世祖也。高祖左司郎中 膺冑扈從南渡,家於越。性天資警敏,七歲讀書,數行 俱下,日記萬言。九歲通《小戴禮》,作大義,操筆立就,文 意蒼古,老生宿學皆稱異焉。及長,博綜群籍,自經史 至諸子百氏,靡不極其津涯,究其根柢。而於儒先性」 理之說,尤深造其閫域。其為文辭,博達儁偉,變化不 測,自成一家。言四方學者受業其門,戶外之屨,至無 所容。延祐初,詔以科舉取士,學者多以文法為請。性 語之曰:「今之貢舉,悉本朱熹私議,為貢舉之文,不知 朱氏之學可乎?《四書》《六經》千載不傳之學,自程氏至 朱氏,發明無餘蘊矣,顧行何如耳。有」德者必有言,施 之場屋,直其末事,豈有他法哉?凡經其口授指畫,不 為甚高論,而義理自勝,不期文之工而不能不工,以 應有司之求,亦未始不合其繩尺也。士有一善,必為 之,延譽不已,及辨析是非,則毅然有不可犯之色。性 出無輿馬僕御,所過負者息肩,行者避道,巷夫街叟 至於童穉廝役,咸稱之曰韓先生。韓先生云,憲府嘗 舉為教官,謝曰:「幸有先人之敝廬可庇風雨,薄田可 具饘粥,讀書砥行,無愧古人足矣,祿仕非所願也。」受 而不赴。暮年愈自韜晦,然未嘗忘情於斯世。郡之良 二千石,政事有所未達,輒往咨訪。性從容開導,洞中 肯綮,裨益者多。天曆中,趙世延以性名上聞,後十年, 門人李齊為南臺監察御史,力舉其行義,而性已卒 矣,年七十有六。卒後,南臺御史中丞月魯不花嘗學 於性,言性法當得諡,朝廷賜諡「莊節先生。」

吳師道

按《元史吳師道傳》:「師道字正傳,婺州蘭溪人。自羈丱 知學,即善記覽,工詞章,才思涌溢,發為歌詩,清麗俊 逸。弱冠因讀宋儒真德秀遺書,乃幡然有志於為己 之學,刮摩淬礪,日長月益。嘗以持敬致和之說質於 同郡許謙,謙復之以理一分殊之旨。由是心志益廣, 造履益深,大抵務在發揮義理,而以闢異端為先務。」 登至治元年進士第,授高郵縣丞。明達文法,吏不敢 欺。再調寧國路錄事。會歲大旱,飢民仰食於官者三 十三萬口,師道勸大家得粟三萬七千六百石,以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