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憲諸疏,慷慨披瀝,人或危之。秀處之坦如,直聲」 震班聯中。上嘗宣入便殿,賜硃半錠、扇四柄,蓋特恩 也。卒以忤權貴,出為河南右布政兼按察使僉事。涖 任期月,遂陳疾乞歸。築方丈一室,改號「遯齋。」朝夕考 究其言行,為時師法。晚年謂湛甘泉先生「隨處體認 天理」之語,為學者入聖之門。大書於室,並作《自警語》 云:「儼龍見於尸居,小心翼翼;聽雞鳴而早起,為善孳 孳。」學者謂二語為先生自寫所學云。至卻羨金以抵 逋,賦還丁氏女不取直,其清介端方,尢古人所難也。 門人私諡為直方先生。
游於詩
按《安慶府志》:「游於詩,字二南。以諸生入太學,性耿介 不阿,好理學家言,事親孝,日夕侍膳,親食然後敢食。 委曲承歡,至老不懈。時旴江羅近溪先生為海內儒 宗,詩千里負笈,受業其門。與金陵焦弱侯暨同邑顏 質卿輩結為里社,開示後學。一時名彥,欲得旴江之 精微者,非詩無以達其蘊也。倣朱子立義倉七楹於」 其鄉,凶歲賴以全活者數百家。卒年七十有五,門人 諡為「靖康先生。」
王宗文
按《安慶府志》:「王宗文,字敬之,邑庠生,精理學。顏質卿 先生倡道皖城,首入其門為高弟。謂大道如路之直, 事事不礙於性,即事可以見性,物物不離於道,因物 可以見道。」其證入如此。
劉若實
按《安慶府志》:「劉若實,字引真,別號霜石。以國子生任 鴻臚丞,尋謝職歸,體性寧澹,翛然塵表。雅嗜讀書窮 理,手錄孔孟周、程諸書,晨起拜之,端誦數十簡乃已。 顏簡一先生愛若實穎敏,出所著《易》研授之。自是邃 於《易》,於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一語,頓見聖人體用渾 全。曰:『學者當於文字外直接千聖心源』。」慕同邑方文 孝先生,往見之。文孝問曰:「《論語》首揭『學』字,所學何事?」 若實曰:「有子註腳甚明,非學天、學聖,但學自己學為 人而已。」尋見吳宗一先生,往復參証,兩先生嘆服,謂 若實淳篤似元定,超脫如象山,共慶得朋之益。復命 其子餘清遊二先生之門。若實學不守訓詁,聞見直 截簡易,時鼓琴自娛,忽抱痾預知逝期,有問先生何 處去者,曰:「浩氣還太虛。」學者私諡為靜達先生。
張映奎
按《安慶府志》:「張映奎,字聚明,郡庠生。以孝弟聞。讓產 於兄,親獨任養,凡親食必中其嗜,與其妻親調而進 之。典衣變產,以奉甘旨,終二人之世無怠容。讀書四 十餘載,冬不爐,夏不扇。年七十,猶心玩手註弗輟也。 所著有《大衍圖》《九宮掌白星圖》《邵子圜中圖》《解西銘 說》諸書,皆深入理奧。左賊陷城,以義憤不屈遇害,學」 者私諡為「貞介先生。」
李尚華
按《儀真縣志》:「李尚華,字實夫,年二十學舉業不成,去 學賈。三十尚居市肆貿易無異常人。性誠默,寡言笑, 有過人之度。忽一日為王心齋先生主南嚮祀之,冠 履衣服皆務與心齋先生之製合。遍取古人書肆為 觀覽,則先披讀《孟子》,讀不竟,不治他事不熟,向心齋 先生主跪之,或自批其頰,竟日不起。其治《孟子》,流覽」 諷詠,一日中即辨數千言,又或窮數日之力,治一二 句。至「浩然塞天地」曰:「樂哉!日月之經於天,江河之行 於地,有如是氣矣。」自是經籍百家,無不洞達,一篇之 中,雖理學名家,率多所遜謝。為訪道,遊於四方,同學 深企慕之。嘗言:「赤子大人,一而已矣。至誠之道,聚則 為物,散則為虛。聚處是形氣,故形於」物;散處是義理, 故歸於虛。學者服其精旨。其靜,深沈默坐,終日無一 語一與人言,機穎百倍。人見其三十始讀書,忽通曉 性命,多異之,比之老泉。或疑即東海後身也。有以應 制科勸之者,微哂而已。徐曰:「恐不如斯道之樂也。」作 《精一篇》誡其子。生平誠實端默,專向於內,故得所學 之異。仲子士恭成進士。
羅喬
按《吉安府志》:「羅喬,號旬潭,廬陵人。博學善屬文,試輒 冠軍。後遂絕意進取,以明道為己任。與鄒忠介聚講, 力持主敬之說。嘗曰:『學能主敬,則為戒懼慎獨之君 子,否則為無忌憚之小人』。又曰:『學在致知,亦在力行』。 匡坐一室,專事內求。所著有《易義》《敬求堂集》。孝友篤 信,人無閒言,九十三而終。」
劉邦采
按《吉安府志》:「劉邦采,字君亮,自少英特不群。初為邑 諸生,即厭舉子業,銳然以希聖為志,曰:『學在求諸心, 科舉非吾事也』。趨越謁陽明,稱弟子。陽明與語,稱之 曰:『君亮會得容易。天資既穎敏,而行益卓峻。及丁外 艱,蔬水廬墓,哀痛篤至。服闋,不復應試,而士論益歸。 嘉靖七年秋,當鄉試,督學憲使趙淵檄下邑曰:『劉某 行修詣端,宜勸起赴試』』。」邑令勸之出,不可。而趙公責 邑令益急,固強之出。官為具舟,屬丞偕之行。至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