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2 (1700-1725).djvu/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書。從郁,元和初為左補闕,崔群等以宰相子為嫌,再」 徙祕書丞,終駕部員外郎。

賈直言

按《唐書忠義傳》:「賈直言,河朔舊族也,史失其地。父道 沖,以藝待詔。代宗時,坐事賜鴆。將死,直言紿其父曰: 『當謝四方神祇。使者少怠,輒取鴆代飲,迷而踣,明日 毒漬足而出,夕乃蘇。帝憐之,減父死,俱流嶺南。直言 由是躄後署師道府屬。及師道不軌,提刀負棺入諫 曰:『願前死,不見城之破』』。」又畫縛載監軍狀而妻子係 纍者以獻。師道怒,囚之。劉悟既入,釋其禁,辟署義成 府,後徙潞,亦隨府遷監軍。劉承偕與悟不平,陰與慈 州刺史張汶謀縛悟送闕下,以汶代節度。事洩,悟以 圍。承偕殺小使,直言遽入責曰:「司空縱兵脅天子使 者,是欲效李司空邪?」它日復為軍中所指笑。悟聞感 悔,匿承偕於第以免。悟每有過必爭,故悟能以臣節 光明於朝。穆宗召為諫議大夫,群情灑然稱允,而悟 固留,得聽。始,悟子從諫貴甚,見直言輒衣紫擁笏,以 兵自衛。直言諫悟曰:「郎少年毋使襲山東,態朝服可 擅著邪?」悟死,從諫不發喪,召大將劉武德等矯悟遺 言與鄰道,使共表求襲位。直言入讓曰:「父死不哭,何 顏面見山東義士乎!」從諫起拜,乃居喪,軍中遂安。

李日知

按《唐書李日知傳》:「日知,鄭州滎陽人。及進士第。神龍 初,為給事中。母老病,取急調侍,數日,鬚髮輒白。母未 及封而卒。方葬,吏乃齎贈制,日知殞絕於道,左右為 泣,莫能視。巡察使路敬潛欲表其孝,使求狀,辭不報。 服除,累遷黃門侍郎。」

宋興貴

按《舊唐書孝友劉君良傳》:「宋興貴者,雍州萬年人。累 世同居,躬耕致養。至興貴已四從矣。高祖聞而嘉之。 武德二年詔曰:『人稟五常,仁義為重;士有百行,孝敬 為先。自古哲王,經邦致治,設教垂範,皆尚於斯。叔世 澆訛,人多偽薄,修身克己,事資誘勸。朕恭膺靈命,撫 臨四海,愍茲弊俗,方思遷導。宋興貴立操雍和,至情 友穆,同居合爨,累代積年。務本力農,崇謙履順,弘長 名教,敦勵風俗。宜加褒顯,以勸將來。可表門閭,蠲免 課役,布告天下,使明知之』。」興貴尋卒。

張公藝

按《舊唐書孝友劉君良傳》:「鄆州壽張人張公藝,九代 同居。北齊時,東安王高永樂詣宅慰撫旌表焉。隋開 皇中,大使邵陽公梁子恭亦親慰撫,重表其門。貞觀 中,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過鄆州, 親幸其宅,問其義由,其人請紙筆,但書百餘『忍』字。高 宗為之流涕,賜以縑帛。」

許坦

按《舊唐書孝友王君操傳》:豫州人許坦,年十歲餘,父 入山採藥,為猛獸所噬,即號叫以杖擊之,獸遂奔走, 父以得全。太宗聞而謂侍臣曰:「坦雖幼童,遂能致命 救親,至孝自中,深可嘉尚。」授文林郎,賜帛五十段。

趙弘智

按《舊唐書孝友傳》:「趙弘智,洛州新安人。魏車騎大將 軍肅孫。父元軌,隋陝州刺史。弘智早喪母,事父以孝 聞。學通《三禮》《史記》《漢書》。隋大業中為司隸從事。武德 初,大禮卿郎楚之應詔舉之,授詹事府主簿,又預修 六代史。初與祕書丞令狐德芬、齊王文學袁朗等十 數人同修《藝文類聚》,轉太子舍人。貞觀中,累遷黃門」 侍郎,兼弘文館學士。以疾出為萊州刺史。弘智事兄 弘安,仝於事父,所得俸祿,皆送於兄處。及兄亡,哀毀 過禮,事寡嫂甚謹,撫孤姪以慈愛稱。稍遷太子右庶 子。及官廢,坐除名。尋起為光州刺史。永徽初,累轉陳 王師。高宗令弘智於百福殿講《孝經》,召中書門下三 品及弘文館學士、太學儒者並預講筵。弘智演暢微 言,備陳五孝,學士等難問相繼,弘智酬應如響。高宗 怡然曰:「朕頗耽墳籍,至於《孝經》,偏所習睹。然孝之為 德,弘益實深,故云『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是知孝 道之為大也。」顧謂弘智:「宜略陳此經切要者,以輔不 逮。」弘智對曰:「昔者天子有諍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 天下。微臣顓愚,願以此言奏獻。」帝甚悅,賜綵絹二百 匹、名馬一匹。尋遷國子祭酒,仍為崇賢館學士。四年 卒,年八十二,諡曰宣。有《文集》二十卷。

崔沔

按《舊唐書孝友傳》:「崔沔,京兆長安人,周隴州刺史士 約元孫也。自博陵徙關中,世為著姓。父皚,庫部員外 郎,汝州長史。沔淳謹,口無二言,事親至孝,博學有文 詞。初應制舉,對策高第,俄被落第者所援,則天令所 司重試。沔所對策,又工於前,為天下第一,由是大知 名。再轉陸渾主簿,秩滿,調遷吏部侍郎岑羲深賞重」 之,謂人曰:「此今之郄詵也。」特表薦擢為左補闕,累遷 祠部員外郎。沔為人舒緩,訥於造次,當官正色,未嘗 撓沮。睿宗時,徵拜中書舍人。時沔母老疾在東都,沔 不忍捨之,固請閒官以申侍養,由是改為虞部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