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8 (1700-1725).djvu/9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之甲寅,三月二十有三日寅時,交《小過》之九四。」多先

儒所未發,掇其要著於篇云。

張特立

按《元史隱逸傳》:「張特立,字文舉,東明人。初名永,避金 衛紹王諱,易今名。中泰和進士,為偃師主簿,改宣德 州司候。州多金國戚號難治。特立至官,俱往謁之。有 五將軍率家奴劫民群羊,特立命大索閭里,遂過將 軍家,溫言誘之曰:『將軍宅寧有盜羊者邪?聊視之以 杜眾口』。潛使人索其後庭,得羊數十,遂縛其奴繫獄」, 其子匿他舍,捕得之,以近族得減死論。豪貴由是遵 法,民賴以全。正大初,遷洛陽令。時軍旅數起,郡縣窘 迫,東帥紇石烈牙兀䚟又侮慢儒士。會移鎮陝右,道 經洛陽,見特立淳古,不禮之,遽責令治糗具,期三日 足,後期如軍法。縣民素賢特立,爭輸於庭,帥大奇之。 既而拜監察御史,首言「世宗諸孫不」宜幽囚。尚書右 丞顏盞石魯與細民爭田,參知政事徒單兀典諂事 近習,皆當罷黜,執政者忌之。會平章政事白撒犒軍 陝西,特立又劾其掾不法。白撒訴於世宗,言特立所 言事失實。世宗宥之,遂歸田里。特立通程氏《易》,晚教 授諸生,東平嚴實每加禮焉。歲丙午,世祖在潛邸受 王印,首傳旨諭特立曰:「前監察御史張特立,養素丘 園,易代如一。今年幾七十,研究聖經,宜錫嘉名,以光 潛德,可特賜號曰『中庸先生』。」又諭曰:「先生年老目病, 不能就道,故令趙寶臣諭意。」且名其讀書之堂曰「麗 澤。」壬子歲,復降璽書諭特立曰:「白首窮經,誨人不倦, 無過不及,學者宗之。昔已賜嘉名,今復諭意。」癸丑,特 立卒,年七十五。中統二年,詔曰:「《中庸》先生學有淵源, 行無瑕玷,雖經喪亂,不改故常,未遂丘園之賁,俄興 窀穸之悲。可復賜前號,以彰寵數。」特立所著書,有《易 集說》《曆年係事記》。

李冶

按《元史李冶傳》:「冶字仁卿,真定欒城人。登金進士第, 調高陵簿,未上,辟知均州事。歲壬辰,城潰,冶微服北 渡,流落忻崞間,聚書環堵,人所不堪,冶處之裕如也。 世祖在潛邸,聞其賢,遣使召之,且曰:『素聞仁卿學優 才贍,潛德不耀,久欲一見,其他勿辭』。既至,問河南居 官者孰賢,對曰:『險夷一節,惟完顏仲德』。又問:完顏合 答及蒲瓦何如?」對曰:「二人將略短少,任之不疑,此金 所以亡也。」又問:「魏徵、曹彬何如?」對曰:「徵忠言讜論,知 無不言。以唐諍臣觀之,徵為第一。彬伐江南,未嘗妄 殺一人,擬之方叔、召虎可也。漢之韓、彭、衛、霍,在所不 論。」又問:「今之臣有如魏徵者乎?」對曰:「今以側媚成風, 欲求魏徵之賢,實難其人。」又問:「今之人材賢否?」對曰: 「天下未嘗乏材,求則得之,舍則失之,理勢然耳。今儒 生有如魏璠、王鶚、李獻卿、蘭光庭、趙復、郝經、王博文 輩,皆有用之材,又皆賢王所嘗聘問者,舉而用之,何 所不可,但恐用之不盡耳。然四海之廣,豈止此數子 哉!王誠能旁求於外,將見集於明庭矣。」又問「天下當 何以治之?」對曰:「夫治天下,難則難於登天,易則易於 反掌。蓋有法度則治,控名責實則治,進君子、退小人 則治,如是而治天下,豈不易於反掌乎?無法度則亂, 有名無實則亂,進小人、退君子則亂,如是而治天下, 豈不難於登天乎!且為治之道,不過立法度、正紀綱 而已。紀綱者,上下相維持;法度者,賞罰示懲勸。今則 大官小吏,下至編氓,皆自縱恣,以私害公,是無法度 也。有功者未必得賞,有罪者未必被罰,甚則有功者 而反受辱,有罪者或反獲寵,是無法度也。法度廢,紀 綱壞,天下不變亂,已為幸矣。」又問:「昨地震何如?」對曰: 「天裂為陽不足,地震為陰有餘。夫地道陰也,陰太盛 則變常。今之地震,或奸邪在側,或女謁盛行,或讒慝 交至,或刑罰失中,或征伐驟舉,五者必有一於此矣。 夫天之愛君,如愛其子,故示此以警之耳。苟能辯姦 邪,去女謁,屏讒慝,省刑罰,慎征討,上當天心,下協人 意,則可轉咎為休矣。」世祖嘉納之。冶晚家元氏,買田 封龍山下,學徒益眾。及世祖即位,復聘之,欲處以清 要。冶以老病,懇求還山。至元二年,再以學士召,就職 期月,復以老病辭去,卒于家,年八十八。所著有《敬齋 文集》四十卷,《壁書藂削》十二卷,《泛說》四十卷,《古今難》 四十卷,《測圓鏡海》十二卷,《益古衍疑》三十卷。

李俊民

按《元史李俊民傳》:「俊民,字用章,澤州人。得河南程氏 傳授之學。金承安中,舉進士第一,應奉翰林文字。未 幾,棄官不仕,以所學教授鄉里,從之者甚盛,至有不 遠千里而來者。金源南遷,隱于嵩山,後徙懷州,俄復 隱于西山。既而變起倉猝,人服其先知。俊民在河南 時,隱士荊先生者,授以邵雍《皇極數》。時之知數者,無」 出劉秉忠之右,亦自以為弗及也。世祖在潛藩,以安 車召之,延訪無虛日,遽乞還山。世祖重違其意,遣中 貴人護送之,又嘗令張仲問以禎祥,及即位,其言皆 驗,而俊民已死,賜諡「莊靜先生。」

孫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