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母卒,哀毀成疾,幾不起。每至生旦,服墨縗,哀慟踰 他時。至順辛未冬,疾革,呼其子淵曰:「吾年已踰六十, 不稱夭,奉祖祠四十年,復土田教養無忝,吾死何怨? 平疇西田,吾已買諸官,死必葬是。」遂逝。門人黃廷玉 等私諡曰「高節先生。」復請於郡守,祀於祖祠西小室。 鐵崖楊維楨誌其墓。
杜本
按《元史隱逸傳》:「杜本,字伯原,其先居京兆,後徙天台, 又徙臨江之清江,今為清江人。本博學善屬文,江浙 行省丞相忽刺木得其所上《救荒策》,大奇之。及入為 御史大夫,力薦于武宗。嘗被召至京師,未幾,歸隱武 夷山中。文宗在江南時,聞其名,及即位,以幣徵之,不 起。至正三年,右丞相脫脫以隱士薦,詔遣使賜以金」 織文幣,上尊酒,召為翰林待制、奉議大夫兼國史院 編脩官。使者致君相意,趣之行,至杭州,稱疾固辭,而 致書於丞相曰:「以萬事合為一理,以萬民合為一心, 以千載合為一日,以四海合為一家,則可言制禮作 樂,而躋五帝三王之盛矣。」遂不行。本湛靜寡欲,無疾 言遽色,與人交尤篤于義,有貧無以養親、無貲以為 學者,皆濟之。平居書冊未嘗釋手,天文、地理、律曆、度 數靡不通究,尤工於篆隸。所著有《四經表義》《六書通 編》《十原》等書。學者稱為「清碧先生。」至正十年卒,年七 十有五。
張樞
按《元史杜本傳》:「時有張樞子長者,婺之金華人,亦屢 徵不起。樞幼聰慧,外家潘氏蓄書數萬卷,樞盡取而 讀之,過目輒不忘。既長,肆筆成章,頃刻數千言。有問 以古今沿革,政治得失,宇宙之分合,禮樂之廢興,以 至帝號官名、歲月先後,歷歷如指諸掌。其為文,務推 明經史,以扶翼教道。尤長於紀事,嘗取三國時事,撰」 《漢本紀》、列傳,附以《魏吳載記》,為《續後漢書》七十三卷。 臨川危素稱其「立義精密,可備勸講。」朝廷取其書,寘 宣文閣,浙東部使者交薦之,前後章凡九上。至正三 年,命儒臣纂脩遼、金、宋三史,右丞相脫脫以監脩國 史領都總裁,辟樞本府長史,力辭不拜。七年,申命史 臣纂脩本朝后妃、功臣傳,復以翰林脩撰、儒林郎、同 知制誥兼國史院編脩官召樞,俾與討論,復避不就, 使者強之行,至杭州,固辭而歸。嘗著《春秋三傳歸一 義》三十卷,《刊定三國志》六十五卷、《林下竊議》《曲江張 公年譜》各一卷、《弊帚編》若干卷。至正八年卒,年五十 有七。
孫轍
按《元史隱逸傳》:「孫轍,字履常,其先自金陵徙家臨川。 轍幼孤,母蔡氏教之知警策,自樹立。比長,學行純篤, 事母甚孝。家居教授,門庭蕭然,而考德問業者日盛, 郡中俊彥有聲者皆出其門。轍與人言,一以孝弟忠 信為本,辭溫氣和,聞者莫不油然感悟。時親戚鄉里 禮意周洽,言論間未嘗幾微及人過失長短。士子至」 郡者必來見,部使者長吏以下仁且賢者必造焉。轍 樂易莊敬,接之以禮,言不及官府。憲司屢辟,皆不就。 江西行省特以遺逸舉轍一人。轍善為文章,吳澄嘗 敘其集曰:「所謂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其見稱許如 此。元統二年,年七十有三,卒於家。
吳定翁
按《元史孫轍傳》:「轍同郡吳定翁,字仲谷,其先當宋初, 自金陵來徙。定翁幼歲儼如成人,寒暑衣冠不少懈, 清脩文雅,與孫轍齊名,而最善為詩。揭傒斯稱其幽 茂疏澹,可比盧摯。御史及江西之方伯牧守部使者, 辟薦相望,終身不為動。程鉅夫嘗貽書曰:『臨川士友 及門者踵相接也。何相望足下耿耿如玉人而不可』」 得見乎?定翁嘗曰:「士無求用於世,惟求無愧於世。」人 以為名言。
梁至剛
按《畿輔通志》:「梁至剛,字浩然,新安人。好論古人,談至 理,澹於仕進。從劉靜修游,往返不厭。人勸之仕,曰:『堯 舜之世,尚有巢、由,吾何仕乎』?終身肥遯,號南溪老人。」
王泳
按《松江府志》:「『王泳,字季瀰,上海人,主簿鏞之子也。鏞 卒,遺命以庶弟奉其生母,泳悉畀舊田宅,而所居貧 薄,晏如也。自號靜習。或問靜何習』,輒對曰:『習不繇靜, 未嘗學也』。門生輩為買龍華之原營壽藏。泳角巾藜 杖,逍遙作歌,歌闋長嘯而返。梧溪王逢為銘其藏。」
邊景元
按《蘇州府志》:「邊景元,字長卿,長洲人。宋朝奉大夫珣 八世孫。自幼端謹,喜讀書,以累世明於《春秋》。嘗指堂 匾『世麟』二字以示子孫,曰:『此宋丞相文天祥手書,以 美吾祖者也。吾子孫可忘其家業乎』?益淬礪於學,廷 臣交薦為國子伴讀,竟以病辭。居鄉里教生徒。會長 洲邑庠久廢,無以為弦誦之地,乃勸說郡之巨家,度」 材庀工而大興建焉。子昌,字伯盛。張氏據吳,以禮招 致為官,誓死弗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