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9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二百七十九卷目錄

 恬退部總論

  易經乾卦 觀卦

  老子運夷章 立戒章 儉欲章

  莊子繕性篇

  顏氏家訓止足篇

 恬退部藝文一

  歸田賦          漢張衡

  歸田賦          晉張華

  歸去來辭          陶潛

  歸塗賦         宋謝靈運

  思歸賦          齊謝眺

  止足傳序          梁書

  與陽休之書        祖鴻勳

  連珠          北周庾信

  知止賦         唐李德裕

  退身論           前人

  二疏贊           李華

  送李愿歸盤谷序       韓愈

  王卿送行詩序       宋楊時

  閒止齋論         元黃溍

  退齋記           劉因

  和歸去來辭題王司馬休菴 明何喬新

 恬退部藝文二

  歸園田居五首       晉陶潛

  問來使一首         前人

  遊斜川一首         前人

  歸鳥四章          前人

  寄鄭二侍御歸新鄭無礙寺所居

              唐皇甫冉

  送田明府歸終南別業     韓翃

  林下吟          宋邵雍

  自況三首          前人

  賀人致政          前人

  送謝仲規致仕       孔平仲

  郎侍郎致仕         契嵩

  送馮資深歸西山     金段成己

  書李道人嵩陽歸隱圖     劉勳

  次戴文祥歸田韻      元王份

  題淵明歸去圖        盧摯

  浪吟            于石

學行典第二百七十九卷

恬退部總論

易經

《乾卦》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 不知喪。

本義所以動而「有悔」也。

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 乎!

程傳極之甚為「亢。」至於亢者,不知進退、存亡、得喪之理也。聖人則知而處之,皆不失其正,故不至於「亢」也。本義知其理勢如是,而處之以道,則不至於「有悔」矣,固非計私以避害者也。

《觀卦》

《六三》:「觀我生,進退。」

本義「我生」,我之所行也。六三居下之上,可進可退,故不觀九五而獨觀己所行之通塞以為進退。

《象》曰:「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

程傳「觀己之生」而進退以順乎宜,故未至於「失道」也。

老子

《運夷章》

「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 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 道。

《立戒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 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儉欲章》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 知足之足,常足。

莊子

《繕性篇》

古之所謂得志者,非軒冕之謂也,謂其無以益其樂 而已矣。今之所謂得志者,軒冕之謂也。軒冕在身,非 性命也。物之儻來,寄也寄之,其來也不可圉,其去不 可止。故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其樂彼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