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9 (1700-1725).djvu/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求退曰:譚聞霸主遠聽,以求才為務;僚屬量身,以審 己為分。故疏廣告老,漢宣不違其志;干木偃息,文侯 就式其廬。譚無古人之賢,竊有懷遠之慕,自登清顯, 出入二載,執筆無贊事之功,拾遺無補闕之績。過在 納言,闇於舉善。狂寇未賓,復乏謀策,年向七十,志力 日衰,素餐無勞,實宜辭退,謹奉還所假左丞相諮祭 酒版。不聽。或問譚曰:『諺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寧有 此理乎』?譚對曰:『昔許由、巢父讓天子之貴,市道小人, 爭半錢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聞者稱善。」 《阮裕傳》:「咸和初,裕除尚書郎,去職還家」,居會稽剡縣。 司徒王導引為從事中郎,固辭不就。朝廷將欲徵之, 裕知不得已,乃求為王舒撫軍長史。舒薨,除吏部郎, 不就,即家拜臨海太守。少時去職。司空郄鑒請為長 史,詔徵祕書監,皆以疾辭。復除東陽太守,尋徵侍中, 不就。還剡山,有肥遯之志。有以問王羲之,羲之曰:「此 公近不驚寵辱,雖古之」沉冥。何以過此。

《張翰傳》:「翰,吳郡人,齊王冏辟為大司馬東曹掾。冏時 執權,翰謂同郡顧榮曰:『天下紛紛,禍難未已,夫有四 海之名者,求退良難。吾本山林間人,無望於時,子善 以明防前,以智慮後』。」榮執其手愴然曰:「吾亦與子採 南山蕨,飲三江水耳。」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 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 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著《首丘賦》。

《郄鑒傳》:「鑒子愔為長史,遷黃門侍郎。時吳郡守闋,欲 以愔為太守。愔自以資望少,不宜超蒞大郡,朝議嘉 之,轉為臨海太守。會弟曇卒,益無處世意,在郡優游, 頗稱簡默。與姊夫王羲之、高士許恂並有邁世之風。 俱棲心絕穀,修黃老之術。後以疾去職,乃築宅章安, 有終焉之志。十許年間,人事頗絕。簡文帝輔政,與尚」 書僕射江虨等薦愔,以為「執德存正,識懷沈敏,而辭 職遺榮,有不拔之操;成務須才,豈得遂其獨善。宜見 徵引,以參政術。」於是徵為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既 到,更除太常,固辭不拜,深抱沖退。

《宋書王敬弘傳》:「敬弘,琅邪臨沂人。元嘉六年,遷尚書 令,表求還東,上不能奪。及東歸,車駕幸冶亭餞送。十 二年,徵為太子少傅。敬弘詣京師上表曰:『伏見詔書, 以臣為太子少傅,承命震惶,喜懼交悸。臣抱疾東荒, 志絕榮觀,不悟聖恩,猥復加寵。東宮之重,四海瞻望, 非臣薄德所可居之。今內外英秀,應選者多,且板築 之下,豈無高逸。而近私愚朽,污辱清朝』。」詔不許。表疏 屢上。終以不拜東歸。

《謝靈運傳》:「靈運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素所愛好, 遂肆意游遨,輒為詩詠,以致其意。在郡一周,稱疾去 職。靈運父祖並葬始寧縣,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會 稽,修營別業,傍山帶江,盡幽居之美。與隱士王弘之 孔淳之等縱放為娛,有終焉之志。」

《羊欣傳》:「桓元輔政,領平西將軍,以欣為平西參軍,仍 轉主簿,參預機要。欣欲自疏,時漏密事。元覺其此意, 愈重之,以為楚臺殿中郎。後除臨川王義慶輔國長 史,廬陵王義真車騎諮議參軍,並不就。太祖重之,以 為新安太守。前後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適性,轉 在義興,非其好也。頃之,又稱病篤,自免歸。」

《南齊書蕭惠基傳》:惠基父思話,永明五年,惠基遷太 常,加給事中。初,思話先於曲阿起宅,有閒曠之致。惠 基嘗謂所親曰:「須婚嫁畢,當歸老舊廬。立身退素,朝 廷稱為善士。」

《顧歡傳》:「歡吳郡鹽官人。太祖輔政,悅歡風教,徵為揚 州主簿,遣中使迎歡,及踐阼乃至。歡稱山谷臣顧歡 上表曰:『臣志盡幽深,無與榮勢,自足雲霞,不須祿養, 請從此退。歡東歸,上賜麈尾素琴。永明元年,詔徵歡 為太學博士,不就徵。歡晚節服食,不與人通,每旦出 戶,山鳥集其掌取食』。」

《王思遠傳》:「思遠以從兄晏為尚書令,不欲並居內臺 權要之職,上表固讓曰:近頻煩歸啟,實有微概,陛下 矜遇之厚,古今罕儔,臣若孤恩,誰當戮力。既自誓輕 軀命,不復以塵點為疑,正以臣與晏地惟密親,必不 宜俱居顯要,慺慺丹赤,守之以死。臣實庸鄙,無足獎 進。陞下甄拔之旨,要是許其一節。臣果不能以理自 固,有乖則哲之明。冒犯之尢,誅責在己,謬賞之私,惟 塵聖鑒,權其輕重,寧守褊心。且亦緣陛下以德御下, 故臣可得以禮進退。伏願思垂拯宥,不使零墜。今若 祇應所忝,三公不足為泰,犯忤之後,九泉未足為劇。 而臣苟求刑戮,自棄富榮,愚夫不為,臣亦庶免。此心 此志,可憐可矜。如其上命必行,請罪非理。聖恩方置 之通途,而臣固求擯壓,自愍自悼,不覺涕流。謹冒鈇 鉞,悉心以請,窮則呼天,仰祈一照。」上知其意,乃改授 司徒左長史。初,高宗廢立之際,思遠與晏閒言,謂晏 曰:「兄荷世祖厚恩,今一旦贊人,如此事彼,或可以權 計相須。未知兄將來何以自立?若及此引決,猶可不 失後名。」晏不納。及拜驃騎,集會子弟,謂思遠兄思微 曰:「隆昌之末,阿戎勸吾自裁,若從其語,豈有今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