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聞敬孫以規獻為職,彝品常貴,飛翠鳴玉,升降禁 明。臣以痁疾,豈伊或忝,匪稱其服,終朝三褫,近取諸 身,皓日非喻。臣之庸薄,久塵物論,假以克壯,報效無 階,而嬰離沈痼,日月滋甚。聖朝留簪履之舊愍,降帷 蓋之餘矜,榮不徒行,事存寵渥。
《讓僕射表》沈約
臣聞役壯休老,上典所優,晨興暮息,事身恆分。若夫 元黃未已,非秋駕之衛;筋力為用,豈強飯之時。養老 杖鄉,抑推前典;服戎告謝,親學匪任。宿肉極其虛憊, 歲制防其不辜。實所以蠲假衰疾,收屏淪暮。
《讓五兵尚書表》前人
臣聞百舍之趙,非宿舂所資;千里之越,豈一葦能泝。 何者?裝輕適于路遠,舟弱疲于濟深。醜貌悴容,不藉 鑒于淄水;駑足蹇步,終取躓于鹽車。
《奏記》陳周弘正
梁昭明太子薨,其嗣華容公不得立,乃以晉安王為皇太子。弘正乃奏《記》曰:
竊聞「撝謙」之象,起於羲、軒爻畫;揖讓之源,生於堯舜 禪受,其來尚矣,可得而詳焉。夫以廟堂、汾水,殊途而 同歸,稷、契、巢、許,異名而一貫,出者稱為元首,處者謂 之外臣,莫不內外相資,表裡成治,斯蓋萬代同規,百 王不易者也。暨於三王之世,寖以陵夷,各親其親,各 子其子,乃至七國爭雄,劉項競逐,皇漢扇其俗,有晉 揚其波,謙讓之道廢,多歷年所矣。夫文質遞變,澆淳 相革,還樸反古今也。其時伏惟明大王殿下,天挺將 聖,聰明神武,百辟冠冕,四海歸仁。是以皇上發德音, 下明詔,以大王為國之儲副,乃天下之本焉。雖復夏 啟周誦,漢儲魏兩,此數君者,安足為大王道哉!意者 願聞殿下抗伯夷上仁之義,執子臧「大賢之節,逃玉 輿而弗乘,棄萬乘如脫屣,庶改澆競之俗,以大吳國 之風,古有其人,今聞其語,能行之者,非殿下而誰?能 使無為之化,復興於邃古;讓王之道,不墜於來葉,豈 不盛歟!豈不盛歟!」弘正陋學書生,義慚稽古,家自汝 潁,世傳忠烈。先人決曹掾燕,抗辭九諫,高節萬乘,正 色三府,雖盛德之業將絕,而狂直之風未墜。是以敢 布腹心,肆其愚瞽。如使芻言野說,少陳於聽覽。縱復 委身烹鼎之下,絕命肺石之上,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謙賦》唐·闕名
鑒天道之惡盈,將守之以持滿;窮《易》象之明義,排溢 美於虛誕。鑒其體而如卑,明其訓而非緩。惟德之柄, 惟行之管。是以賢人君子,雖百代而同光;聖帝明王, 歷萬古而相纂。然則謙之為義,與讓同標,苟不由于 斯理,必災禍而自招。是以道映三皇,明揚側陋;智周 萬物,詢於芻蕘。且聖賢而自貶,何凡庶而可驕。豈不 思行高則憂毀於眾,木秀則懼摧於飆。矧夫陽光正 中,映土圭而將轉;陰靈纔滿,隨蓂莢以旋消。是故君 子睹之,以為立身之本。名彌彰而彌懼,功彌高而彌 損。不耀彼而自上,不明我而自混。徒觀其退藏好閉, 養智于恬幽,而坦坦卑以謙謙。一辭而行,將恥於躁; 三揖而進,何有於嫌。況乎海以卑廣居深,山以鎮靜 可久。楚莊懼功茂而終吉,晉文恥戰克以無咎。嗟凡 今誇彼而競進,何不睹斯而自守?徒欲毀信廢忠,謀 訐自醜。想進德之明義,豈見充於虛受。曷如君子稱 物平施,不生頗僻。多者用謙為裒,少者用謙為益。不 求翰音以待問,必復厚德以珍席。儻不伐之可嘉,庶 無媒以託跡。
《謙受益賦》吳連叔
執勞謙者,可以為天下君,習撝謙者,可以為天下勳。 在《易》也,有自牧之義於《書》也,有「受益」之文行己立身 而道自著御人率眾而德有云。在上則騰茂實居下 則播令聞亦足以化乎!四表而行乎!三軍。若乃天地 之義鬼神之理或禍其滿盈,或福其廉恥故執羔鴈 而行者,得之而益貴秉耒耜之列者,得之而易使。在 臣下之尚然,況繼天而為子。是以敷之而化行,執之 而教立,被車書之所至,霑雨露之所及,故能邇無不 洽,遠無不賓。豈不以「言出乎口,行發乎身,求之於己, 加之於人」者也。夫心者難備,物者難兼,故先王所以 戒慎,往哲所以崇謙。不然者,宣子何以稱賢,太伯何 以為德,書三讓之策文,作千古之程式。其執謙也必 在乎合宜,其在卑也亦存乎隨時。過之者俯而就之, 不至者跂而及之。無貽誚於「巽床」之義,無見刺於《相 鼠》之詩。「惟木兮從繩則正,惟后兮從謙則聖。」雖不富 於其鄰而有助於為政。理於身也合仁義之五常;理 於國也。則文武之二柄。宜播美於筆端,傳謙德之雅 詠。
《謙受益賦》孟翱
求百行之規矩,考三才於典墳。歎《撝謙》之上德,出《雅 誥》之明文。天得之而配地,臣得之而輔君。昭明茂緒, 啟迪洪勳。匪招益而日益,不求聞而自聞。「謙之伊何? 慎爾攸止。益之伊何?介爾蕃祉。」謙持益兮,為輔為車。 益賴謙兮,成綱成紀。在寵思辱,居終慮始。昧之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