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1 (1700-1725).djvu/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得辭其責矣,然猶若逡巡顧望,而不能無所疑也。至 於推其所以興衰,則又以為是皆出於天命之所為, 而非人力之所及。此其體之甚重,夫豈世俗所謂文 者所能當哉?孟軻氏沒,聖學失傳,天下之事背本趨 末,不求知道養德以充其內,而汲汲乎徒以文章為 事業。然在戰國之時,若申、商、孫、吳之術,蘇、張、范、蔡之 辨,列禦寇、莊周、荀況之言,屈平之賦,以至秦、漢之間, 韓非、李斯、陸生、賈、傅、董相、史遷、劉向、班固,下至嚴安、 徐樂之流,猶皆先有其實而後託之於言。唯其無本 而不能一出於道,是以君子猶「或羞之。」及至宋玉、相 如、王褒、揚雄之徒,則一以浮華為尚,而無實之可言 矣。雄之《太元》《法言》,蓋亦長楊較獵之流,而粗變其音 節,初非實為明道講學而作也。東京以降,迄於隋、唐, 數百年間,愈下愈衰,則其去道益遠,而無實之文亦 無足論。韓愈氏出,始覺其陋,慨然號於一世,欲去陳 言以追《詩》《書》六藝之作,而其敝精神、糜歲月,又有甚 於前世諸人之所為者。然猶幸其略知不根無實之 不足恃,因是頗泝其源而適有會焉。於是《原道》諸篇 始作,而其言曰:「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煜。」 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其徒和之亦曰:「未有不深於 道而能文者,則亦庶幾其賢矣。」然今讀其書,則其出 於謟諛戲豫放浪而無實者,自不為少。若夫所原之 道,則亦徒能言其大體,而未見其有探討服行之效。 使其言之為文者,皆必由是以出也。故其議論古人, 則又直以屈原、孟軻、馬遷、相如、揚雄為一等,而猶不 及於賈、董。其論當世之弊,則但以辭不己出,而遂有 「神徂聖伏」之嘆。至於其徒之論,亦但以剽掠潛竊為 文之病,大振頹風,教人自為為韓之功。則其師生之 間,傳授之際,蓋未免裂道與文以為兩物,而於其輕 重、緩急、本末、賓主之分,又未免於倒懸而逆置之也。 自是以來,又復衰歇,數十百年而後,歐陽子出,其文 之妙,蓋已不愧於韓氏。而其曰「治出於一」云者,則自 荀、揚以下皆不能及,而韓亦未有聞焉,是則疑若幾 於道矣。然攷其終身之言與其行事之實,則恐其亦 未免於韓氏之病也。抑又嘗以其徒之說攷之,則誦 其言者既曰:「吾老將休,付子斯文」矣,而又必曰:「我所 謂文,必與道俱。」其推尊之也既曰「今之韓愈」矣,而又 必引夫「文不在茲」者以張其說。由前之說,則道之與 文,吾「不知其果為一耶?為二耶?由後之說,則文王、孔 子之文,吾又不知其與歐韓之文,果若是其班乎否 也?」嗚呼!學之不講久矣,習俗之謬,其可勝言也哉!吾 讀《唐書》而有感,因書其說以訂之。因言文士之失曰: 「今曉得義理底人,少間被物欲激搏,猶自一強一弱, 一勝一負,如文章之士,下梢頭都靠不得。」且如歐陽 公初間做本論,其說已自大段拙了,然猶是一片好 文章,有頭尾。他不過欲封建井田,與冠、昏、喪、祭、蒐田、 燕饗之禮,使民朝夕從事於此,少閒無工夫,被佛氏 引去,自然可變其計,可謂拙矣,然猶是正當議論也。 到得晚年,自做《六一居士傳》,宜其所得如何,卻只說 「有書一千卷,集古錄一千」卷,琴一張,酒一壺,棋一局, 與一老人為六更,不成說話,分明是自納敗闕。如東 坡一生讀盡天下書,說無限道理。到得晚年過海,做 《昌化峻靈王廟碑》,引唐肅宗時一尼恍惚升天,見上 帝以寶玉十三枚賜之,云:中國有大災,以此鎮之。今 此山如此,意其必有寶,更不成議論,似喪心人說話。 其他人無「知,如此說尚不妨。伱平日自視為如何,說 盡道理,卻說出這般話,是可怪否?『觀於海者難為水, 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分明是如此了。便看他門, 這般文字,不入。」 問:「東坡文不可以道理并全篇看, 但當看其大者?」曰:「東坡文說得透,南豐文亦說得透。 如人會相論底,一齊指摘說盡了。歐公不說盡,含蓄 無盡,意又好。」因謂張定夫言:「《南豐祕閣》諸序好。」曰:「那 文字正是好。《峻靈王廟碑》無見識,《伏波廟碑》亦無意 思。伏波當時蹤跡在廣西,不在彼中,記中全無發明。」 或曰:「不可以道理看他,然二碑筆健。」曰:「然。」又問:「《潛真 閣銘》好?」曰:「這般閑戲文字便好,雅正底文字便不好。 如《韓文公廟碑》之類,初看甚好讀」,子細點檢,疏陋甚 多。 人老氣衰,文亦衰。歐陽公作古文,力變舊習,老 來照管不到。為某詩序,又四六對偶,依舊是五代文 習。東坡晚年文雖健不衰,然亦疏魯。如《南安軍學記》, 海外歸作,而有「弟子揚觶序點者三」之語。序點是人 姓名,其疏如此。 老蘇之文高,只議論乖角。 老蘇 文字,初亦喜看,看後覺得自家意思都不正當,以此 知人不可看。此等文章,固宜以歐、曾文字為正。 坡 文雄健有餘,只「下」字亦有不貼實處。 東坡《墨君堂 記》只起頭不合說破「竹」字,不然,便是毛穎傳。 東坡 《歐陽公文集序》,只恁地文章儘好,但要說道理,便看 不得,首尾皆不相應,起頭甚麼樣大!末後卻說詩賦 似李白,記事似司「馬遷。」 統領商榮以《溫公神道碑》 為餉,因命吏約楊道夫同視,且曰:「坡公此文,說得來 恰似山摧石裂。」道夫問:「不知既說誠,何故又說一?」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