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1 (1700-1725).djvu/8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歐文本孔叢子》

《孔業子》載孔子之言曰:「古之聽訟者,惡其意不惡其 人,求其所以生之;不得其所以生,乃刑之。」歐陽永叔 作《瀧岡阡表》云:「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憾 也。」世莫有知其言之出於《孔叢子》也。

《古文之奧》

孔子出,使子路齎雨具,有頃,果雨。子路問其故,孔子 曰:「《詩》不云乎:『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昨莫月正離畢也。」 他日月離畢。孔子出,子路請齎雨具,孔子不聽,果無 雨。子路問其故,孔子曰:「昔日月離其陰,故雨;昨莫月 離其陽,故不雨。」《史記仲尼弟子傳》有子事載此文,而 刪「月離陽離陰」末節,蓋有深意。作傳之旨,本以見有 子不如孔子處,故不說盡而文益蘊藉。如《莊子》九淵 而止說其三。又「夔憐蚿,蚿憐風,風憐目,目憐心」,止解 「夔蚿風」三句,而「憐目憐心」之義缺焉。蓋悟者自能知 之,若說盡則無味,知此者知古文之奧矣。

《謝華啟秀》

「陸機《文賦》云:『謝朝華于已披,啟夕秀于未振』。韓昌黎 云:『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李文饒曰:『文章如 日月,終古常見,而光景常新,此古人論文之要也。近 世以道學自詭,而掩其寡陋,曰:『吾不屑為文』。其文不 過抄節宋人語錄,又號於人曰:『吾文布帛菽粟也』。余 嘗戲之曰:『菽粟則誠菽粟矣,但恐陳陳相因,紅腐而 不可食耳』』。」一座大笑。

《李華文陳陶詩》

漢賈捐之議《罷珠崖疏》云:「父戰死於前,子鬥傷於後。 女子乘亭鄣,孤兒號於道,老母寡婦,飲泣巷哭,遙設 虛祭,想魂乎萬里之外。」《後漢·南匈奴傳》唐李華《弔古 戰場文》,全用其語意。總不若陳陶詩云:「誓掃匈奴不 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 夢裡人。」一變而妙,真奪胎換骨矣。

《半山文妙》

王半山之文,愈短愈妙,如《書刺客傳》後云:「曹沫將而 亡人之城,又刦天下盟主,管仲因勿背以市信」,一時 可也。余獨怪智伯國士,豫讓豈顧不用其策耶?讓誠 國士,曾不能逆策三晉,救伯之亡,一死區區,尚足校 哉?其亦不欺其意者也。聶政售於嚴仲子,荊軻豢於 燕太子丹,此兩人者,汙隱困約之時,自貴其身,不妄 願知,亦曰「有待焉。」彼挾道德以待世者何如哉?味此 文,何讓《史記》乎?與讀《孟嘗君傳》同關紐矣。

《五代史學史記》

嗚呼!自唐失其政,天下乘時,黥髡盜賊,袞冕巍峨。吳 暨南唐,姦豪竊攘。蜀險而富,漢險而貧,閩陋荊蹙,楚 開蠻服,剝剽弗堪,吳越其尢。牢牲視人,嶺蜒遭劉。百 年之間,並起爭雄,山川亦絕,風氣不通。語曰:「清風興, 群陰伏;日月出,爝火息,故真人作而天下同。」右六一 公《五代十國世家序》也。其文豐約中程,精彩溢目,歐 文第一篇也。李耆卿謂公之《五代史》比《順宗實錄》有 出藍之色,似矣。然不知《五代史》本學《史記》,非學韓也。 古云「學乎其上,僅得其中。」信其然乎?

《古今文字繁簡》

程去華云:「精一執中,無俟《皇極》之煩言,欽恤」兩字,何 至《呂刑》之騰口?蓋古今世變不同,而文之繁簡因之。 孔子曰:「夏道未瀆辭。」推而言之,則殷、周之辭已瀆矣。 韓退之云:「周公而下其說長。」

《警策》

陸機《文賦》云:「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蓋以文 喻馬也,言馬因警策而彌駿,以喻文資片言益明也。 夫駕之法,以策駕乘,今以一言聚於眾辭,若策驅馳, 故云警策。在文謂之警策,在詩謂之佳句也。若水之 有波瀾,若兵之有先鋒也。六經亦有警策,《詩》之「思無 邪」,《禮》之「毋不敬」是也。

《唐宰相多能文》

唐開元宰相奏請狀及鄭畋《鳳池稿》,多用四六,皆宰 相自草。五代亦然,至范質始除其煩辭。故萊公謂楊 文公曰:「余不能為唐時宰相。」蓋孏於命詞也。然其間 應制詞草,比今猶百倍焉。是以唐之詞華,遠過於宋, 而今之詞華,又不及宋之萬一焉,亦由此故也。

《文人偽作外國文字》

余嘗疑《穆天子傳》西王母歌詞出於後人粉飾,且《山 海經》載西王母虎首鳥爪,形既殊異,音亦不同,何其 歌詞悉似國風乎?又觀《後漢書》朱輔上《白狼王唐菆 歌》三篇,音韻與漢無異,愈可疑也。唐新羅王獻詩,其 句法與中唐人若合契。宋大中祥符間,注輦國入貢 上表,表辭極偶麗,中有云:「輒傾就日之誠,仰露朝天」 之款。臣賤如芻狗,微類醯雞,虛荷燭幽,曾無執贄,究 其文筆,與當時翰苑何差?言語不通之國,未必能集 《老》《莊》之元言,習徐庾之麗句也。當時天書,尚可人為, 況外夷之貢,志在互市罔利,諭以導之,無不可者。書 之史冊,不待智者能勘破矣。

《文有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