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1 (1700-1725).djvu/9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十一卷目錄

 文學總部總論十一

  唐順之稗編李方叔論文 樓昉論文 潘子岳論文 論柳文

  王世貞四部稿藝苑卮言 文章九命

文學典第十一卷

文學總部總論十一

唐順之稗編

《李方叔論文》

李方叔云:「文章之不可無者有四:一曰體,二曰志,三 曰氣,四曰韻。述之以事,本之以道,考其理之所在,辨 其義之所宜,卑高巨細,包括并載而無所遺,左右上 下,各在有職而不亂者,體也。體立於此,折衷其是非, 去取其可否,不徇於流俗,不謬於聖人,抑揚損益以 稱其事,彌縫貫穿以足其言,行吾學問之力,從吾制 作之用」者,志也。充其體於立意之始,從其志於造語 之際,生之於心,應之於言,心在和平,則溫厚典雅,心 在安敬,則矜莊威重,大焉可使如雷霆之奮,鼓舞萬 物,小焉可使如脤絡之行,出入無間者,氣也;如金石 之有聲,而玉之聲清越;如草木之有華,而蘭華之臭 芬薌;如雞鶩之間而有鶴,清而不群,「犬羊之間而有 麟」,仁而不猛。如登培塿之丘以觀崇山峻嶺之秀色, 涉潢汙之澤以觀寒溪澄潭之清流,如朱絃之有遺 音,太羹之有遺味者,韻也。文章之無體,譬之無耳目 口鼻,不能成人。文章之無志,譬之雖有耳目口鼻而 不知視聽臭味所能,若土木偶人,形質皆具,而無所 用之。文章之無氣,譬之雖知視聽臭味,而血氣不充 於內,手足不衛於外,若奄奄病人,支離顦顇,生意消 削;文章之無韻,譬之壯夫,其軀幹枵然,骨強氣盛,而 神色昏瞢,言動凡濁,則庸俗鄙人而已。有體有志,有 氣有韻,夫是之謂「成全。」四者成全,然於其間,各因天 資才品以見其情狀,故其言迂疏矯厲,不切事情,此 《〈山林〉之文》也。其人不必居藪澤,其間不必論巖谷也, 其氣與韻則然也。其言鄙俚猥近,不離塵垢,此市井 之文也。其人不必坐廛肆,其間不必論財利也,其氣 與韻則然也。其言豐容安豫,不儉不陋,此朝廷卿士 之文也。其人不必列官守,其間不必論職業也,其氣 與韻則然也。其言寬仁忠厚,有任重容天「下之風」,此 廟堂公輔之文也。其人不必位台鼎,其間不必論相 業也,其氣與韻則然也。正直之人,其文敬以則;邪諛 之人,其言夸以浮;功名之人,其言激以毅;苟且之人, 其言懦以愚;排闔縱橫之人,其言辨以私;刻核忮忍 之人,其言深以盡。則士欲以文章傳後世者,不可不 謹其所言之文,不可不謹乎所養之德也如此。 《史記》其意深遠,則其言愈緩;其事繁碎,則其言愈簡。 此《詩、春秋》之義也。

《樓昉論文》

宋樓昉《迂齋》云:「古人用字,古人名字,明用不如暗用, 前代故事,實說不如虛說。五行家之言,以為明合不 如暗合,拱實不如拱虛。知此說,可以悟作文之法。」

《潘子岳論文》

潘子岳《詩話》云:「韓文擬體:《祭竹林神文》,其體疑出於 《書》;《祈太湖神文》,其體疑出於《國語》;《弔武侍御文》,其體 疑出於《離騷》;其《哀歐陽詹獨孤申叔之文》,疑合於《莊 子內篇》、賈誼《鵩賦》之體。柳文擬體,《天對》則祖屈平之 《天問》;其《乞巧文》則擬揚雄之《逐貧先友記》則法《家語》 《七十二子解》。」

《論柳文》

柳文如「峻峰絕壑,壁立千仞,間見層出,森然於蒼煙 杳靄之外。望之者不能躋,躋之者不能踰。」

王世貞四部稿

《藝苑卮言》

物相雜,故曰「文。」文須五色錯綜,乃成華;采須經緯就 緒,乃成條理。

天地間,無非史而已。「三皇之世,若泯若沒,五帝之世, 若存若亡」,噫史其可以已耶?六經,史之言理者也,曰 「編年」,曰「本紀」,曰「志」,曰表,曰書,曰「世家」,曰「列傳」,史之正 文也,曰敘、曰「記」,曰碑,曰碣,曰銘,曰「述」,史之變文也,曰 訓,曰誥,曰「命」,曰冊,曰詔,曰令,曰「教」,曰「劄」,曰「上書」,曰「封 事」,曰「疏」,曰「表」,曰「啟」、曰「牋」,曰「彈事」,曰「奏記」,曰「檄」,曰「露布」, 曰「移」、曰「駁」、曰「喻」,曰尺牘,史之用也。曰論、曰「辯」、曰「說」、曰 「解」、曰「難」、曰「議」,史之實也。曰贊、曰「頌」、曰箴、曰哀、曰「誄」、曰 悲,史之華也。雖然,頌即四詩之一,贊、箴、銘、哀誄,皆其 餘音也。附之於文,吾有所未安,惟其沿也,姑從眾。 吾嘗論孟、荀以前作者,理苞塞不喻,假而達之辭;後 之為文者,辭不勝,跳而匿諸理,六經也,四子也,理而 辭者也,兩漢也,事而辭者也,錯以理而已。六朝也,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