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6 (1700-1725).djvu/7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書》。為《書》者皆所為不行乎今而行乎後世者也。今吾 之得吾志,失吾志,未可知,則俟五十六十為之未失 也。天不欲使茲人有知乎?則吾之命不可期。如使茲 人有知乎,非我其誰哉?其行道,其為書,其化今,其傳 後必有在矣。吾子其何遽戚戚於吾所為哉?前《書》謂 「吾與人論,不能下氣」,若好勝者,雖誠有之,抑非好己 勝也。好己之道勝也,非好己之道勝也,己之道乃夫 子、孟軻、揚雄之道。傳者若不勝,則無所為道,吾豈敢 避是名哉?夫子之言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則 其與眾人辯也有矣。駮雜之譏,前書盡之,吾子其復 之。昔者夫子猶有所戲,《詩》不云乎:「『『善戲謔兮,不為虐 兮』。《記》曰:『張而不弛,文武不為也』。惡害於道哉』?吾子其 未之思乎!」籍為詩,長於樂府,多警句,仕終國子司業。 按《雲仙雜記》:張籍取杜甫詩一帙,焚取灰燼,副以膏 蜜,頻飲之曰:「令吾肝腸從此改易。」

李翱

按《唐書》本傳:「李翱,字習之,後魏尚書左僕射沖十世 孫。中進士第,始調校書郎,累遷元和初為國子博士、 史館修譔。常謂史官紀事不得實,乃建言大氐人之 行,非大善大惡暴於世者,皆訪於人,人不周知,故取 行狀諡牒。然其為狀者,皆故吏門生,苟言虛美,溺於 文而忘其理。臣請指事載功,則賢不肖易見。如言魏 徵但記其諫諍語,足以為直言;段秀實但記倒用司 農印,追逆兵笏擊朱泚,足以為忠烈;不者,願敕考功、 太常、史館勿受。如此,可以傳信後世矣。」詔可。又條《興 復太平》大略曰:「陛下即位以來,懷不廷臣,誅畔賊,刷 五聖憤恥,自古中興之盛無以加。臣見聖德所不可 及者,若淄青生口夏侯澄等四十七人為賊逼脅,質 其父母妻子而驅之戰,陛下俘之,赦不誅,詔田弘正 隨材授職,欲歸者縱之,澄等得生歸」,轉以相謂,「賊眾 莫不懷盛德,無肯拒戰,劉悟所以能一。昔斬師道者, 以三軍皆苦賊而暱就陛下,故不淹日成大功,一也; 今歲關中麥不收,陛下哀民之窮,下明詔蠲賦十萬 石,群臣動色,百姓歌樂遍畎畝」,二也。昔齊遺魯以女 樂,季桓子受之,君臣共觀,三日不朝,孔子行。今韓弘 獻女樂,陛下不受,遂以歸之,三也。又出李宗奭妻女 於掖庭,以田宅賜沈遵師,聖明寬恕,億兆欣感,臣愚 不能盡識,若他詔令,一皆類此。《武德》《貞觀》不難及,太 平可覆掌而致。臣聞定禍亂者,武功也;復制度,興太 平者,「文德也。」今陛下既以武功定海內,若遂革弊事, 復高祖、太宗舊制,用忠正而不疑,屏邪佞而不邇;改 稅法,不督錢而納布帛;絕進獻,寬百姓租賦;厚邊兵, 以制蕃戎侵盜;數引見待制官,問以時事,通壅蔽之 路。此六者,政之根本,太平所以興。陛下既已能行其 難,若何而不為其易者乎?以陛下資上聖,「如不惑近 習容悅之辭,任骨鯁正直,與之修復故事,以興大化, 可不勞而成也。若一日不事,臣恐大功之後,逸樂易 生。進言者必曰:『天下既平矣,陛下可以高枕自安逸』。 如是,則高祖、太宗之制度不可以復。制度不復,則太 平未可以至。臣竊惜陛下當可興之時,而謙讓未為 也。」再遷考功員外郎。初,諫議大夫李景儉表翱自代, 景儉斥翱,下除朗州刺史。久之,召為禮部郎中。翱性 峭鯁,論議無所屈,仕不得顯官,怫鬱無所發。見宰相 李逢吉,面斥其過失,逢吉詭不校,翱恚懼,即移病。滿 百日,有司白免官,逢吉更表為廬州刺史。時州旱遂 疫,逋捐係路,亡籍口四萬,權豪賤市田屋,牟厚利,而 窶戶仍輸賦,翱下教使以田占,租無得隱。收豪室稅 萬二千緡,貧弱以安。入為諫議大夫、知制誥,改中書 舍人。柏耆使滄州,翱盛言其才。耆得罪,由是左遷少 府少監。後歷遷桂管、湖南觀察使、山南東道節度使, 卒。翱始從昌黎韓愈為文章,辭致渾厚,見推當時,故 有司亦諡曰「文。」

按《舊唐書》本傳:元和初,轉國子博士、史館修撰。十四 年,太常丞王涇上疏,請去太廟朔望上食,詔百官議。 議者以《開元禮》,太廟每歲礿、祠、蒸、嘗、臘,凡五享。天寶 末,元宗令尚食每月朔望具常饌,令宮闈令上食於 太廟,後遂為常。由是朔望不視朔,比之大祠。翱奏議 曰:《國語》曰:『王者日祭』。《禮記》曰:『王立七廟,皆月祭之』。《周 禮》「不祭禴、祠、蒸嘗」,漢氏皆雜而用之。蓋遭秦火,《詩》《書》 《禮》經燼滅,編殘簡缺。漢乃求之先儒,穿鑿各伸己見, 皆託古聖賢之名,以信其語,故所記各不同也。古者 廟有寢而不墓祭,秦、漢始建寢廟於園陵而上食焉, 國家因之而不改。貞觀、《開元禮》並無宗廟日祭、月祭 之禮,蓋以日祭、月祭,既已行於陵寢矣。故太廟之中, 每歲五饗六告而已。不然者,房元齡、魏徵輩,皆一代 名臣,窮極經史,豈不見《國語》《禮記》有日祭月祭之詞 乎?斯足以明矣。伏以太廟之饗,籩豆牲牢,三代之通 禮,是貴誠之義也。園陵之奠,改用常饌,秦漢之權制, 乃食味之道也。今朔望上食於太廟,豈非用常褻味, 而貴多品乎?且非禮所謂「至敬不饗味,而貴氣臭」之 義也。《傳》稱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屬之曰:「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