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0 (1700-1725).djvu/1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方今詞林,以吳王元」美為宗。元美生先生登第之歲, 每貽詩及楨,輒曰:「有先生在,未可輕試。」所謂推許,敬 慕殊甚。序載《少泉集》中。嘗遊峨嵋,遇道人韓飛霞,授 吐納服食之術。晚年鬚髯如戟,腰帶倍人。奉詔存問 者至再。卒之前期,聞周元公父入祀學宮,喜而為之 記。已夢伏羲、有熊二帝,召為九日飲,促家人視日早 暮。俄大星隕,公遂卒。享年九十有四。

江暉

按《藝苑卮言》,「暉字景暘,文昭公瀾子也。以翰林修撰 為按察僉事,年三十六死。有文集曰《亶爰子集》。」按《山 海經》曰:「亶爰之山,多水,無草木,不可以上。有獸焉,其 狀如狸而有髮,名曰」自為牝牡,食者不妬,取以名 集,別無深義。暉好以奇癖字作文初若不易解者,解 之得平平耳。王稚欽有詩嘲之云:「江生突兀揚文風, 千奇萬怪難與窮。博物豈惟精《爾雅》,識字何止過揚 雄。古心已出丘索上,邃旨或與神明通。求深索隱苦 不置,一言忌俠流俗同。令弟大篆逼鐘鼎,絕藝恥作 斯邕等。生也為文遣弟書,一出皆稱二難並。縱有《楚 史》不可讀,滿堂觀者徒張目。少年往往致譏評,生也 不言但捫腹。君不見,好醜從來安可期,豪傑有時翻 自疑。伯牙竟為知音惜,卞氏能無抱璞悲。請君寶此 無易轍,聖人復起當相知。」讀此大略可見。

按《列朝詩集》:「暉字景孚,仁和人,文昭公瀾之次子也。 正德丁丑進士,選翰林庶吉士。與同館舒芬等抗疏 諫南巡,拜杖幾斃。館事竣,當授編修,以前言事,授廣 德州知州,召為編修,進修撰。世廟用言者議,簡侍從, 使更民事,擢河南僉事,未卜,痰疾盛作,特旨許養病 歸。二年卒。景孚為文,鉤元獵祕,雜以古文奇字,聱牙」 詰曲,令讀者謬根眩霓,至莫能句,隱口汗顏而罷。徐 而繹之,卑之無高論也。與汴人曹嘉東、楚王廷陳、秦 馬汝驥齊名一時,有曹、王、江、馬之稱。集名亶爰子,取 《山海經》「亶爰山有鳥食者不妒」之義以自寓也。 按《名山藏王廷陳傳》:江暉,浙人,所著有《亶爰集》。好為 奇詭字,使人不能竟其辭。妻妒甚,與之反目,暉自縊 死。

李濂

按《明外史》本傳:「濂字川父,祥符人。舉正德八年鄉試 第一。明年成進士,授沔陽知州,稍遷寧波同知,擢山 西僉事。嘉靖五年,以大計免歸,年三十有八。濂少負 俊才,時從俠少年聯騎出城,搏獸射雉,酒酣悲歌,慨 然慕信陵君侯生之為人。一日作《理情賦》,友人左國 璣持以示李夢陽,夢陽大嗟賞,訪之吹臺,濂自此聲」 馳河雒間。既罷歸,益肆力於學,遂以古文名於時。初 受知夢陽,後不屑附和,里居四十餘年,著述甚富。 按《列朝詩集》,川父作《理情賦》,友人左國璣持以示李 獻吉,獻吉大驚,訪之吹臺。川父自此名滿河雒間。介 居日久,讀書深思,始知獻吉持論之頗,而學者沿襲 之滋繆也。嘗有絕句云:「唐人無選宋無詩,後進輕狂 肆貶詞。真趣盎然流肺腑,底須摹擬失神奇。」又云:「洪 武詩人稱數子,高、楊、袁凱及張徐。後來英俊崢嶸甚, 興趣溫平似弗如。」當竄竊剽賊盛行之日,獨具隻眼, 可謂卓爾不群者矣。川父博學多聞,撰《汴京遺蹟志》, 為通人所稱。有《嵩渚集》一百卷。

楊慎

按《明外史》本傳:「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師廷和子也。年 二十二,舉正德六年殿試第一,授翰林修撰。丁繼母 憂。服闋,起故官。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關, 慎抗疏切諫,尋移疾歸。世宗嗣位,起充經筵講官。常 講《舜典》,言聖人設贖刑,乃施於小過,俾民自新。若元 惡大奸,無可贖之理。」時大璫張銳于經論死,或言進 金銀獲宥,故及之。嘉靖三年,帝納桂萼、張璁言,召為 翰林學士。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與萼輩,學 術不同,議論亦異。臣等所執者,程頤、朱熹之說也。萼 等所執者,冷褒、段猶之餘也。今陛下既超擢萼輩,不 以臣等言為是。臣等不能與同列,願賜罷斥。」帝怒,切 責,停俸有差。踰月,又偕學士豐熙等疏諫,不得命,偕 廷臣伏左順門力諫。帝震怒,命執首事八人下詔獄。 於是慎及檢討王元正撼門大哭,眾皆哭,聲徹殿庭。 帝益怒,悉下詔獄,廷杖之。閱十日,有言「前此朝罷,群 臣已散,慎、元正及給事中劉濟、安磐、張漢卿、張原,御 史王時柯實糾眾伏哭。」乃再杖七人於廷。慎、元正、濟 並謫戍,餘削籍。慎得雲南永昌衛。先是,廷和當國,盡 斥錦衣冒濫官。及是伺諸途,將害慎。慎知而謹備之, 至臨清始散去。扶病馳萬里,憊甚。巡撫黃衷復促之, 抵戍所,幾不起。五年聞廷和疾馳至家。廷和喜,疾愈, 還永昌。聞尋甸安銓、武足鳳朝文作亂,率僮奴及步 卒百餘馳赴木密所,與守臣擊敗賊。八年聞廷和訃, 奔告巡撫歐陽重請於朝,獲歸葬,葬訖復還。自是,或 歸蜀,或居雲南會城,或留戍所,大吏咸善視之。及年 七十還蜀,巡撫王昺遣四指揮手鋃鐺,命鎖以來,至 則昺已去官,慎非久亦卒,嘉靖三十八年七月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