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0 (1700-1725).djvu/1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七十有二。慎幼警敏,十一歲能詩,十二擬作《古戰場

文》《過秦論》,長老驚異。入京賦《黃葉詩》,李東陽見而嗟 賞,令受業門下。在翰林時,武宗問欽天監及翰林「星 有注,張又作汪,張是何星也?」眾不能對。慎曰:「柳星也。」 歷援《周禮》《史記》《漢書》以復。預修《武宗實錄》,事必直書, 總裁蔣冕、費宏,盡付槁草,俾削定。嘗奉使過鎮江,謁 楊一清,閱所藏書,叩以疑義,一清皆成誦。慎驚異,益 肆力古學。既投荒多暇,書無所不覽,嘗語人曰:「資性 不足恃,日新德業,當自學問中來。」故好學窮理,老而 彌篤。世宗以議禮故,惡其父子特甚,每問慎作何狀, 閣臣以老病對,乃稍解。慎聞之,益縱酒自放,以粉傅 面,作雙丫髻插花,令眾妓擁之,游行城市。諸土官慕 其名,用精白綾作裓,為諸妓服。酒闌乞書,諸土官輒 購歸,裝潢成卷,慎聞不惡也。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 富,推慎為第一。詩文外雜著至一百餘種,並行於世。 隆慶初,贈光祿少卿。天啟中,追諡《文憲》。

按名山藏《文苑記》,廷和遲子禱神見夢,則五代夏魯 奇至,曰:「武臣也。」以《中庸》十八篇輔之,遂生慎。年十一, 工古文辭,擬《過秦論》。廷和曰:「吾家賈誼也。」十八,從廷 和禮闈較士,得崔銑卷,心奇之。而考官未錄以呈,廷 和錄為經魁,銑後稱慎小座主云。二十四狀元及第。 時廷和方在內閣,人未知慎才學,號為面皮狀元。至 世宗時,以執議大禮,倡率朝士跪門伏哭,首觸闕。世 宗久厭廷和,固執「人後」之議,至是大怒,以慎倡首,下 之獄,旬而再杖之,創甚,斃復甦。時跪門哭者二百八 人,或死杖下,或削籍,或左遷、或配、或戍,而慎得戍雲 南之永昌。雲南巡按御史郭楠上議捄慎,并為諸臣 請,亦逮繫黜為民。而自是無敢捄慎者。慎戍永昌三 十五年,與昆明胡廷錄,晉寧唐錡,大理吳懋、李元陽, 永昌張含相倡和,放浪湖山間,所在擁聲妓,雜嘲笑, 隤然禮法之外,至醉面傅粉,作雙丫插花。諸門生舁 行市中,諸妓捧觴從諸酋。夷欲得慎詩翰,則以精白 綾作裓遺妓。妓服之,酒間,輒從慎乞書裓上,以鬻諸 酋,諸酋便購歸裝池。慎聞,亦以為快。有規慎者,慎答 曰:「文有仗境生情,詩或託物起興。如崔廷伯每臨陣, 則召田僧超為《壯士歌》;宋子京修史,使麗豎㸐椽燭; 吳元中起草,令遠山磨隃麋。是或一道也,走豈能執 鞭。古人聊以耗壯心,遣餘年,所謂老顛欲裂風景者, 良亦有以。」既七十餘還蜀,有終焉之意。而雲南巡撫 昺者,俗戾人也。授四指揮鋃鐺,使即慎家鎖之來,至 則昺已墨敗,然遂不能歸,病寓禪寺以沒。明興,士大 夫博學饒著述,無如慎者。謂《周禮》多奇字古音,蓋劉 歆受學於揚雄,其訓纂之遺,有在於是者。幸其書不 列學宮,未經學究金根之謬改,麻沙俗字之訛刊,此 古典靈光也。觀先鄭後鄭之同異相角,杜氏、干氏之 可否相將。孔穎達則會粹四家,陸德明又並刻眾切, 如開武庫,五兵隨用;似張錦機,百綵惟取。乃手錄為 《周官音詁》,謂《周官》保氏六書,終於轉注,《毛詩》《楚辭》,悉 謂葉韻,實不出此。《易注疏》云:「賁有七音」,實始發其例。 宋吳才老作《韻補》,始有成篇,謂葉韻自葉韻,轉注自 轉注,此猶知二五而不知十耳。作《轉注古音略》,謂:「伏 羲觀圖畫卦,文字所生。《虞書》依律和聲,音韻所出。至 於周公,文制六書,《詩》訓六義,郁乎備矣。古之名儒大 賢,降而騷人墨客,未有不通此者。秦之吏人,猶能誦 《爰歷》《滂喜》;漢世童子,無不通《急就》《凡將》。」至後漢許叔 重著《說文》十四篇,咸宗古人,不雜臆見,可謂有功小 學。爰遠求近取,旁披曲證。《說文》而上,則有大禹《岣嶁 之碑》,周宣《岐陽之鼓》,呂氏《考古圖》《宣和博古圖》,郭忠 恕《汗簡》,薛尚功《鼎韻》《古文》。《說文》而下,則呂忱《字林》、顧 野王《玉篇》、陸法言《集韻》、唐元度《九經字樣》,張參《五經 文字》、徐鉉《係傳》、林罕《小說》,張有復《古編》、黃功紹《韻會》, 鄭樵、周伯溫、楊桓、戴侗、趙古則于六書皆有論「著,悉 繙討之。又嘗受業李文正公友太原喬希大、永嘉林 應龍,亦以斯藝相取。今日此學,景廢響絕,示以形聲 孳乳,質以蒼雅,林統反不若秦時刀筆之吏,漢代奇 觚之童。」乃取《說文》所遺,諸家所長,師友所問,心思所 得,累稡成編,以古文籀為主,名《六書索隱》。又搜諸家 書,合於六書而又葉於八法,名分隸同搆。又以《楚風》 《魯麟》,《風》之逸也;堯衢、舜薰,《雅》之逸也。古詩三千餘篇, 孔子刪為三百,三百而外,皆逸詩也。粵稽《魯論》,兩見 稱引,侈止兩韻,約僅五言。其餘散見諸書,若《大戴禮》, 若春秋內外傳,若汲冢沈史,若諸子璅語,網羅放失, 綴合叢殘,尚多有之。若因事造歌,異裁別體,若貍首 鷖誦,蠶蟹龍蛇,「後代詞人,刻意莫逮。其宛轉附物,怡 悵切情,不啻驚心動魄,一字千金而已。」於是首錄中 古先秦歌詩,為《風》《雅》逸篇,凡十卷。復謂:「『五言肇於《風》 雅,儷律起於漢京,《遊子行露》已見半章,《孺子滄浪》亦 有全曲。是五言起成周也。北風南枝,方隅不惑;紅粉 素手,彩色相宣』。是儷律本西漢也。豈得云『切響浮聲, 興於梁代;平頭上尾,創自唐年』。」爰取六朝儷篇,名曰 《五言律。祖》謂:「六代之作,其旨趣雖不足影響大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