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0 (1700-1725).djvu/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曰《輟耕錄》,又葺《說郛》《書史會要》《四書備遺》,並傳於世。 元末文人最盛,其時以詞學知名者,又有張憲、周砥、 高明、藍仁之屬。

張憲

按《明外史陶宗儀傳》:「憲字思廉,山陰人。學詩於楊維 楨,最為所許。負才不羈,嘗走京師,恣言天下事,眾駭 其狂,還入富春山,混緇流以自放。一日,升高望遠,呼 所親語曰:『禍至矣!亟去』!三日而寇至,死者五百家。後 仕張士誠,為其樞密院都事。吳平,變姓名寄食杭州 報國寺而歿。」

按《列朝詩集》:「憲字思廉,山陰人。負才不羈,薄游四方, 誓不娶,不歸鄉里。嘗走京師,創言天下事,眾駭其狂。 還入富春山中,混緇黃以自放。一日,升高望遠,呼所 親曰:『亟去』!三日而逃,寇猝入,兵死五百餘家,始悔不 用生言。淮張據吳,禮致為樞密院都事。吳亡,變姓名 走杭州,寄食報國寺。旦暮手一編,人不得窺。死後視」 之,其平生所作詩也。楊廉夫曰:「吾用三體《詠史》古樂 府不易到,吾門惟張憲能之。」又曰:「吾鐵門稱能詩者, 南北凡百餘人,求其似憲及吳下袁華輩者,不能十 人。」

周砥馬治

按《明外史陶宗儀傳》:「砥字履道,吳人,僑無錫,博學工 文詞,與宜興馬治善。遭亂,往客治鄉。治為具舟車,盡 窮陽羨山溪之勝。其鄉多富人,與治善者,咸置酒招 砥,砥心厭之。一日,貽書別治,夜半遁去,歸吳,與高啟、 楊基諸人游,書畫益工,去游會稽,歿於兵。治字孝常, 亦能詩,洪武時,為內丘知縣,終建昌知府。」

高明

按《明外史陶宗儀傳》:「明字則誠,永嘉人。第至正五年 進士,授處州錄事,辟行省掾。方谷真叛,省臣以明諳 海濱事,擇以自從。與論事不合。及真谷就撫,欲留置 幕下,即日解官,旅寓鄞之櫟社。太祖聞其名,召之,以 老疾辭,還卒於家。」

按《寧波府志》:「明,字則誠,溫州瑞安人。少以博學稱。常 云:『人不明,一經取第,雖博奚為』。乃以《春秋》登至正乙 酉第,授處州錄事,有能聲。後改調浙東閫幕都事。四 明獄囚多冤,明平反允當,人稱神明。轉江南行臺掾, 數忤權勢。又轉福建行省都事,道經慶元,方國珍強 留置幕下,不從。旅寓鄞之櫟社沈氏,以詞曲自娛。因」 感劉後村「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爭唱蔡中郎」之句, 乃作《琵琶記》,傳於世。太祖御極,聞其名,召之,以疾辭。 使者以《琵琶記》上,上覽畢曰:「五經《四書》在民間,譬之 五穀不可無。此記乃珍羞之屬,俎豆間亦不可少也。」 後抱病還鄉,卒於海寧。

藍仁

按《明外史陶宗儀傳》:「仁字靜之,弟智字明之,崇安人。 元時,清江杜本隱武夷,崇尚古學,仁兄弟俱往師之, 授以四明任士林詩法,遂謝科舉,一意為詩。後辟武 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國初內附,例徙濠梁,數 月放歸,以老壽終。智,洪武十年被薦,起家廣西僉事, 著廉聲。」

丁鶴年

按《明外史》本傳:「鶴年,回回人。曾祖阿老丁與弟烏馬 兒皆巨商。元世祖征西域,軍乏饟,老丁杖策軍門,盡 以貲獻,遂令從征,徇下西北諸國。及論功,以年老不 願仕,賜田宅京師,奉朝請。烏馬兒累官甘肅行省左 丞,父職馬祿丁以世蔭為武昌縣達魯花赤,有惠政, 解官,留葬其地。至正壬辰,武昌被兵,鶴年年十八,奉」 母走鎮江。母歿,鹽酪不入口者五年,復避地四明。方 谷真據浙東,最忌色目人,鶴年轉徙逃匿,為童子師, 或寄僧舍,賣漿自給。越十載,海內大定,牒請還武昌, 而生母已道阻前死,瘞東村廢宅中,慟哭行求。母告 以夢,乃囓血沁骨,斂而葬焉。烏斯道為作《丁孝子傳》。 鶴年自以家世仕元,不忘故國。順帝北遁後,飲泣賦 詩,情詞悽惻。晚學浮屠法,廬居父墓,以永樂中卒。鶴 年好學洽聞,精詩律。楚昭、莊二王咸禮敬之。正統中, 憲王刻其遺文行世。

按《仰山脞錄》:洪武初,詩人丁鶴年,西域人也。常卜日 葬其父,霖雨十日不止,鶴年仰天悲泣。翼日雨止,葬 畢,雨如初時。兵亂後,失母墓所在,悲慕深切。夜夢母 告以葬所,鄰翁韓重者亦夢焉。即其地求而得之,見 母屍正中一齒如漆,復囓指滴血試之,良驗,遂改祔 父壙。其誠感如此。人呼「丁孝子。」善吟詩,有集行於世。

袁凱

按《明外史》本傳:「凱字景文,松江華亭人。元末為府吏。 博學有才辨,議論飈發,往往屈座人。洪武三年,薦授 御史。武臣恃功驕恣,得罪者漸眾。凱上言諸將習兵 事,恐未悉君臣禮。請於都督府延通今博古之士,令 諸武臣赴都堂聽講,庶得保族全身之道。」帝敕臺省 延名士直午門,為諸將說書。後帝慮囚畢,命凱送皇 太子覆訊,多所矜減。凱還報,帝問:「朕與太子孰是?」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