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0 (1700-1725).djvu/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交。天台鄭四表善《易》,則從之受易。定海樂良鄞鄭真 明《春秋》,山陰趙俶長於說詩,迮雨善樂府,廣陵張昱 工歌詩,無為吳志淳、華亭朱芾工草書篆隸,撝謙悉」 與為友。博究六經百氏之學,尤精《六書》,作《六書本義》, 復作《聲音文字通》,時目為考古先生。洪武十二年,命 詞臣修《正韻》,撝謙年二十有八,應聘入京師,授中都 國子監典簿。久之,以薦召為瓊山縣學教諭。二十八 年卒於番禺。其後門人柴欽字廣敬,以庶吉士與修 《永樂大典》,進言其師所撰《聲音文字通》當采錄,遂奉 命馳傳,即其家取之。樂良字季本;迮雨字士霖;趙俶 字本初,洪武中官國子監博士,以年老乞歸,加翰林 待制。張昱字光弼,廬陵人。仕元為江浙行省左右司 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留居西湖壽安坊,貧無以葺 廬,凌雲翰為疏募焉。酒間為瞿佑誦所作詩,笑曰:「我 死埋骨湖上,題曰『詩人張員外墓足矣』。」營生壙於赤 岸,曰「樂丘。」太祖徵至京,憫其老,曰:「可閒矣。」厚賜遣還, 乃自號可閒老人。年八十三卒。吳志淳,字主一。元末 知靖安、都昌二縣,奏除待制翰林,為權倖所阻,避兵 於鄞。朱芾,字孟辨,洪武初官編修,改中書舍人。 按《紹興府志》:「謙,餘姚人,初名古則,幼孤貧,寄食從山 寺,與學佛」徒同學書,「克己復禮」之目,為用工準的。聞 金華鄭四表學有根源,往師之,得其傳。歸隱。請幫助識別此字。山萬 書閣,潛心大業。饑寒迫之,其容晏如也。明初,徵修《正 韻》,稍試其學。尋罷歸,築考古臺,述《六書》之旨,著《聲音 文字通》及《易學提綱》諸書,凡三百餘卷。大臣有薦謙 者,上曰:「吾欲老其才而用之。」後召為瓊山教諭。明年 進所著書,詔翰林博議,不報。復還瓊山,作瓊臺布學 範,教化大行,嶺表以南稱為「趙夫子。」初,謙之來京師, 學士宋濂遣子仲珩受業,謙歸之。明年,仲珩校《正韻》, 多采謙說。謙於世利澹然,真義所在,目無王公,然終 以此厄窮無悔。卒於番禺,年四十五。

按《寧波府志》:「良字仲本,少有大志,究心聖賢之學。祖 大原積書數千卷,曰:『吾子孫必有能讀之者。良生果 能讀其書,自六經子史百家之言,靡不淹貫。師事程 端禮,端禮以老友呼之。至正間,以賢良徵至京,與黃 文獻溍、王忠文禕、揭文昌傒斯遊,講明道術,相得懽 甚。時公卿大人咸器重之。良見元政不綱,歸隱於大』」 浹、小浹之間,築室其上,與從弟平江學正衍永嘉丞。 復讀書其中,以山水自娛。忠文贈之以言,見其集中。 洪武初,辟為定海學教諭。循循善誘,課試有方。當時 英俊張信、陳韶輩咸出其門。又善屬文,一時碑碣銘 記,多其所作。

按《紹興府志》:「俶字本初,山陰人,宋宗室也。八歲能詩 文,指物輒賦。稍長,博涉經史,為文逼《秦漢賦》,尤擅美。 部使者河中何約按部至越,俶時為諸生,延見之,從 容問諸史,俶能詳其上下三千年君臣行事,下至外 國山川形勝,如其身所履者。約歎曰:『窮年讀史,不如 聽趙生談也』。尋登進士。時方右武儒者,絀不用,俶遂」 隱居。明初徵拜國子助教。是時典《成均》者皆極殊選, 而俶與蘇伯衡為「冠弁」云。

按《列朝詩集》:「昱字光弼,廬陵人。早游湖海,為虞集、張 翥所知。楊左丞鎮江浙,用才略,參謀軍府事,遷杭省 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天下用兵,藩府官多 侵官怙勢,光弼詩酒自娛,超然物表。左丞死,棄官不 出。張氏禮致不屈,策其必敗,題蕉葉以寓志。居西湖 壽安坊,今之花市也。貧無以葺廬,凌彥翀為疏募焉。」 酒間為瞿宗吉誦《歌風臺詩》,以界尺擊案,淵淵作金 石聲,笑曰:「我死埋骨湖上,題曰『詩人張員外墓足矣』。」 太祖徵至京,深見溫接,憫其老曰:「可閒矣。」厚賜遣還, 因自號可閒老人,徜徉湖山間,至年八十三而終。 按《列朝詩集志》,淳字主一,以字行,無為州人。以父蔭 歷官靖安、都昌二縣簿。濠泗兵起,徙家豫章,徙居鄞 之東湖,奏除待制翰林,為權倖所阻,入國朝,遂不仕。 主一工古隸,學《孫叔敖碑》劉仁本《贈隸書吳判簿》云: 「草隸競推吳太史。」以其先官縣簿,後除待制也。 按《松江府志》:「芾字孟辨,華亭人。自號滄洲生。少從楊 鐵崖游,才思飄逸,工詞章,兼善翰墨。真草篆隸,清潤 遒勁,風度不凡。」明太祖御製集有《和朱孟辨落花詩》。

陶宗儀

按《明外史》本傳:「宗儀,字九成,黃巖人。父煜,元福建江 西行樞密院都事。宗儀少試有司,一不中即棄去。務 古學,無所不窺。出游浙東西,師事張翥、李孝光、杜本, 為詩文咸有程度,尤刻志字學,習舅氏趙雍篆法甚 工。家貧,教授松江自給。浙帥泰不華,南臺御史丑驢 舉為行人,又辟為教官,皆不就。張士誠據吳,署為軍」 諮,亦不赴。洪武四年詔徵天下儒士。六年命有司舉 人才皆及,宗儀引疾不赴。晚歲,有司聘為教官,非其 志也。二十九年率諸生赴禮部試,讀《大誥》,賜鈔歸。久 之卒。初,宗儀客松江,躬親稼穡,作勞之暇,休於樹陰。 有所得,摘葉書之,貯一破盎,去則埋之樹根。如是十 年,積盎以十數。一日令門人發而錄之,得三十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