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4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翁之忠在朝宁,惟翁之孝在家庭,惟翁忠孝之實在 史冊,斯固夫人之所共知者。其在今日之膺榮命,而 必軸以懸之,朝夕在目,是不可以識翁忠孝之心哉! 翁之心不以一念而忘其君親者也。而猶寄其識於 誥贈之典者,蓋欲其觀綸音之重,若日對越乎君。視 贈秩之崇,即先人之常如有見耳。夫日如對越乎君, 則思所以報之者,自不容一時之或弛。先人常如有 見,則體祖父承恩欲報之心,而殫智畢力代之以仰 答者,自不容一時之少懈。是則翁之所以不忘其君 與親之心也。雖然,必俟有所感觸而後不忘,則其為 忠孝也亦有間矣。翁之忠孝出於天性,而其所以不 忘者,夫豈有待於此,抑亦假之以表率百官,垂訓子 孫焉耳。是故使子孫百官有所感而不忘其君,則所 以報之者為無窮,而其忠即翁之忠;有所感而不忘 其親,則所以顯之者為無窮,而其孝即翁之孝。推而 萬世,臣子知所以報之、顯之者,皆翁之不忘者起之, 又非即翁之忠孝矣乎?是則翁之所以教天下以忠 孝之心也。夫既盡其己之心,又推諸人而使各知所 以自盡,則謂翁之忠孝為兼至也,非歟噫體翁之心 者,是又在翁之子孫及厥百官而已。盛雖不敏,誠願 與賢后昆暨群屬共勉焉,而後之觀者,亦將有所感 夫!

《兩朝錫命卷序》
王世貞

「國家褒隆中外大小之臣,自黃綬而上,得以其最封 父,如其官,見《考功令》」云。而黃綬。其在內獨御史,其在 外為邑令,皆不易封。御史多以使事不及考遷,或用 言左去,輒罷。而邑令非臺使者薦至再,輒以不及格 報罷。其薦而至再,則又以驟遷不及考罷為縣令封, 而召為御史最,則又以同品罷。而獨德興舒公,始舉 進士,拜錢塘令,有聲。天子方修廟恩,推嘉勤事者,公 父故平庵翁獲贈如公官。久之,公由比部郎改御史 按楚,而今天子復修廟恩,平庵翁復進贈御史。縉紳 大夫交豔言舒公能兩致所難於父,而公故邑邑不 自得也。以間謂楚廉訪世貞曰:「天乎!不穀之生也晚, 而共養之日則既寡也,又不獲以一命奉章服吾父 身而虛稱之,胡益也。且也吾父歿而能使難者易,當 其生而不能使易者易。」蓋正德、嘉靖間,名善學政者, 無如李空同先生,邵康僖公見以為寡許可,而獨國 士。吾父也,青衿譽髦,握管而騖於大江之西,亦疇居 吾父右者?而當試輒不利,其數試而數不利也。最後 以《目眵》去諸生。去諸生之後,而目一旦霍然。復乃慷 慨嘆曰:「夫造物者巧與余左,而余又何言哉!」行求爽 闓地,得東山之麓軒焉。其陽為林,林之表為川,川出 軒之背,而縈之一峰,卓立天表。吾父曰:「是可以老矣。」 田而秫,沼而魚。吾父曰:「是可以客矣。」為歌詩,用故程 夫子韻,而和者亡慮數十百家,而吾父財取以自吟, 媮適也,吾父所為孝友,事於家甚篤至,然不能越鄉 而見其名;所為敦睦修誼,事於鄉不可指數,然不能 越國而見其名者,抑何難也?夫不穀待罪邑令臺史, 一徙秩天子,不以奉職無狀而棄之,五年之間,而再 被恩以及吾父。以夫人之所難,而不穀之所易。吾父 困諸生久,不能一第以死。夫人之所易,而「吾父之所 難。不穀」,蓋至於今怦怦憯悽也。世貞稍前說曰:「此乃 所以為公慰也。」蓋孔子於周公,亟稱達孝焉。而其所 謂孝者,追祀先公以殊禮;而所謂達者,推之諸侯大 夫士,以隨分致隆而已,非必能起九京之骨而盡肉 之而衣冠之也。平庵公拮据《詩》《書》之業非不久,蓋數 薦而數北,如語所稱「白首」若新。其所為德於室者,毋 能名之鄉。德於鄉者,毋能名之國。天子秉沕穆於公 卿之上,寧復知有平庵翁?而制詞所稱「澡身勵行,睦 族敦倫」,若親及翁之生存而跡其事者,豈不以舒公 之勤勞王家,推嘉所自,使天下曉然知舒翁有子,舒 公有父,翁雖沒,自是不朽哉!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夫尊親者,豈必其身親見之也?舒公色小解,顧謂世 貞其有以張大天子之寵靈。退而從吳人之能詩歌 者歌之,而敘於首。

《綸音世賁錄後序》
前人

臣家自瑯琊之度江左,世世當肺腑寄,稍替于宋,而 先司諫起孤生,受思陵遇,雖用積直忤相檜,偃蹇晚 節。然猶出典方州,秩中大夫,以大耋終。有子二人,同 舉進士,歷監郡錄。中二告身,即司諫與其次子所被 者也。自司諫五易世而為夢聲沿牒理崑山學事,遂 家崑山。其後人能不廢其業,然皆以隱居不仕,而至 於永樂中,稍稍有聞者,至成、弘間,而青紫相禪矣。故 事,「以考最聞,或遇慶霈。六品而下身有敕,其父母如 之;四品而下身有誥,其父母如之;二品而下身有誥, 其祖父母如之;三品而上以勞勩聞者,歿有祭,其儷 亦如之,祭有辭。」由郎署而上至公卿以使事行者,小 有敕,大有敕諭。而王氏之被賜者四十餘人,制誥之 類七十通。竊聞之明主,愛一嚬一笑,以故人得之皆 用為貴重。故其《詩》曰:「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