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韋見素相制曰:「爾惟不矜,朕志先定。」此兩全句,皆 用禹事。本朝蘇軾草賜范純仁詔,亦曰:「蔽自朕志」,賜 文彥博詔,亦曰:「朕命不再,至於歷試諸艱。」蓋堯、舜事。 軾於呂大防、胡宗愈詔,屢用「歷試」二字,然臣不敢援 此為例,恐未是命龜的證。國初趙普《拜相制》曰:「詢于 元龜,歷選群后。」又有甚的切者。唐元和中,裴度《拜相 制》曰:「人具爾瞻,天方賚予。昆命元龜,爰立作相。」〈云 云〉 「古人舉事無大小,未嘗不命龜,如《洪範》《周禮》《左傳》皆 可考也。今思乃以董賢冊文允執其中為比,以聖上 同之漢哀云云。凡臣所陳,事理甚明,所有已降相麻, 即不合貼改。繼得旨:陳晦援證明白,無罪可待。倪思 輕侮朝廷,肆言誣罔,可特降兩官。」其後文節作辨析 一狀甚詳,又專作一書曰《昆命元龜說》,備載始末。然 一時公論,多以文節出位而言,近於忿激而陳之,論 辨雖詳,終不若不用之為佳也。此事葉靖逸雖載之 《聞見錄》,略甚,今因詳書本末云。
桯史,慶元間有宿儒以文名,入鼇掖為承旨,朝議謂 且大用。會韓平原有歸子曰:「葎先鈐吳門兵,時出妾 方娠,鬻當湖巨室魯氏得男焉。葎也既貴,無他子,遂 以重幣請于魯而歸之」始至,而平原適有恩制,當降 麻,偶不詳知,遂于廷綸中用魯公拜後事,意蓋指忠 獻耳。有欲進者忌之,摘其語謂含譏刺。平原讀之,見 其姓之《偶符》,大怒,不踰月遂去國,終其身不復用。當 其下筆時,初不自覺轉喉之觸,謂禍福不可以智力 勝,當于此乎?占之。
《老學庵筆記》:王嘉叟自洪倅召為光祿丞,李德遠亦 召為太常丞。一日相遇于景靈幕次,李謂王曰:「見公 告詞云:『其鐫月廩,仍褫身章』。」謂通判借牙緋,入朝則 服綠,又俸薄也。王答之曰:「亦見君告詞矣。」李曰:「云何?」 曰:「具官李浩,但知健羨,不揆孤寒。」既名右相之名,又 字元樞之字。蓋謂史丞相、張魏公也。滿座皆笑。 《詩詞餘話》:理宗時,李亶歸化,朝廷命學士院制詔褒 之。時黃某當筆,以思已成而其起句有難為辭者,蓋 以父全逆節故也,往請於後村云:「臣子之心,忠君而 愛父。《春秋》之法,內夏而外彝。」黃大踧踖,即以應詔。 《元史虞集傳》:集為翰林直學士,時世家子孫以才名 進用者眾,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間之。既不效,則 相與摘集文辭,指為譏訕,賴天子察知有自,故不能 中傷。然集遇其人,未嘗少變。一日,命集草制,封乳母 夫為營都王,使貴近阿營巙巙傳旨。二人者素忌集, 謬言「制封營國公,集具槁。」俄丞相自榻前來,索制詞 甚急,集以槁進,丞相愕然問故,集知為所紿,即請易 槁以進,終不自言。二人者愧之。其雅量類如此。 《歐陽元傳》:致和元年,日直內庭,凡宗廟朝廷,雄文大 冊,播告萬方,制誥多出元手。
《袁桷傳》:「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 《曹元用傳》:「元用拜中奉大夫,翰林侍講學士,兼經筵 官,預修仁宗、英宗兩朝實錄。又奉旨纂集甲令為通 制,譯唐《貞觀政要》為國語,書成皆行於時。凡大制誥 率元用所草。」
《王鶚傳》:「世祖即位,建元中統,首授翰林學士承旨,制 誥典章,皆所裁定。」
《高鳴傳》。「鳴字雄飛,真定人。諸王旭烈兀薦為彰德路 總管。世祖即位,賜誥命金符。已而召為翰林學士,兼 太常少卿。」
《李謙傳》:「謙與徐世隆、孟祺、閻復齊名,而謙為首。翰林 學士王磐以謙名聞,召為應奉翰林文字,一時制誥 多出其手。」
《明庭雜記》:翰林朱學士允升,歙縣人。國初名儒也。一 時制誥多出其手。如於李韓公則曰:「漢廷命相,蕭何 在曹參之前;唐室紀功,元齡居李靖之上。」於徐魏公 則曰:「繄自起兵濠上,先存捧日之心;逮茲定鼎江南, 遂作擎天之柱。」於常鄂公則曰:「馮異功不下於鄧禹, 潘美義無忝於曹彬。」於誠意伯劉公則曰:「學貫天人, 才兼文武,皆玅得其實。」今新編《皇明文衡》皆不收入, 豈編集時偶未之見邪?
《吾學編》:蹇義,字宜之,掌內制,呈五臣及黃文簡公誥 草,上特增二語曰:「勿謂崇高而難入,勿以有所從違 而或怠。」又面諭曰:「此朕實心。」
呂原,字逢原,秀水人。入翰林時,選講讀官裴綸、杜寧、 謝璉、王玉、江淵、陳文、李紹、商輅、劉俊及公十人,習《制 誥》于東閣。
曹鼐,寧晉人。正統十一年入內閣,與政典制,文詞宏 闊。
李東陽字賓之,茶陵人。文章流麗,代言,敷奏明暢爾 雅。
《明紀》吳中積宦至少師、工部尚書。性貪鄙,其妻嚴正。 一日迎誥,其妻拜訖,呼子曰:「將爾父誥來宣之我聽。」 問左右曰:「此誥詞是主上自言耶,抑翰林代草耶?」曰: 「亦翰林代草也。」歎曰:「翰林先生果不虛矣。文中何嘗 有『清廉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