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4 (1700-1725).djvu/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上稱其有典誥體,潤筆殆萬緡,賜硯尤奇。秦丞相不 樂,遭論列而去。秦薨,召還,掌內外制,知樞密院事。垂 相而病,除大資政,留守金陵,即其鄉也。未第時,兄弟 就食府庠,至是人以為榮,尋卒官。予嘗草其《致仕制》 云:「少則歌《鹿鳴》而薦于鄉,老則釋《麟符》而居其里,考 昔人而或有,在。」近歲以幾希贈官制云:「古所謂鄉先 生者,沒則祭于社,而後世良二千石民亦奉嘗之爾。」 於二者蓋兼之。皆紀實也。

淳熙丙申八月庚辰,德壽宮遣大璫張去為至都堂 傳旨立翟貴妃為今上皇后。明日午後,執政奏事,皇 后歸姓謝氏。乙酉晚,快行家來宣鎖院。是日,侍講、刑 部侍郎程泰之已宿直,呼馬而出。予至內前,適與之 遇,泰之揚鞭云:「留詩案上矣。」酉時,出自東華門,入對 選德殿。上曰:「太上有旨立謝后,命卿草制,必大奏合 略及歸姓否。」上曰:「不如此,四方何由知?明言幼隨乳 母可也。」宣坐賜茶訖,御藥王濛同入院。二鼓後進草 畢,吏呈泰之詩云:「抖擻身章卻冒塵,褭蹄顧影也逡 巡。鑾坡寓宿非其地,蓮燭操文自有真。宇直由來同 古語,位高兼復見今人。迎潮有諾無輕爽,季老當年 不諉貧。」謂賜金也。予次韻戲之云:「天街並踏軟紅塵, 飛鞚交馳駭徼巡。椒殿敢期當制草,槐庭元擬用儒 真。鬻方偶免冬龜手,適市深慚旦攫人。禮絕同僚應 有日,重霑潤筆乃無貧。」謂《相制亦賜金也。先是七月 十九日,六曹長貳六人往浙江亭觀潮,泰之在焉,惟 予以內直不赴。晡時大雷雨,走筆戲蔡子平洸》云:「雷 轟萬鼓勒潮回,無復亭前雪作堆。應為尚書慳且澀, 盲風怪雨一時來。」迎潮輕爽之語指此。

桯史湯岐公思退相,高宗紹興三十一年,以煩言罷, 洪文安遵在翰苑當直例作平語,諫官隨而擊之,以 祠去。孝宗初再相,隆興二年復罷,文安之兄文惠适, 適視草焉,又作平語,侍御史晁公武亦擊之。文惠請 外,上曰:「公武言卿黨思退,朕謂平詞出朕意。」固卻其 章,仍徙戶侍矣。蓋其相兩朝,再罷相,乃累洪氏二兄 弟先後若出一轍。可笑如此。岐公中詞科時。與文敏 邁實同年云。

《齊東野語》:乾道丁亥十一月二日冬至,郊祀有風雷 之變,宰相葉顒、魏杞皆策免。先是會慶節,金國使在 庭,時受誓戒矣,議者欲權免上壽,就館賜宴,廟堂姑 息,不能主其議,宴集英如常,天變豈偶然哉?洪邁當 制有曰:「理陰陽而遂萬物,所嗟。論道之非,因災異而 策三公,實負在天之愧。」蓋有所風也。

蘇師旦將建節,學士顏棫、莫子純皆莫肯當制,易袚 彥章為樞密院檢詳文字,師旦為都承旨,袚與之昵, 欣然願任責,遂以國子司業兼兩制,竟為師旦草麻, 極其諛佞。至用前人舊對,所為有文事、有武備、無智 名、無勇功者,蓋以孔子比之子房,不足道也。既宣布, 物論譁然,亟擢袚左司諫。諸生為之語曰:「陽城毀,裴 延齡之麻,由諫官而下遷於司業;《易》袚草蘇師旦之 制,由司業而上擢於諫官。既而韓誅,蘇得罪,袚遂遠 貶。」

嘉定初,元史忠獻彌遠拜右丞相,相麻翰林權直陳 晦之筆也。有「昆命元龜,使宅百揆」之語。時倪文節思 知福州,即具申朝省,謂「昆命元龜」,此乃舜、禹揖遜授 受之語,見於《大禹謨》,非僻書也。據《漢書》,董賢為大司 馬,冊文云:「允執其中。」蕭咸謂此堯禪舜之文,非三公 故事。今「昆命元龜」,與「允執其中」之詞何以異?若聖上 初無是意,不知詞臣何從而援引此言?受此麻者豈 得安然而不自明乎?給舍、臺諫又豈得不辨白此事 乎?竊兒曩之詞臣,以「聖之清」、「聖之和」,褒譽韓𠈁胄;以 「有文事、有武備」褒譽蘇師旦,然亦未敢用「人臣不當 用」之語。昔歐陽修論韓琦、冨弼、范仲淹立黨事,在為 河北轉運使時,故敢援此為比。乞行貼麻。史相得之 甚駭,遂拜表繳奏,且謂當時惟知恭聽王言,所有制 詞,會合取會詞臣合與不合貼麻。時陳晦已除侍御 史,遂具奏之,其詞內云:「茲方艱於論相,顧無異於象 賢,昆命元龜,使宅百揆。」此蓋演述陛下卜相之意甚 明,而思乃以為人臣不當用之語。臣觀《尚書》所稱「師 鍚帝曰虞舜與乃言底可績者。」其上下文顯是揖遜 授受之語,而孫近行趙鼎制云:「亶由師錫之公。」蔣芾 行洪适制云:「用符師錫之公。」陳誠之行沈該制云:「言 皆可績,僉曰汝諧,從《大禹謨》之文。惟口出好興戎,朕 言不再。」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從。」帝曰:「禹官占,惟先 蔽志,昆命元龜,朕志先定,詢謀僉同,鬼神其依,龜筮 協從,卜不習吉。」禹拜稽首固辭,帝曰:「毋惟汝諧。」今以 本朝宰相制詞考之,呂夷簡制曰:「或營求方獲,或枚 卜乃從。」冨弼制曰:「遂膺枚卜,實契具瞻。」王欽若制曰: 「廟堂虛位,龜筮協謀。」曾公亮制曰:「拂龜而見祥,端扆 而定制。稽用師言之錫,進居台路之元。」陳執中制曰: 「考嘉績而惟茂,質枚卜以僉同。」趙鼎制曰:「龜弗克違, 既驗詢謀之協。」陳伯康制曰:「詢於僉言,蔽自朕志」,無 非用《大禹謨》。此一段中語,此類甚多,不敢盡舉。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