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4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試章奏。左雄奏議,臺閣為式;胡廣章奏,天下第一。並

當時之傑筆也。觀伯始謁陵之章,足見其典文之美 焉。昔晉文受冊,三辭從命。是以漢末讓表,以三為斷。 曹公稱為「表不必三讓,又勿得浮華。」所以魏初表章, 指事造實,求其靡麗,則未足美矣。至於文舉之薦禰 衡,氣揚采飛;孔明之辭後主,志盡文暢,雖華實異旨, 並表之英也。琳瑀章表,有譽當時;孔璋稱健,則其標 也。陳思之表,獨冠群才,觀其體贍而律調,辭清而志 顯,應「物掣巧,隨變生趣,執轡有餘,故能緩急應節。逮 晉初筆札,則張華為儁。」其三《讓公封》,理周辭要,引義 比事,必得其偶。世珍鷦鷯,英顧章表。及羊公之辭開 府,有譽於前談,庾公之讓中書,信美於往載。序志顯, 類有文雅焉。劉琨《勸進》,張駿《自序》,文致耿介,並陳事 之美表也。原夫章表之為用也,所以對揚王庭,昭明 心曲,既其身文,且亦國華。章以造闕,風矩應明,表以 致禁,骨采宜耀。循名課實,以文為本者也。是以章式 炳賁,志在典謨,使要而非略,明而不淺。表體多包,情 偽屢遷,必雅義以扇其風,清文以馳其麗。然懇愜者 辭為心使,浮侈者情為文屈,使繁約得正,華實相勝, 唇吻不滯,則中律矣。《子貢》云:「心以制之,言以結之。」蓋 以辭意也。荀卿以為觀人美辭,麗於黼黻文章,亦可 以喻於斯乎?贊曰:「敷奏絳闕,獻替黼扆。言必貞明,義 則弘偉。肅恭節文,條理首尾。君子秉文,辭令有斐。」

《王應麟辭學指南》

《表》

表,明也,標也,標著事緒,使之明白。三王以前,謂之敷 奏,秦改為表。漢群臣書四品,三曰表。陽嘉元年,左雄 言孝廉先詣公府,文吏課牋奏,又胡廣以孝廉試章 奏。然則章奏試士,其始此歟?唐顯慶四年,進士試《關 內父老迎駕表》。開元二十六年,西京試《擬孔融薦禰 衡表》,則進士亦試表。

《吳訥文章辯體》

《表》

按《韻書》,表,明也。標著事緒,使之明白,以告乎上也。三 代以前,謂之敷奏,秦改為表,漢因之。竊嘗考之漢、晉 皆尚散文,蓋用陳達情事,若孔明前後出師,李令伯 《陳情》之類是也。唐、宋以後,多尚四六,其用則有慶賀, 有辭免,有陳謝、有進書、有貢物。所用既殊,則其辭亦 各異焉。西山云:「表中眼目,全在破題,要見盡題意,又」 忌太露。貼題目處,須字字精確。且如進《實錄》,不可移 於目錄。若汎濫不切,可以移用,便不為工矣。大抵表 文以簡潔精緻為先,用事忌深僻,造語忌纖巧,鋪敘 忌繁冗。

《徐炬事物原始》

《表》

堯咨四岳,舜命九官,並陳詞,不假書翰,則敷奏以言 章表之義也。漢時有章、表、奏、駮四等,蓋漢制也。《蘇氏 演義》曰:「表者,白也。以情旨表白於外也。」

《徐師曾文體明辯》

《章》

按:劉勰云:「章者,明也。」古人言事,皆稱上書。漢定禮儀, 乃有四品,其一曰章,用以謝恩。及攷後漢,論諫慶賀, 間亦稱章,豈其流之寖廣歟?自唐而後,此制遂亡。

《表》

按:《字書》云:「表者,標也,明也。標著事緒,使之明白以告 乎上也。」古者獻言於君,皆稱上書。漢定禮儀,乃有四 品,其三曰表,然但用以陳請而已。後世因之,其用寖 廣。於是有論諫,有請勸,有陳乞,有進獻,有推薦,有慶 賀,有慰安,有辭解,有陳謝,有訟理,有彈劾。所施既殊, 故其詞亦異。至論其體,則漢、晉多用散文,唐、宋多用 「四六,而唐宋之體,又自不同。唐人聲律,時有出入,而 不失乎雄渾之風。宋人聲律,極其精切,而有得乎明 暢之旨,蓋各有所長也。然有宋、唐人而為古體者,有 唐人而為宋體者,此又不可不辯也。」今取漢以下名 家諸作,分為三體而列之:一曰《古體》,二曰《唐體》,三曰 宋體,使學者有攷云。宋人又有《笏記》,書詞於笏,以便 宣奏,蓋當時面表之詞也,故取以附焉。然表文書於 牘,則其詞稍繁,笏記宣於廷則其詞務簡,此又其體 之別也。

《致辭》

按:致辭者,表之餘也。其原起於越臣祝其主,而後世 因之。凡朝廷有大慶賀,臣下各撰表文,書之簡牘以 進。而明廷之宣揚,宮壼之贊頌,又不可缺,故節略表 語而為之辭。觀《宋文鑑》以此雜於表中,蓋可知已。今 之祝贊,即其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