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4 (1700-1725).djvu/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也。而公之立朝乃在紹興以後。然則以其所主,以其 所不為,公之所志所學,皆自其始進,而固然矣。「豈無 膏沐,誰適為容」,亦足以發千古之一嘆云。

《跋北山戇議》
前人

予自嘉泰三年冬造朝,道淮西,始識鄧伯允友龍,慨 然以興復自任。明年,鄧召還,予意開邊之議已決,會 明年春正月召試玉堂,乃極陳權姦猾胥、悍帥驕卒, 必取禍辱,宜急於內修,緩於外攘,凡數千言。𠈁胄見 之大怒,徐柟承望風指擊之,𠈁胄曰:「得無成其去就 之名乎?」乃止。是時,張伯子、徐文子與地官侍郎王公 皆先後以不合去,大抵皆徐疏也。丁侍郎常任亦能 以條具異論去極於錢伯同之謫上饒,自是莫敢有 言者矣。錢、張、徐、丁之議,則固知之,若北山戇議,則昉 見乎此。嗚呼!何其直而暢,辯而不訐也。《詩》曰:「匪用為 教,覆用為虐。」亦足以發千古之一嘆云。

《跋傅侍郎奏議後》
真德秀

《右竹隱先生侍郎傅公奏議》十卷,建安真某伏讀而 嘆曰:「嗚呼!此足以觀公立朝事君之本末矣。昔柳下 惠為士師,三黜,孔子取之;孟子因枉尺直尋之問,反 復論辯,終之曰:『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學者平時 誦孔、孟之言,孰不以直道自期?一旦立人之朝,寵祿 餌於前,而刑禍怵於後,鮮有不委已徇人,而畔其素 學者,雖或勉強於一時之暫,而知之不深,守之不固, 一絀而悔者有矣。若再三絀焉而不悔,則幾希矣。至 於直道自持,終其身而不悔,則雖古昔亦無幾焉』。」求 之於今,若公者,其可謂庶幾乎此矣。蓋公前後立朝 者三:初為將作丞,其去臺閣無幾也;中為郎、為卿,典 領餉事,其去侍從無幾也;晚為諫大夫,勸講經幄,其 去執政又無幾也。使他人處此,借委曲就事之名,以 行其容身固位之計,顧何嚮弗獲?而公則不然。當慶 元初,𠈁胄始用事,既逐宰相以顓大權,遂欲借朋黨 之名,以空在廷之善士。中外震慴,無敢攖其鋒者。而 公以小臣進對,獨懇懇為上言之曰:「自昔國家之患, 其始皆萌於好惡之私,而其卒至於橫流而不可捄。 漢之黨錮,唐之黨人,本朝之黨籍,大抵繇此,不可不 戒。」坐是不合,而補郡以去。及𠈁胄用事歲久,徼倖不 賞之功,以遂其不臣之志,於是邊釁浸開,而在廷無 復異議者。公因火炎,既逆論其不可,出使鄂渚,復因 董逵事,一再昌言於朝,乞諭邊臣毋妄動以凝敵,且 移書𠈁冑,深陳其所以不可之狀,坐是愈不合,而罷 斥以歸。及事變既極,公之言遂為靈蓍大蔡。上亦思 公之忠,擢任諫爭,宜若少伸其志矣,而又不克久於 其職。蓋公之為人,知有國之利害,而不知其身之安 危,知範我之馳驅,而不知詭遇之有獲,故屢進而屢 不合也。昔公之《先正獻簡公》,為諫官御史四年,論事 凡百六十餘章。公在諫垣財五十餘日,所上亦十有 三奏。觀其欲修后範以正化本,斥閹尹以遏姦萌,合 異同以銷朋黨,辭氣和平,直而不激,藹然有獻簡之 風。至解罷言職,遷吏部侍郎,不視事而去,則又祖孫 相望,如出一轍。嗚呼偉哉!《唐史》稱魏謨議論挺挺,有 祖風烈。嘗考鄭公之後,歷十有四朝而後有謨。今傅 氏自獻簡公,以清忠直節,為元祐名輔弼。再傳至忠 肅公,以至忠大義為有宋伏節死難之臣。又再傳至 公,以精忠遠識,為嘉定名臣之冠。由是觀之,其賢於 魏氏遠矣。今天子寤寐賢哲,以濟時艱,而公耆艾精 明,屹然為國壽雋。一朝幡然而起,付以大政,盡行平 昔之言,而措斯世於大安大寧之域,其必有日矣。某 既幸挂名於《奏議》之末,而又朝夕以俟

《著作劉公奏槁》
前人

某少時讀著作劉公所對《館職策》,未嘗不拊卷歎息。 今又從公之孫建陽令尹得公《奏槁》讀之,其輪對則 斥近倖盜權,以為陰侵陽之應。其上封論事,又申言 之。至謂「流蕩戲狎,常始於燕遊之無度;人獸雜亂,嘗 出於御幸之無節。」嗚呼!其亦可謂激切也已!使遭前 代諱言之時,其召譴賈禍,當如何耶?而我阜陵優容 獎納,曾無纖芥忤意,主聖臣直,詎弗信夫方乾道、淳 熙間,中外既已大治,獨近習有窺《嚬笑》賣威福者,一 時端士正人,指陳闕失,必以是為先。若相國陳正獻 公、參政龔公、朱文公、張宣公、鄭自明、魏元履數君子 與著作公,前後若出一口,卒之佞倖小人,消縮摧沮, 不能大為姦慝。雖阜陵英威聖斷所致,然亦朝多君 子,正論日聞之力也。嗚呼盛哉!

《羅文恭公奏議》
前人

讀文恭奏議,然後知公有古大臣格心之業也。蓋鄒、 孟氏沒世不復識大學源流,雖名卿賢大夫,不過區 區力持其國,冀免禍敗焉爾。獨一董仲舒,觕為有見, 而志弗及。故子程子嘗論之曰:「知求治不知正君,知 規過不知養德。」識者謂其切中後世之弊,經筵之疏, 勤拳懇惻,百世之蓍龜也。方寧宗初,眾賢盈庭,而文 「恭號稱巨擘,《正心》一疏,藹然仁義亡愧。倘天假之年, 俾獲盡行所學,則古大臣事業可以復見,安得有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