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3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尼、卜商,增益潤色,釋言暢物,略盡訓詁。及秦用小篆,

焚燒先典,古文絕矣。漢文帝時,秦博士伏勝獻《古文 尚書》,時又有魏文侯樂人竇公,年二百八十歲,獻《古 文樂書》一篇。以今文考之,乃《周官》之《大司樂》章也。及 武帝時,魯恭王壞孔子宅,壁內石函中,得《孝經》《尚書》 等經。宣帝時,河內女子壞老子屋,得古文二篇。晉咸 寧五年,汲郡人不準盜發魏安釐王冢,得冊書千餘 萬言,或寫《春秋經傳》《易經》《論語》《夏書》《〈周書〉、瑣語》,《大曆》 梁丘藏《穆天子傳》及《魏史》,至安釐王二十年。其書隨 世變易,已成數體。其《周書》論楚事者最妙,於是古文 備矣。甄酆刪定舊文,制為六書,一曰古文,即此也。以 壁中書為正。周幽王時,又有省古文者,今汲冢書中 多有是也。滕公冢內得石銘,人無識者。惟叔孫通云: 「此古文科斗書也。」科斗者,即上古之別名也。

衛恆《古文贊》云:「黃帝之史,沮誦蒼頡。眺彼鳥跡,始作書契。紀綱萬事,垂法立制。觀其措筆,綴墨用心,精專;中正循檢,矩折規旋,其曲如弓,其直如弦。矯然特出,若龍騰於川;淼爾下隤,若雨墜於天。信黃、唐之遺跡,為六藝之範先。篆籀蓋其子孫,隸、草乃其曾元。」

《蒼頡》即古文之祖也。

贊曰:「邈邈蒼公,軒轅之始。創製文字,代彼繩理。粲若星辰,鬱為綱紀。千齡萬類,如掌斯視。生人盛德,莫斯之美。神章靈篇,自玆而起。」

《大篆》

按大篆者,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也。或云柱下史始 變古文,或同或異,謂之為篆。篆者,傳也,傳其物理,施 之無窮。甄酆定六書,三曰篆書;八體書法一曰大篆。 又《漢書·藝文志》云:「史籀十五篇,並此也。以史官製之, 用以教授,謂之史書,凡九千字。」秦趙高善篆,教始皇 少子胡亥書。又漢文帝、王遵、嚴延年並工史書是也。 秦焚書,惟《易》與史篇得全。《呂氏春秋》云「蒼頡造大篆」, 非也。若蒼頡造大篆,則置古文何地?所謂籀篆,蓋其 子孫是也。

蔡邕《大篆讚》云:「體有大篆,巧妙入神。或象龜文,或比龍鱗。紆體放尾,長翅短身。延頸負翼,狀似凌雲。」

《史籀》即《大篆》之祖也。

贊曰:「古文元裔,《太史》神書。千類萬象,或龍或魚。何詞不錄?何物不儲?懌思通理,從心所如。如彼江海,大波洪濤。如彼音樂,干戚羽旄。」

《籀文》

按《籀文》者,周太史史籀之所作也,與古文大篆小異。 後人以名稱書,謂之籀文。《七略》曰:「史籀者,周時史官 教學童書也,與孔氏壁中古文異體。甄酆定六書,二 曰奇字」是也。其跡有石鼓文存焉。蓋諷宣王畋獵之 所作,今在陳倉。李斯小篆,兼采其意。史籀即籀文之 祖也。

贊曰:「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倉頡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稱書,遺跡石鼓。」

《小篆》

按小篆者,秦始皇丞相李斯所作也。增損大篆,異同 籀文,謂之小篆,亦曰秦篆。始皇二十年,始并六國,斯 時為廷尉,乃奏罷不合秦文者,於是天下行之。畫如 鐵石,字若飛動,作楷隸之祖,為不易之法。其銘題鍾 鼎及作符印,至今用焉。則《離》之六二「黃離元吉,得中 道」也。斯雖草創,遂造其極矣。

《蔡邕小篆讚》「龜文斜列,櫛比龍鱗。隤若黍稷之垂穎,蘊若蟲蛇之棼縕。若絕若連似。水露緣絲,凝垂下端。遠而望之象,鴻鵠群遊,絡繹遷延。研桑不能數其詰曲,離婁不能睹其隙間。般垂揖讓而辭巧,籀誦拱手而韜翰。摛華艷於紈素,為六藝之範先。」

《李斯》,即小篆之祖也。

贊曰:「李君創法,神慮精微。鐵為肢體,虯作驂騑。江海淼漫,山嶽巍巍。風長萬里,鸞鳳于飛。」

《八分》

按八分者,秦羽人上谷王次仲所作也。王愔云:「次仲 始以古書方廣,少波勢。建初中以隸草作楷法,字方 八分,言有模楷。」又蕭子良云:「靈帝時,王次仲飾隸為 八分。」二家俱言後漢,而兩帝不同。且靈帝之前,工八 分者非一,而云方廣,殊非隸書。既言古書,豈得稱隸? 若驗方廣,則篆籀有之,變古為方,不知其謂也。按《序 仙記》云:「王次仲,上谷人。少有異志,少年入學,屢有靈 奇。年未弱冠,變蒼頡書為今隸書。始皇時,官務煩多, 得次仲文簡略,赴急疾之用,甚喜,遣使召之,三徵不 至。始皇大怒,制檻車送之,於道化為大鳥,出在檻外, 翻然長引,至於西山,落二翮於山上。今為大翮小翮 山。山上立祠,水旱祈焉。」又《魏土地記》云:「沮陽縣城東 北六十里,有大翮、小翮山。」又,楊固《北都賦》云:「王次仲 匿術於秦皇,落雙翮而沖天。」按:數家之言,明次仲是 秦人,既變蒼頡書,即非效程邈隸也。按蔡邕《勸學篇》: 「上谷王次仲,初變古形」是也。始皇之世,出其數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