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7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論草書》

草書者,乃文字之末,而伯英創意,庶乎文字之先。其 功鄰乎篆籀,探乎萬象,取其元精。至於形似,最為近 也。字勢生動,宛若天然,實得造化之姿,神變無極。然 草法貴在簡易,而此公傷於太簡也。逸少雖損益合 宜,其於風骨精熟,去之尚遠。伯英是其祖,逸少子敬 為嗣。若乃無所不通,獨質天巧,耀今抗古,百代流行, 「則逸少為最。」所以然者,古質今文,世賤質而後其文。 質者如經,文者如緯。若鍾張為枝榦,二王為花葉。美 則美矣,如彼桃李。戞兮鏗兮,合乎宮徵。磊落崑山之 石,嵯峨碧海之波;奔則激電飛空,頓則懸流注壑。雖 貫珠之一一,亦鴈行之聯聯。求之於希微,見之於無 物。或儼兮其容,或敦兮若樸,或渙兮若冰之將釋,然 後為得矣。

宋朱長文墨池編

《釋草》

草,即縱心奔放,覆腕轉蹙,懸管聚鋒,柔毫外拓,左為 外,右為內,起伏連卷,收攬吐納,內轉藏鋒也。既如舞 袖,揮拂而縈紆,又若垂藤樛盤而繚繞,蹙旋轉鋒,亦 如騰猨過樹,逸虯得水,輕兵追虜,烈火燎原。或體雄 而不可抑,或勢逸而不可止,縱於狂逸,不違筆意也。 羲之云:「透嵩華兮不高,踰懸壑兮能越。」或連或絕,如 華亂飛,若雄若彊,逸意而不相副,亦何益矣。但先緩 引興,心逸自急也。仍接鋒而取興,興盡則已,又生𢳇 鋒,任豪端之奇,象兔絲之縈結,轉剔刓角,多鉤篆體, 或如蛇形,或如兵陣。故兵無常陣,字無常體矣。謂如 水火,勢多不定,故云「字無常定」也。

姜夔續書譜

《釋書》

草書之體,如人坐臥行立,揖遜忿爭,乘舟躍馬,歌舞 擗踊,一切變態,非苟然者。又一字之體,率有多變,有 起有應,如此起者,當如此應,各有義理。右軍書羲、「之」 字、「當」字、「得」字、「深」字、「慰」字最多,多至數十字,無有同者, 而未嘗不同也,可謂所欲不踰矩矣。大凡學草書,先 當取法張芝、《皇象》、索靖等章草則結體平正,下筆有 源,然後仿王右軍,申之以變化,鼓之以奇崛。若泛學 諸家,則字有工拙,筆多失誤,當連者反斷,當斷者反 續,不識向背,不知起止,不悟轉換,隨意用筆,任筆賦 形,失誤顛錯,反為新奇。自大令以來,已如此矣,況今 世哉!然而襟韻不高,記憶雖多,莫湔塵俗。若風神蕭 散,下筆便當過人。自唐以前,多是獨草,不過兩字連 屬,累數十字而不斷,號曰「連綿游絲。」此雖出於古人, 不足為奇,更成大病。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嘗苟 且?其相連處,特是引帶。嘗考其字,是點畫處皆重,非 點畫處偶相引帶,其筆皆輕。雖復變化多端,而未嘗 亂其法度。張顛、懷素規矩,最號野逸,而不失此法。近 代山谷老人自謂得長沙三昧。草書之法,至是又一 變矣,流至於今,不可復觀。唐太宗云:「行行若縈春蚓, 字字如綰秋蛇。」惡無骨也。大抵用筆有緩有急,有有 鋒、有無鋒,有承接上字,有牽引下字,乍徐還疾,忽往 復收,緩以效古,急以出奇,有鋒以耀其精神,無鋒以 含其氣味。橫斜曲直,鉤環盤紆,皆以勢為主。然不欲 相帶,帶則近俗。橫畫不欲太長,長則轉換遲;直畫不 欲太多,多則神癡。以捺代ㄟ以發代「辵」,「辵」亦以捺代 惟。則間用之。意盡則用懸針。意未盡。須再生筆意。 不若用垂露耳。

金趙秉文草書韻會序

《論草書》

《草書》尚矣,由漢而下,崔、張精其能;魏晉以來,鍾、王擅 其美。自茲以降,代不乏人。夫其「徘徊閒雅之容,飛走 流注之勢,驚竦峭拔之氣,卓犖跌蕩之志,矯若游龍, 疾若驚蛇,似邪而復直,欲斷而還連,千態萬狀,不可 端倪,亦閒中之一樂也。」

草書部藝文一

《非草書》
後漢·趙壹

余郡士有梁孔達、姜孟穎者,皆當世之彥哲也,然慕 張生之草書,過於希顏、孔焉。孔達寫書以示孟穎,皆 口誦其文,手楷其篇,無怠倦焉。於是後學之徒,競慕 二賢,守令作篇,人撰一卷,以為祕玩。余懼其背經而 趨俗,此非所以弘道興世也。又想羅、趙之所見𠷣沮, 故為說《草書本末》,以慰羅、趙,息梁、姜焉。竊覽有道張 君所《與朱使君書》,稱「正氣可以銷邪,人無其釁,妖不 自作。」誠可謂信道抱真,知命樂天者也。若夫褒、杜、崔、 沮,羅、趙,忻忻,有自臧之意者,無乃近於矜忮,賤彼貴 我哉!夫草書之興也,其於近古乎?上非天象所垂,下 非河𠗂所吐,中非聖人所造。蓋秦之末,刑峻網密,官 書煩冗,戰攻並作,軍書交馳,羽檄紛飛,故為隸草,趣 急速耳,示簡易之旨,非聖人之業也。但貴刪難省繁, 損複為單,務取易為易,知非常儀也。故其讚曰:「臨事 從宜。」而今之學草書者,不思其簡易之旨,直以為杜、 崔之法,龜龍所見也。其扶柱桎,詰屈犮乙,不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