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8 (1700-1725).djvu/1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

 第七十一卷目錄

 法帖部彙考十二

  宋米芾書史歷代法帖

  黃伯思東觀餘論米元章跋祕閣法帖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

  五 第六 第七 第八 第九 第十

  董逌廣川書跋石鼓文 瘞鶴銘

字學典第七十一卷

法帖部彙考十二

《宋米芾書史》

《歷代法帖》

金匱石室,汗簡殺青,,悉是傳錄。河間古簡,為法書祖。 張彥遠志在多聞,上列。沮蒼,按史發論,世咸不傳,徒 欺後人,有識所罪。至於後愚妄作組織神鬼,止可發 笑。余,但以平生目歷區別無疑。《集》曰:「書史所以指南, 識者不點俗目。」

劉原父收周鼎篆,一器百字,刻跡煥然,所謂「金石刻 文,與孔氏上古書相表裡,字法有鳥跡自然之狀。」宗 室仲忽、李公麟收購亦多,余皆嘗賞閱。如楚鍾刻字, 則端逸遠高,秦篆咸可冠方今法書之首。秦漢石刻, 塗壁都市,前人已詳。余閱書白首,無魏遺墨,故斷自 西晉。《晉賢十四帖》,檢挍太師李瑋於侍中王貽永家 購得第一帖,張華真楷鍾法,次王濬,次王戎,次陸機, 次《郗鑒》,次陸玩,晉元帝批答,次謝安、王衍,次右 軍,次謝萬兩帖,次王珣,次臣詹,晉武帝批答,次謝方 回,次《郗愔》,次謝尚。內《謝安帖》有開元印縫兩小璽,「建 中翰林印。」安及萬帖有「王涯永存珍祕印。」大卷前有 「梁秀收閱古書印」,後有「殷浩印。」殷浩以丹,梁秀以赭, 是唐末賞鑒之家。其間有太平公主乩書印,王溥之 印,自五代相家寶藏,侍中國婿,丞相子也。

太宗皇帝文德化成,靖無他好,留意翰墨,潤色太平。 淳化中,嘗借王氏所收《書集》入《閣帖》十卷,內郗愔兩 行,二十四日帖乃此卷中者。仍於謝安帖尾御書「親 跋」三字,以還王氏。其帖在李瑋家。余同王渙之飲於 李氏園池,閱書畫竟日。末出此帖,棗木大軸,古青藻 花錦作褾,破爛無竹模晉帖上反安冠簪樣,古玉軸。 余尋制擲棗軸,池中拆玉軸,王渙之加糊共裝焉。一 坐大笑,要余題跋,乃題曰:「李氏法書第一,亦天下法 書第一也。」

又晉謝奕、桓溫、《謝安》三帖為一卷,上有竇蒙審定印。 《謝安帖》後以濃墨模搨,遂全暈過,後歸副車王詵家, 分為三帖,云失《謝安帖》,以墨重暈,唐人意寶此帖而 反害之也,後人可以為戒。李瑋云:「亦購於王氏。」 又黃素《黃庭經》一卷,是六朝人書,絹完並無唐人氣 格,縫有書印字,是曾入鍾紹京家,黃素縝密,上下是 烏絲織成欄,其間用朱墨界行。卷末跋「台僊」二字,有 陳氏圖書字印及錢氏忠孝之家印。陶穀跋云:「山陰 道士劉君,以群鵝獻右軍,乞書《黃庭經》,此是也。」此書 乃明州刺史李振,景福中罷官,過浚郊,遺光祿朱卿。 卿名友文,即梁祖之子,後封博王。王薨,余獲于舊邸, 時貞明庚辰秋也。晉都梁苑,因重背之,中「書舍人陶 穀記。是日降制,以京兆尹安彥威兼副都統。」余跋云: 「書印字,唐越國公鍾紹京印也。」《晉史》載:為寫《道德經》, 當舉群鵝相贈。因李白詩送賀監云:「鏡湖流水春始 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 白鵝。」世人遂以《黃庭經》為《換鵝經》,甚可笑也。此名因 開元後世傳《黃庭經》多惡札,皆是偽作。唐人以畫贊 猶為非真,則《黃庭》內多鍾法者,猶是好事者為之耳。 又有唐摹右軍帖,雙鉤蠟紙,摹末後一帖,是奉橘三 百顆,霜未降,未可多得。韋應物詩云:「書後欲題三百 顆,洞庭更待滿林霜。」蓋用此事。開皇十八年三月二 十七日,參軍學士諸葛穎、諮議參軍開府學士柳顧 言、釋智果《跋其尾》。

晉右將軍會稽內史王羲之《行書帖》真跡,天下法書 第二,右軍行書第一也。帖辭云:「羲之死罪。伏想朝廷 清和,稚恭遂進鎮,東西齊舉,想剋定有期也。羲之死 罪。長慶某年月日,太常少卿蕭祐鑒定。」在王珪、禹玉 家,後有禹玉跋,以門下省印印之。時貴多跋,後為章 惇子厚借去,不歸,其子仲修專遣介請,未至。是竹絲 乾筆所書,鋒勢鬱勃,揮霍濃淡如雲煙,變怪多態,清 字破損。余親臨得之。

王羲之《玉潤帖》,是唐人冷金紙上雙鉤摹帖,云:「官奴 小女玉潤,病來十餘日,了不令民知。昨來忽發痼,至 今轉篤,又苦頭癰,頭癰已潰,尚未足憂。痼病少有差 者,憂之燋心,良不可言。頃者艱疾未之有,良由民為 家長,不能克己勤修,訓化上下多犯科誡,以至於此, 民惟歸誠待罪而已。此非復常言常辭,想官奴辭已」 具,不復多白,上負道德,下愧先生,夫復何言!此帖連 在《稚恭帖》後,字大小一如《蘭亭》,想其真跡神妙。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