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9 (1700-1725).djvu/1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

 第八十四卷目錄

 書法部彙考二

  宋朱長文墨池編張懷瓘玉堂禁經 用筆法 烈火異勢 散水異法

  勒法異勢 策變異勢 三畫異勢 啄展異勢 乙腳異勢 宀頭異勢 倚戈異勢 頁

  腳異勢 垂針異勢 結裹法 書訣

  姜堯章續書譜總論 真書 用筆 草書 用筆 用墨 行書 臨摹

  書丹 情性 血脈 燥潤 勁媚 方圓 向背 位置 疏密 風神 遲速 筆勢

字學典第八十四卷

書法部彙考二

《宋朱長文墨池編》

《張懷瓘玉堂禁經》

夫人工書,須從師授,必先識勢,乃可加功;功勢既明, 則務遲澀;遲澀分矣,無繫拘跔;拘跔既亡,求諸變態。 變態之旨,在於奮斫;奮斫之理,資於異狀;異狀之變, 無溺荒僻;荒僻去矣,務於神采;神采之至,幾於元微, 則宕逸無方矣。設乃一向規矩,隨其工拙,以追肥瘦 之體,疏密齊平之狀。過乃戒之於速,留乃畏之於遲。 進退生疑,臧否不決,運用迷於筆前,震動惑於手下。 若此,欲速造元微,未之有也。今論點畫偏旁,用筆向 背,皆宗元常、逸少。兼遞代傳變,各有所由,備其軌範, 並列條貫。

《用筆法》

夫書之為體,不可專執;用筆之勢,不可一概。雖心法 古,而制在當時;遲速之態,資於合宜。大凡筆法,點畫 八體,備於「永」字。

《八法》之外,更相五勢,以備制度。

門一曰鉤裹,勢須圓而憿鋒,「罔」、「閔」二字用之。

刀二曰鉤努,勢須圓角而趯均勻,旬「勿」字用之。 三曰「袞」筆勢須按鋒上下衄之,今令字下點用之。 四曰儓筆,勢緊策之,鍾法,上字用之。 一五曰奮筆,勢須險策之,草書一二三字用之。 又有用筆腕下起伏之法。用則有勢,字無常形。 一曰頓筆,摧鋒驟衄是也,則努法,下腳用之。

二曰「挫筆」,挨鋒捷進是也,下三點皆用之。

三曰「馭鋒」,直撞是也。有點連物,則名「暗築」,《目其》是也。 四曰「蹲鋒」,緩豪蹲節,輕重有準是也。一乙等用之。 五曰:「鋒駐筆下衄」是也。夫有趯者,必先之《刀一》 是也。

六曰「衄鋒」,住鋒暗挼是也,烈火用之。

七曰「趯」鋒,緊御澀進,如錐畫石是也。

八曰《按鋒囊》,鋒虛闊,草草磔法用之。

九曰「揭筆」,側鋒平發,人天腳是也,如鳥爪形。

《烈火異勢》

從此名「烈火勢」,出於正體,書於銘石時或用之。法以 發勢築迅憿而勁側,從字頭、「僉」字腳用之。

此名各自立勢,勢則抵背潛衄,視之不見,考之則 彰,乃鍾法,即「繇」「白」「然」字下是耳。後王逸少用之不怠, 隸用之。

此名聯飛,勢似連綿,相顧不絕,法以暗衄而微著, 勢以輕揭而潛趯。乃右軍變於鍾法,而參諸行法,則 《樂毅論》「燕」字、「無」字,時或用之,為後遵用,守而不替,至 於今矣。

此名「布棋」,俗勢凡拙,不可為也。

《散水異法》

此名遞相顯異,意以或藏或露,狀類不同。法以剛 側而中偃,下潛挫而趯鋒,則右軍《黃庭經》《樂毅論》用 此也。

此名「潛相矚視,外雖解摘,內則相附。」此蓋鍾法上。 以潛鋒暗衄,下以迅趯而捷。遣右軍遵用之於真, 隸常為之。

此行書法以微按而餉揭,意以輕利為美。鍾、張二 王行書並用此法。

此《草書法》。以借勢捷遣而已。若失之以緩滯。即 其為病甚矣。不可不慎也。

《勒法異勢》

一此名《鱗勒》。鱗勒之中,勢存仰策而收。雖云仰收,無 使芒角,芒角則失於遒潤矣。鍾、王以下常用之。 此名「借勢法」,以不仰策及鱗勒,但取古勁枯澀,無 求銛利,則其妙也。右軍《通變》,以避駢勢,夫為真隸,必 先用之。

一、此名《草勢法》。以險策捷挫、鋒露飛動而已。

一、此名「平布」,凡俗不可用也。

《策變異勢》

二、此名遞相顯異法。以上背筆而仰策,下緊趯而覆 收,則鍾書常用此,王逸少參而行之。

二、此名「借勢,不務策勒,但取古澀而已。雖云古澀,用 筆之意,不忘仰覆之理。」

二此名章草,草書之勢,法以險勁飛動,鍾、張二王章 草、草書常用此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