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9 (1700-1725).djvu/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次,以金石刻考之,其牴牾十常三四。蓋史牒出於後 人之手,不能無失,而刻詞當時所立,可信不疑。則又 考其異同,參以他書,為《金石錄》三十卷。至於文辭之 媺惡,字畫之工拙,覽者當自得之,皆不復論。嗚呼!自 三代以來,聖賢遺跡著於金石者多矣。蓋其風雨侵 蝕,與夫樵夫牧童毀傷淪棄之餘,幸而存者止此爾。 是金石之固,猶不足恃。然則所謂二千卷者,終歸於 磨滅,而予之是書,有時而或傳也。孔子曰:「飽食終日, 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是 書之成,其賢於無所用心,豈特《博奕》之比?輒錄而傳 諸後世。好古博雅之士,其必有補焉。

《與周益公》
朱熹

「熹竊以孟夏清和,伏惟判府安撫少保大觀文丞相 國公鈞候動止萬福。」熹近嘗拜書并胡先生墓文請 教,今者至城中,乃知未遣,已白史君,趣其行,諒亦非 久,當徹鈞聽也。熹有少懇,率易拜稟。熹先君子少喜 學荊公書,收其墨蹟為多,其一紙乃進鄴侯家傳奏 草。味其詞旨,玩其筆勢,直有跨越古今,開闔宇宙之 「氣,然與今版本文集不同,疑集中者乃刪潤定本,而 此紙乃其胸懷本趣也。嘗欲抄《目錄》李傳本語附其 後,而并刻之,使後之君子得以考焉而未暇也。今江 西使者汪兄季路,乃欲取而刻之。臨川妄意欲求相 公一言以重其事,庶幾覽者亦有以知此幅紙數行 之閒,而其所關涉有不可勝言之感」,非獨為筆札玩 好設也,伏惟相公亦當慨然於此而終惠之,早賜揮 染附季路,為幸甚厚。其他尚有《與王觀文論邊事》數 紙,異時并當附呈,以求審定也。專此具稟,不敢他及, 伏乞鈞照。

《題曹操帖》
前人

余少時曾學此表,時劉共父方學顏書《鹿脯帖》,余以 字畫古今誚之。共父謂余:「我所學者,唐之忠臣,公所 學者,漢之篡賊耳。」時予默然亡以應。今觀此謂「天道 禍淫,不終厥命」者,益有感於共父之言云。

《書和靜先生遺墨後》
前人

和靜尹公先生遺墨一卷,皆先生晚歲片紙手書聖 賢所示治氣養心之要,粘之屋壁以自警戒者,其家 緝而藏之。今陽夏趙侯刻寘臨川郡齋,摹本見寄。熹 竊惟念前賢進修不倦,死而後已,其心炯炯,猶若可 識,而趙侯所以摹刻之意,又非取其字畫之工,以供 好事者之傳玩而已。捧讀終篇,恍然自失,因敢識其 後以自詔云。

《跋張巨山帖》
前人

近世之為詞章字畫者,爭出新奇,以投世俗之耳目, 求其蕭散澹然絕塵如張公者,殆絕無而僅有也。劉 兄親承指畫,妙得其趣。然公晚以事業著,故其細者 人無得而稱焉。敬夫雅以道學自任,而遊戲翰墨,乃 能為之。題識如此,豈亦有賞於斯乎?

《跋陳簡齋帖》
前人

簡齋陳公手寫所為詩一卷,以遺寶文劉公。劉公嗣 子觀文公愛之,屬廣漢張敬夫為籤題。予「嘗借得之, 欲摹而刻之江東道院,竟以不能得善工而罷。閒獨 展玩,不得去手,蓋嘆其詞翰之絕倫,又嘆劉公父子 與敬夫之不可復見也。俯仰太息,因書其末以歸之 劉氏」云。

《跋朱喻二公法帖》
前人

書學莫盛於唐,然人各以其所長自見,而漢魏之楷 法遂廢。入本朝來,名勝相傳,亦不過以唐人為法。至 於黃米,而攲傾側媚,狂怪怒張之勢極矣。近歲朱鴻 臚喻工部者出,乃能超然遠覽,追跡元常於千載之 上,斯已奇矣。故嘗集其墨刻以為此卷,而尤以樂毅 書《相鶴經》為絕倫,不知鑒賞之士,以為如何也?

《跋米元章帖》
前人

米老書如天馬脫御,追風逐電,雖不可範以馳驅之 節,要自不妨痛快。朱君所藏此卷,尤為奔軼,而所寫 《劉無言詩》,亦多奇語,信可寶也。淳熙乙巳三月晦日, 朱熹仲晦父觀于建陽西山景福僧舍。

《跋方氏家藏紹興諸賢帖後》
前人

莆陽方德順,早以文行知名一時,諸公長者皆折輩 行與交。紹興初,嘗召對,極論講和不便,雖不合以去, 而名聞益高。張忠獻、折大參、曾侍郎、張給事、呂舍人 皆深知之,仕竟不遭以卒。其子士龍藏諸公所與往 還書帖甚富,嘗出見示熹,謂「此不唯足以見德順之 為人,而中興人物之盛,謀猷之偉,於此亦可概見。」因 為撫卷三歎,而敬書其後。

《書伊川先生與方道輔帖後》
前人

「伊川先生德性嚴重,不輕與人接。」今觀其於方公父 子兄弟之閒,眷眷如此,則方公之賢可知已。熹舊嘗 得前數帖,刻之廬山白鹿洞。公之曾孫長泰主簿壬 又并其所藏數帖模刻於家閒,以視熹求書其後。雖 先生之所以書者,有非熹之所敢知,然觀於應舉「耕 田」之語,可以決內外取舍之輕重;察於「買櫝還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