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9 (1700-1725).djvu/7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去數步復返,及疲,乃布坐,至宿其傍,三日乃去。」 《顏師古傳》:「師古頻被譴,仕益不進,乃闔門謝賓客,多 藏古圖畫器物書帖,亦性所篤愛。」

《金薤琳瑯》:「虞世南以《孔子廟堂碑》石本進呈,太宗特 賜王羲之黃銀印一顆。」

《格古要論》:「唐李衛公布衣時上西嶽書,其書亦佳,石 刻在廣西。」

《舊唐書高宗本紀》:「永徽七年夏四月,御安福門,觀僧 元奘迎御製并書慈恩寺碑文。」

《明崇儼傳》:「潤州棲霞寺,是梁處士明山賓故宅,帝特 為製碑文,親書於石,論者榮之。」

《唐書田遊巖傳》:遊巖有方外志,入箕山,居許由祠旁, 頻召不出。帝營奉天宮,遊巖舊宅直宮左,詔不聽毀。 天子自書榜其門曰:「隱士田遊巖宅。」

《唐會要》:龍朔二年四月,上自為書與遼東諸將,謂許 敬宗曰:「許圉師嘗自愛書,可於朝堂開示。」圉師見而 驚喜,私謂朝官曰:「圉師見古蹟多矣,魏晉以後,惟稱 二王。然逸少少力而妍,子敬妍而少力。今觀聖蹟,兼 絕二王,鳳翥鸞迴,古今書聖。」

《唐書王方慶傳》:「武后嘗就求羲之書,方慶奏『十世從 祖羲之書四十餘番,太宗求之先臣悉上送。今所存 惟一軸,并上十一世祖導、十世祖洽、九世祖珣、八世 祖曇首、七世祖僧綽、六世祖仲寶、五世祖騫、高祖規、 曾祖褒并九世從祖獻之等,凡二十八人書共十篇。 后御武成殿,遍示群臣,詔中書舍人崔融序其代閥』」, 號《寶章集》,復以賜方慶士,人歆其寵。

《輿地紀勝》:「『薛稷書慧普寺』三字,方徑三尺,筆畫雄健, 在通泉壽聖寺聚古堂。」

《唐書盧懷慎傳》:「懷慎清儉,不營產,及治喪,家無留儲。 帝時幸東都,後還京,因校獵鄠、杜間,經其墓,碑表未 立,停蹕臨視,泫然流涕,詔官為立碑,令蘇頲為之文, 帝自書。」

《韓思復傳》:思復拜太子賓客,卒,天子親題其碑曰:「有 唐忠孝韓長山之墓。」

《張說傳》:說嘗自為其父碑,帝為書其額曰:「嗚呼,積善 之墓。」

《惠文太子範傳》:「範好學工書,愛儒士,無貴賤為盡禮。 與閻朝隱、劉廷琦、張諤、鄭繇等善,常飲酒賦詩相娛 樂。又聚書畫,皆世所珍者。初,隋亡,禁內圖書湮放。唐 興募訪,稍稍復出,藏祕府。長安初,張易之奏天下善 工潢治,乃密使摹肖,殆不可辯,竊其真藏于家。既誅, 悉為薛稷取去。稷又敗,範得之後卒為火所焚。」 《孔若思傳》:「若思早孤,其母躬訓教,長以博學聞。有遺 以褚遂良書者,納一卷焉。其人曰:『是書貴千金,何取 之』?廉答曰:『審爾,此為多矣』。」更還其半。

《舊唐書張嘉貞傳》:「嘉貞為定州刺史至州,於恆嶽廟 中立頌,自為文,書於石。其碑用白石為之,素質黑文, 甚為奇麗。」

書小史:顏元孫少孤,養於舅殷仲容家,尤善草隸。仲 容以能書為天下所宗。人造請者,牋盈几,輒令代遣, 得者欣然,莫之能辨。元宗出諸家書跡數十卷曰:「聞 公能書,可為定其真偽,公分別以進。」元宗大悅。 《唐詩紀事》:東明觀道士周彥雲欲為其師立碑,謂蘇 瑰曰:「成某志,不過煩相君諸子:五郎文,六郎書,七郎 致石。」瑰大笑,口不言而心服其公。

《隋唐嘉話》:王右軍《告誓文》,今之所傳,即其槁草,不具 年月日朔。其真本云:「維永和十年三月癸卯朔,九月 辛亥」而書亦真。小開元初年,潤州江寧縣瓦官寺修 講堂,匠人於鴟吻內竹筒中得之,與一沙門。至八年, 縣丞李延業求得,上岐王獻,便留不出。或云後卻借 岐王。十二年,王家失火,圖書悉為煨燼,此書亦見焚 云。

《處州府志》:「唐開元間,松陽葉法善以道術遭遇元宗。 時李邕為處州刺史,邕以詞翰名世,法善求邕與其 祖有道先生國重作碑,邕從之,文成請并書,弗許。一 夕夢法善請曰:『向辱雄文,光賁泉壤,敢再求書』。邕喜 而為書,未竟,鐘鳴夢覺,至丁字下數點而止。法善刻 畢,持墨本往謝,邕驚曰:『始以為夢,乃真耶?世傳此碑』」 為《追魂碑》。

《零陵總記》:李邕常不許蕭誠書,誠乃詐作古帖,令紙 故暗持示邕曰:「此乃右軍真跡,如何?」邕看稱善,誠以 實告之。邕復取視,曰:「細看亦未見好。」

《唐書韋抗傳》:「抗所表奉天尉梁昇卿,涉學工書,於八 分尤工,《東封朝覲碑》,為時絕筆。」

《書史會要》:解:「無畏官弘文館,奉敕摹十七帖刻石。」 《九域志》:「亳州有《道德經碑》,明皇書。」

《金石錄》:「《唐多心經》,天寶九年,皇太子亨書。《工部尚書 來曜碑》。上元二年,肅宗御篆額。」

《唐國史補》:「絳州有碑,篆字與古文不同,頗為怪異。李 陽冰見而寢處其下,數日不能去。驗其文,是唐初不 載書者姓名。碑上有『碧落』二字,人謂之碧落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