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9 (1700-1725).djvu/8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

 第八十二卷目錄

 法帖部雜錄

 法帖部外編

字學典第八十二卷

法帖部雜錄

《尚書故實》:「東都頃年刱造防秋館,穿掘多得蔡邕鴻 都學所書石經,後洛中人家往往有之。」

《王氏談錄》:「公言:每閱王右軍書,覺每帖氣勢各異,此 所謂羲之萬紙不同也。」

《茅亭客話》:「昔晉穆帝永和九年莫春三月三日,太原 孫統、承公、富春孫綽、興公、唐漢王彬之、道生、陳郡謝 安石、高平郗曇春熙、太原王蘊叔仁、釋支遁、道林并 逸少子凝之、徽之、操之等四十有一人修禊之。會羲 之為序,興逸而書之,筆跡遒媚,勁健絕代,凡二十八 行,三百二十四字。唐太宗購得其本,令趙模、韓道政」、 馮承素、諸葛貞等摹勒,以賜皇太子、諸王近臣。太宗 酷好書法,有《大王書真跡》三千六百張,率以一丈二 尺為一軸,得一百五十卷。太宗自書「貞觀」二字為印, 印縫及卷之首尾。又選貴臣子弟有性識者以為弘 文館學生,內出《書法》,命之學習焉。其有人閒善書者, 並召入館。由是十數年閒,海內靡然,工書翰者眾,其 王書法帖所寶惜者,獨《蘭亭序》為最,常置於御座之 側,朝夕觀覽。貞觀二十三年,聖躬不豫,謂高宗曰:「吾 欲從汝求一物,汝誠孝也,豈能違吾心耶?汝意如何?」 高宗聽命。太宗曰:「吾所欲得《蘭亭》,可將去乎?」高宗哽 噎流涕曰:「唯命。」奉諱之日,用玉匣貯之,隨仙駕送人 靈宮。今趙模等所摹者本,往往有好事者收藏。得偽 蜀時,吳王遣內客省使高弼通好,持國書於蜀,因獻 偽皇太子王羲之石本《蘭亭》一軸。當時識者議此本 是羲之撰序,後刻石於《蘭亭》者,偽皇太子攻王書,體 法精妙,弼故有是獻。偽翰林待詔米道鄰侍書於太 子,掌書法百餘卷,皆是二王法帖,古來名賢墨跡及 石本者。迨本朝伐蜀,其書帖盡歸米道鄰私家。至乾 德中,有鬻彩牋王七郎名文昌,與道鄰世舊,道鄰因 與文昌石本蘭亭,即吳使高弼獻太子者。文昌好博 雅,古來名書多收藏之,羲之真書《樂毅論》《黃庭經》草 書十七帖,晉、魏、雨漢至李唐名臣墨跡及石本,皆萃 於家。當時與往還好書者,毛熙震、王著、勾中正、張仁 戩、黃居實、張德釗、張文懿,史戴、滕昌祐、石恪、李德華、 陳熙載、僧懷戩。義西嘗訪之,閱其所藏,終日忘倦。太 平興國初,光祿卿高公保寅,即渚宮高氏之後,入川 為九州巡檢,休復嘗謁見之,因得張藻《山水》一軸,羲 之墨跡《蘭亭》一軸。注「崇山二字圍者乎?」二字皆是趙 模、諸葛貞搨者。檀香軸、古錦褾,皆煙晦蟲蠹,時得與 諸賢往復玩之。甲午歲家藏書畫,焚掠殆盡。今蜀中 兩經寇亂,諸家名書古畫,罕得見聞,故備言之爾。 《夢溪筆談》:「晉、宋人墨跡,多是弔喪問疾書簡。唐貞觀 中,購求前世墨跡甚嚴,非弔喪問疾書跡,皆入內府。 士大夫家所存,皆當日朝廷所不取者,所以流傳至 今。」

王羲之書,舊傳惟《樂毅論》乃羲之親書於石,其他皆 紙素所傳。唐太宗裒聚二王墨跡,惟《樂毅論》石本,其 後隨太宗入昭陵。朱梁時,耀州節度使溫韜發昭陵 得之,復傳人閒。或曰公主以偽本易之,元不曾入壙 本朝入高紳學士家。皇祐中,紳之子高安世為錢塘 主簿,《樂毅論》在其家。予嘗見之,時石已破缺,末後獨 有一「海」字者是也。其家後十餘年,安世在蘇州,石已 破為數片,以鐵束之。後安世死,石不知所在。或云蘇 州一富家得之,亦不復見。今傳《樂毅論》,皆摹本也。筆 畫無復昔之清勁。羲之小楷字,於此殆絕。《遺教經》之 類,皆非其比也。

《東坡志林》:「蕭子雲嘗答敕云:『臣昔不能賞拔,隨時所 貴規模子敬,多歷年所。年二十六,著《晉史》至《二王列 傳》,欲作論草隸法,言不盡意,遂不能成,略指論飛白 一事而已。十許年,乃見敕旨《論書》一卷,商略筆狀洞 徹,字體始變。子敬全法元常,逮爾以來,自覺功進』。」此 又見《齊史》本傳。今閣下法帖十卷,中乃有衛夫人與 一僧書,班班取子,雲「此又其偽妄可知也。」

吾嘗疑米元章用筆妙一時,而所藏書真偽相半。元 祐四年六月十二日,與章致平同過元章,致平謂吾: 「公嘗見親發鎖,兩手捉書,去人丈餘,近輒掣去者乎?」 元章笑,遂出二王長史、懷素輩十許帖子,然後知平 時所出,皆苟以適眾目而已。

世傳《王子敬帖》有「黃柑三百顆」之語,此帖乃在劉季 孫家,景文死,不知今在誰家矣。韋蘇州有言:「書後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