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9 (1700-1725).djvu/9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於元妙。心神不正,字則攲斜。志氣不和,書必顛覆。其 道同「魯廟之器。虛則攲,滿則覆,中則正。正者,沖和之 謂也。」

大抵腕豎則鋒正,鋒正則四面勢全。次實指,指實則 節力均平。次虛掌,掌虛則運用便易。

「為點必收」,貴緊而重。

為畫必勒,貴澀而遲。

「為撆必掠」,貴險而勁。 「為豎必努」,貴戰而雄。

「為戈必潤」,貴遲疑而右顧。

為環必郁,貴蹙鋒而總轉。

「為波必磔貴」,三折而遣豪。

側不得平其筆。

勒不得臥其筆,須筆鋒先行。

努不宜直,直則失力。

《趯》須「存其筆鋒,得勢而出。」

《策》須仰策而收。

「掠」須筆鋒左出而利。

《啄》須臥筆而疾罨。

「磔」須戰筆,發外得意,徐乃出之。

夫點要作稜角,忌於員平,貴於通變。

合策處,策「年」字是也。

合勒處勒「士」字是也。

凡橫畫並仰上覆收「士」字是也。

《三須解》:磔,上平中仰下覆,春「主」字是也。凡三畫悉用 之。「合掠」即掠「戶」字是也。

「彡」乃形影字右邊不可一向為之,須背下撆之 爻,須上磔衄鋒,下磔放出,不可雙出。

《多字四》撇一縮二,少縮三,亦縮四。須出鋒巧在乎躪 躒,則古秀而意深;拙在乎輕浮,則薄俗而直置。採摭 菁葩,芟薙蕪穢,庶近乎翰墨。脫專執自賢,闕於師授, 則眾病蜂起,衡鑒徒懸於闇矣。

《永字八法》

《禁經》云:「八法起於隸字之始。自崔、張、鍾、王,傳授所用, 該於萬字,墨道之最,不可不明也。」隋僧智永發其旨 趣,授於虞祕監世南,自茲傳授,遂廣彰焉。李陽冰云: 「昔逸少攻書,多載十五年,偏攻永字,以其備八法之 勢,能通一切字也。」八法者,永字八畫是矣。

 一點為「側。」   二「橫為勒。」  三豎為努。   四「挑為趯。」  五、《左上為策》  六、左下為掠。  《七》右上為「啄。」  八、「右下為《磔》。」

《訣一》一作顏真卿八法頌

側蹲鴟而墜石。 勒緩縱以藏機, 努彎環而勢曲。 趯峻快以如錐。 策依稀而似勒。 掠髣髴以宜肥。 啄騰凌而速進。 《磔抑》以《遲移》。

《訣二》一作柳宗元八法頌

「側不愧臥,   勒常患平。」   努過直而力敗, 趯宜存而勢生。 策仰收而暗揭, 掠左出而鋒輕。 啄倉皇而疾掩, 《磔䟐》。以開撐。

《永字八法詳說》

《側勢第一》

側不得平其筆,當側筆就右為之。《口訣》云:「先右揭其 腕,次輕蹲其鋒。」取勢緊則乘機頓挫,借勢出之,疾則 失中,過又成俗。夫側鋒顧右,借勢而側之,從勁輕揭 潛出,務於勒也。

問曰:「側不言點而言側,何也?」

論曰:謂筆鋒顧右,審其勢險而側之,故名側也。止言 點則不明,顧右無存鋒向背墜墨之勢,若左顧右側, 則橫敵無力,故側不險則失於鈍,鈍則芒角隱,而書 之神格喪矣。《筆訣》云:「側者,側下其筆,使墨精暗墜,徐 乃反揭,則稜利矣。」

《勒勢第二》

勒不得臥其筆,中高兩頭,下以筆心壓之。《口訣》云:「頭 傍鋒仰策,次迅收。若一出,揭筆不趯,而暗收,則薄員 而疏,筆無力矣。」夫勒筆鋒似及於紙,須微進仰策峻 趯。

問曰:「勒不言畫而言勒,何也?」

論曰:勒者,趯筆而行,承其虛畫,取其勁澀,則功成矣。 今止言畫者,慮在不趯,一出便畫,則鋒拳而怯薄也。 夫勒者,藉於豎䟐䟐則筆勁澀,亡其流滑,微可稱工 矣。《筆訣》云:「策筆須勒,仰筆覆收。」準此則形勢自彰矣。

《努勢第三》

努不宜直,其筆直則無力,立筆左偃而下,最須有力。 又云:「須發勢而卷筆,若折骨而爭力。」《口訣》云:「凡傍卷 微曲,蹙筆累走而進之,直則眾勢失力,滯則神氣怯 散。」夫努須側鋒,顧右潛趯,輕挫其揭。

問曰:「畫者,中心聚畫也,今謂之努,何也?」

論曰:努者勢微,努曰努,在乎䟐筆下行。若直置其畫, 則形員勢質,書之病也。《筆訣》云:「努筆之法,豎筆徐行, 近左引勢,勢不欲直,直則無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