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0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更擺落王氏規模,自成一家,所謂盧蒲嫳,其髮甚短 而心甚長,惜乎當時君子莫能以短兵伐此老賊也。 前朝翰林侍書王著,筆法員勁,今所藏《樂毅論》、周興 嗣《千字文》,皆著書墨蹟,此其長處,不減《季海》所乏者 韻耳。

顏魯公書,雖自成一家,然曲折求之,皆合右軍筆法。 書家多不到此處,故尊尚徐浩、沈傳師爾。「九方皋得 千里馬於沙丘,眾相工猶笑之。今之論書者,多牡而 驪者也。」

唐初字學勁健得晉、宋風,開元後變為肥厚。元和後 柳、沈之徒復尚清勁。五代楊凝式,「國初李建中」,妙絕 一時,行草亦主肥厚,李昌或不免于重濁。

余嘗評近世三家書云:「王著如小僧縛律,李建中如 講僧參禪,楊凝式如散僧入聖。」當以右軍父子書為 標準。觀余此言,乃知其遠近。

李西臺出群拔萃,肥而不剩肉,如世間美女豐肌而 神氣清秀者也。但摹手或失其筆意,可恨耳。宋宣獻 富有古人法度,清瘦而不弱,此亦古人所難。蘇子美、 蔡君謨,皆翰墨之豪傑也。歐陽文忠公頗于筆中用 力,乃是古人法,但未雍容耳。徐鼎臣筆實而字畫勁, 亦似其文章。至于篆,則氣質高古,與陽冰並驅爭先 也。

王著《臨蘭亭序》《樂毅論》《補永禪師》《周散騎千字》,皆妙 絕同時,極善用筆。若使胸中有書數千卷,不隨世碌 碌,則書不病韻,自勝李西臺、林和靖矣。蓋美而病韻 者王著,勁而病韻者周越,皆渠儂胸次之罪,非學者 不盡功也。顏太師稱「張長史雖姿性顛佚,而書法極 入規矩也,故能以此終其身而名後世。」

廣川書跋

《論薛稷書》

書貴得法,然以點畫論法者,皆蔽於法者也。求法者, 當在體用備處,一法不亡,濃纖健決,各當其意,然後 結字不失疏密合度,可以論書矣。薛稷於書得歐、虞、 褚、陸遺墨至備,故於法可据。然其師承血脈,則於褚 為近。至於用筆纎瘦,結字疏通,又自別為一家。然世 或以其瘦快至到,又似不論成法者也。劉景升為書 家,祖師鍾繇、胡昭,皆受其學。然昭肥繇瘦,各得其一 體。後世不謂昭不及繇者,觀其筆法,他可以不論也。

《論懷素書》

懷素於書,自言得筆法三昧。觀唐人評書,謂不減張 旭。素雖馳騁繩墨外,而回旋進退,莫不中節,旭則更 無蹊轍可擬,超忽變滅,未覺山谷之險,原隰之夷,以 此異耳。今其書自謂「真出鍾,草出張。」真字不見於世, 惟草獨傳。當其手筆調和時,忘神定氣,徐起而視,所 鄉無前,故能迥出唐諸子右,奄薄劉、宋、齊、隋而兼有 之,其體製該備,顧後世不能加也。

海岳名言

《評書》

葛洪天台之觀,飛白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歐陽詢 「道林之寺」,寒儉無精神。柳公權《國清寺》,大小不相稱, 費盡筋骨;裴休率意寫牌,乃有真趣,不陷醜怪。真字 甚易,惟有體難,謂不如畫笇勻,其勢活也。 唐官告在世為褚、陸、徐嶠之體,殊有不俗者。開元以 來,緣明皇字體肥俗,始有徐浩以合時君所好,經生 字亦自此肥,開元以前,古氣無復有矣。

唐人以徐浩比僧虔,甚失當。浩大小一倫,猶吏楷也。 僧虔、蕭子雲傳鍾法,與子敬無異,大小各有分,不一 倫。徐浩《為顏真卿辟客》,書韻「自張顛血脈來,教顏大 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非古也。」

歐、虞、褚、柳、顏皆一筆書也,安排費工,豈能垂世?李邕 脫子敬,體乏纖濃,徐浩晚年力過,更無氣骨,皆不如 作郎官時《婺州碑》也。董孝子、不空皆晚年惡札,全無 妍媚,此自有識者知之。沈傳師變格,自有超世真趣, 徐不及也。御史蕭誠書《太原題名》,唐人無出其右,為 司馬係《南岳真君觀碑》,極有鍾、王趣,餘皆不及矣。

黃伯思東觀餘論

《論逸少諸子書》

逸少七子,上四人與子敬書具傳,惟元之、肅之遺蹟 未見,餘皆得家範,而體各不同。是善學《逸少書》者,猶 顏延年對宋文帝論其諸子,自謂「竣得臣筆,測得臣 文,㚟得臣義,躍得臣酒」,書亦猶是也。僕今以擬王氏 諸子,則逸少之書,凝之得其韻,操之得其體,徽之得 其勢,渙之得其貌,獻之得其源。然而大令之書特知 名,而與逸少方駕者,蓋能本父之書,意所循者大故 也。真行則法鍾,草聖則師張。二家之法,逸少所自出, 從而效之,所以特高於諸王。猶魯堂諸子,由賜、商偃 皆以儒稱。卒之得其傳者,子淵而已。

《總評》

章草惟漢、魏、西晉人最妙。至逸少變索靖法,稍以華 勝。世傳書,諸葛武侯對蜀昭烈語,及《豹奴》等章帖,皆 逸少書也。蕭景喬《出師頌》雖不逮魏、晉人,然高古尚